顯示具有 錢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錢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9月10日 星期四

古錢幣各層次銹色有哪些特徵?


古錢幣鑑定中各層次銹色有哪些特徵?古錢幣的銹色是多種多樣的,它與古錢幣的年代、古錢的金屬成份、埋藏方式,出土的地域土壤有著必然的聯繫。那麼,古錢幣鑑定中各層次銹色有哪些特徵呢?

1、浮銹是浮在古錢幣表面上的銹,浮銹一般情況是剛出土時未經過任何處理過的古錢幣表面上的一層銹色,一般用任何軟器物去除不掉,但用硬器物擦刮,呈粉狀剝離。
2、面銹是在浮銹之下一層,銹層較厚,直接沾附在古錢幣表面,用硬器物除鏽是一般呈塊狀剝離。
3、 根銹一般是古錢幣氧化較深。此種銹色已無法與古錢幣剝離,此種銹色脆硬,如處理不當,錢文剝離後會造成殘缺不全,遇到此種古錢幣最好是維持原狀保存。
4、透骨銹:顧名思義,即錢體銹色較深,並深入骨髓。更有嚴重者,錢幣整體都已變為氧化銅(即所謂的脫胎換骨),重量極輕。稍加清理就會傷及錢體,這類鑄幣稀少的品種建議要裝入盒內保存。

2015年8月30日 星期日

民俗錢幣收藏價值被低估


民俗錢幣古時雅稱“花泉”,俗稱“花錢”,相對於流通的行用錢來講,“花泉”的功能只是被用來表示祝福、辟邪、佩戴、把玩娛樂等,但由於其文體和圖案不拘一格,工藝複雜,逐漸被錢幣收藏家們所青睞。
  
民俗錢幣收藏價值不斷攀升
  
2000年以前,“花錢”並未得到主流收藏市場的認可,價位較低,“花錢”品類也不多見,成交率也極低。
  
以中國嘉德為例,2003年秋拍一枚仁壽長寶花錢一枚成交價僅550元;2004年秋拍宋元本命星官肖猴符花錢成交價990元;2005年春拍宋代將馬花錢1430元;2006年春拍漢代五銖聯體雙面花錢4400元;2007年秋拍唯吾知足背人物大型花錢4256元;2008年秋拍宋代太上咒神仙人物大型花錢6944元;2008年秋拍“中國歷代錢幣”專場上,皇帝萬歲背牡丹花卉大型花錢成交價20160元。
  
如今,普通的民俗錢價格品相和題材起主要作用,其成交踴躍,價格也穩中有升,千元左右的為多,幾百元的已經很難尋覓。
  
偏見低估了藏品的真正價值
  
民俗錢幣收藏專家介紹,“重大泉大氣之美,輕小泉乖巧之美”是目前市場最為嚴重的誤區,2008年春季拍賣一枚直徑35.5mm的四神圖背篆字“大吉祥”花錢成交價僅1680元,而直徑為59mm的人物鶴龜大型花錢,成交價卻高達44800元,這之間的巨大價差除了錢幣題材品相本身的因素外,尺寸無疑在藏家的心中作祟。事實上,小花更適合在指掌間把玩,磨損一般相對大錢更重,且因個頭小容易遺失,得以妥善存留不易,特別是一些天生工藝不精的小花錢,一流品相的傳世品更需得到重視。
  
雲貴爐花錢風格粗放,個性率真,但藏家對粗放之美、率真之美的認識還遠遠不夠,僅僅把目光局限於蘇爐和川爐工藝的如銅版畫一般的精緻;仔細欣賞會發現,一絲不苟的花錢往往靈動稍嫌不足而略顯呆板,相反粗線條勾勒,重神韻不重細節,隨意揮灑,一氣呵成的作品卻不被認可。
  
還有很多人重視主流的吉語花錢,輕視相對冷僻的宗教類花錢。宗教似乎一直蒙著一層神秘面紗,很多收藏者不願意去感悟宗教的文化和魅力,這是“山鬼無精品”這類現象的根​​本原因。要深入研究民風民俗,就必須更多地關注代表民間信仰的道教、佛教花錢,這類花錢蘊含了很多民風民俗信息,期待花錢收藏界給予更高的重視。
  
最後一類是重視正統的天圓地方花錢之美,輕視異形花錢之美。比如掛牌類花錢可以表達其它花錢能夠表達的一切主題,並且可以用掛部分更多地展現文字或者圖案。掛部分的形制、線條、文字等信息可以作為判斷爐別的重要依據,但藏家很少意識到這一點。

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

國內面值60億的錢幣您見過嗎


清末民初時期,隨著外國銀行的進入及國內銀行業的興起,中國的紙幣發行步入了鼎盛時期。據初步統計,僅民國時期所發行的官方紙幣就達3000種以上。民國紙幣的種類有軍用票、關金券、金圓券、銀​​元券、銅圓券、法幣、商業銀行與特種銀行票及各省地方金融機構發行的紙券等很多品種。
  
因民國時期特殊的歷史原因,民國紙幣的收藏價值與其面額高低多半關係不大,主要與其品種珍貴與否有關,例如有孫中山頭像的紙幣比無頭像的紙幣價值要高些,各省地方銀行發行的紙幣因存世量較少,一般比中央銀行發行的紙幣價值要高,題材上佳的比題材一般的價值要高,這中間差異很大。一些規格和麵值特殊的民國紙幣的價值尤其不菲。例如有一枚票幅為2.5厘米×5.1厘米、僅有拇指大小的紙幣,這是1941年,因杭州淪陷而南遷至浙南山區的浙江地方銀行,由於受到日軍的嚴重封鎖,導致印鈔材料極度缺乏,為了渡過難關,印鈔廠只好節省印鈔紙張,於是便產生了這枚我國歷史上最小面幅的紙幣——浙江省地方銀行橫式一分紙幣。如今這枚紙幣在藏市裡的身價已過幾十萬元,但還是很難尋覓。還有一種面值為60億元的民國紙幣,1949年5月,由國民政府新疆銀行發行,面額標明“陸拾億圓”。這枚天價紙幣當時的實際價值究竟是多少呢?紙幣上寫有“折合金圓券1萬元”,這1萬元金圓券又可買多少東西呢?按照當時上海的物價,這枚60億元的紙幣只能買到77粒大米。這表明了國民政府的法幣政策已經瀕臨破產,但國民黨政府出於內戰的需要,仍大量濫發紙幣,導致了一場中國近代史上最嚴重的通貨膨脹。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與大眾收藏意識的提高,民國紙幣收藏者不斷增多。由於民國紙幣問世時間較長,其品種和版別又非常複雜,發行面廣,使集幣愛好者的收藏難度大為增加。對於收藏來說,首先要辨別紙幣的真假,其次品相問題,即便是品種完全相同的紙幣,也會因品相新舊而造成很大的價格差異,因此收藏品相上好的民國紙幣為宜。

  再來看看其他比較大面值
  

  

寶藝國際提供:古玩古董策劃包裝、古玩古董鑑定評估、古玩古董展覽展銷、期刊新聞推廣,實時輸送最專業的古玩鑑定知識。

2015年8月18日 星期二

天价“袁大頭”祖輩無意中留下來的財富!



  喜愛收藏錢幣的愛好者,對清代銀元一定有所了解。清代銀元在民間流通甚大。故以往收藏者對其不甚感冒。但近年來,銀元收藏熱在國內和國外市場持續升溫,引起收藏者和投資者的關注。

  提到銀元不能不提到袁大頭。辛亥革命后,袁世凱為了解決軍費和提高個人政治地位而發行銀元貨幣,因銀元鑄有他的側身圖像,故此又稱“袁大頭”。
  

  “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我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光緒年間,由于各省鑄造銀元,卻和當初鑄造紋銀一樣,不僅重量和成色不能統一,數量上也難以控制。辛亥革命爆發,各省因急于用款,不僅加工趕鑄銀元,還濫鑄銅圓,濫發鈔票和軍用票,幣制更加混亂。
  

  雖然“袁大頭”在市場上較常見,价格不是很高,但由于停止流通的時間較長,加上解放初期的大量兌換,僅存的銀元又大量損失,存世量很少,現在散落在民間的數量相當有限,決定了它的上升空間。
  “袁大頭”代表了中國近代的貨幣文化,反映了我國近代曆史、經濟、金融的曆史興衰和滄桑,具有很高的藝朮觀賞价值和文物价值,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
  

  最近,上海拍賣行網站公開向社會征集錢幣,並將于下月18日舉行錢幣拍賣專場,其中重頭戲就是晚清、民國机器鑄造的銀元。近5年來,上拍為錢幣開拍賣專場,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

  拍賣行向來被視作收藏投資市場的晴雨表,收藏投資界追捧什麼,拍賣市場就會投其所好拍什麼。專門征集錢幣,開錢幣拍賣專場,這都是因為:古錢幣价格上漲,尤其是晚清和民國時期的机制銀元,更是惡狠狠地漲。
  

  上海拍賣行下月推出的錢幣專場拍賣會,其平均估价相比去年,基本都翻了一倍。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宣統三年大清反龍”銀幣樣幣,其盤龍圖案精美,鑄模深打,龍鱗、云紋刻畫細致,五彩包漿均勻,字體韻味十足,齒邊銳利,品相甚美,屬于完全沒有使用品,被錢幣專家稱之為 “不可多見的珍品”,拍賣成交价為170萬元。据悉,北京誠軒拍賣行曾經拍過同一品種的樣幣,其价格如 “芝麻開花節節高”,2006年春拍為18.7萬元, 2007年春拍為29.1萬元, 2010年為44.8萬元。僅僅1年,該品種銀幣樣幣拍賣价上漲何止3倍。

  記者發現,拍品中,晚清民國机制銀幣的价格成千上萬者不稀奇,比如民國黎元洪無帽 7錢 2分銀幣起拍价80萬,宣統三年一角銀幣起拍价30萬,民國三年甘肅袁世凱一圓銀幣起拍价50萬元……而一般來說,拍品底价至少比市場价低20%。有時為了拍賣會起 “蓬頭”,起拍价甚至只有拍賣底价的一半,比如宣統三年曲須龍銀幣拍賣底价為70萬元,但起拍价為50萬元。
  

  拍賣价漲得快,市場价更是高。陳克濤介紹,民國三年、九年、十年的“袁大頭”因為存世量多,且大多在市場上使用過,因此其在收藏投資市場的价格長期以來比較平穩,在2005年前的十多年里,一枚价格僅為六七萬元;2006年開始价格抬升, 2009年漲到26萬左右, 2010年初漲到了45萬。當時,藏家們已經覺得頂了天了,不可能再漲了。沒想到,今年 “袁大頭”竟然一飛沖天,漲到近80萬一枚。据悉,目前在收藏市場上, “袁大頭”已經是有价無市,所有商鋪只收不賣,期待后市价更高。
  

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鑑別】版別價不同教您三招鑑別真假銀元


在廣州去年舉辦的一次收藏拍賣會上,一枚極其珍貴罕見的五角星孫中山頭像銀元一舉拍出了2萬元的價格,創下了孫中山頭像銀元拍賣的超高價位。與此同時,孫中山頭像銀元市場價格也是猛漲,特別是上、下五星與錯版銀元,年增值幅度50%-200%以上,收益可能遠勝炒紙黃金。
特點:
版別眾多價格差上百倍
孫中山頭像銀元又成為近年來銀元收藏的熱點。據了解,孫中山頭像銀元主要以一元面值的較常見,不過即使重量與幣面標價一樣,但由於品相與稀有性不一樣,其價格少則200元,多則2萬元,價格相差上百倍。
造成價格落差如此之大的原因,主要就在於其品相及版別不同。據古錢幣收藏專家葉暉介紹,同一種銀元如果在版別上存在著微小差別,價格可能就有天壤之別。
鑑別銀元最好拿放大鏡看仔細
如同是一元銀幣,透打版與普通版,價格相差就是整整1倍。另如五角星版與六角星版,價格相差更是數十倍甚至上百倍不止。
葉暉說去年廣州拍賣了一枚五角星孫中山頭像銀元價格達到了2萬元以上,而較常見的普通六角星銀元每枚價格僅200元左右,兩者之間價差達到100倍。
上、下五角星及錯版幣:
年增值50%-200%
“孫中山頭像銀元”普遍年增值10%以上,而其中最為稀罕珍貴的上、下五角星及錯版銀元,年增值幅度在50%-200%之間,收益甚至遠勝投資紙黃金。
據業內人士透露,投資紙黃金今年上半年收益普遍不高,即使是情況較好的,平均收益也就在15%-30%,但與收藏銀元則不一樣,如果能淘到貨真價實的稀罕貨,收益翻番可能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葉暉告訴記者,普通六角星銀元,1996年、1997年還是40-50元/枚,現在至少200元/枚,年均升值30%左右。而上、下五角星孫中山頭像銀元幾年前還是600-700元/枚,現在至少是5000-20000元/枚,年升值幅度在50%-200%之間。
三招鑑別銀元真假
專家表示銀元的造假手法總的來說不外乎全造假與半造假,全造假即用現代材質製作假文物銀元,而半造假則是將普通文物銀元稍作改造,建議可通過看、稱、聽等三招基本識別真假。
招數一:二觀一察
所謂二觀,即是觀銀色與神韻。葉暉拿出兩枚真品“孫中山頭像銀元”,只見真品色澤潤白柔和,可用手或軟布擦拭包漿,可反射出強烈的亮光。而贗品多為白銅、鉛、錫等合金,顏色發青灰或乾白。其次,真幣多為雕版高手雕模,以機器衝軋,圖案精美,齒邊深且有序。葉暉指出一定要看清楚每個細部,最好是用20倍放大鏡,觀察其幣面是否平整光潔,有無砂眼,圖像細微處是否缺失或被改動,有些造假者將六角星改成五角星。
招數二:聽音韻
聽音韻是鑑別真假銀元的主要手法之一。據了解,假銀元材質分銀包銅與銀包圈等多種。葉暉用食指輕托銀元中心部,以另一銀元輕敲邊緣讓記者試聽,真銀元發出的聲音純正婉轉、柔和,聲音悠遠綿長。葉先生說聲音尖銳短促的可能是全銅鍍銀的仿製品,含銅量高的假銀元敲擊聲尖而高,含鋅量高的假銀元聲音脆而響,夾銅或夾鉛的假銀元聲音呆滯而沒有轉音,挖補的銀元聲音低啞或成“啞版”。“此外,也有一些真銀元經過火燒、猛摔產生裂痕或長期受潮後聲音也可能變得反常。”葉暉提醒說。
招數三:稱重量
所謂稱即是稱重量,這類銀元一般重量在25.5克至27克之間,每枚真銀元之間誤差不會超過0.4克。而假銀元都摻入了較大比例的銅、鉛、鋅等其他金屬,因此只要用同等體積的假銀元與真銀元比較一下,用手指輕輕一掂,就會發現假銀元輕,真銀元重,一般來說輕了1克以上的即為贗品。

2015年8月13日 星期四

雕母錢與其他古錢幣不同之處您真的了解嗎


雕母錢體積比母錢和流通錢大,母錢又比流通錢稍大,銅質也較好。只是因為母錢是由祖錢翻砂鑄成的,所以錢的外緣輪廓、字口都沒有雕母深峻,各方面都比雕母遜色一些。
母錢除了銅質的外,也還有鐵質的。鐵材料翻砂制的鐵母錢比同級的銅錢要大些、厚重些。
古錢幣愛好者應當把鐵母和鐵範銅錢區別開來,鐵母錢是為鑄造鐵錢翻砂製成的母錢,再由母錢鑄成流通錢,它和銅幣實際上只是鑄幣材料的不同。而鐵範銅錢,是在大批鑄鐵錢之前,先將熔化的銅液注入,以檢查錢模的效果,因而這些銅錢稱為試鑄品。它是與鐵錢形製完全相同的銅錢,這種錢流傳極少。
雕母錢與其他古錢幣不同之處您真的了解嗎
咸豐元寶當十雕母
不論是打造鑄幣還是范鑄,都是一種手工業的生產方式,由此造成錢幣品質的良莠不齊和鑄造費的高昂。中國歷代的銅錢,在形式上常有錯範和流銅等現象,使錢幣不整齊美觀,在重量和成色上也是千差萬別。就是同一爐所鑄的錢,重量也不一定相同,在成色上更是難以辨別。中國鑄幣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清時採用了機器鑄幣,新鑄銅元製幣整齊精巧,大受人民歡迎,而政府也獲大利。
錢局每開爐鑄錢,先取精煉黃銅製成雕母,再以雕母翻鑄若干母錢,最後用母錢翻砂鑄流通錢,因此雕母又稱祖錢,均為手工雕刻而成,枚枚不同,在錢幣鑄行流程中處於十分重要的位置,因其特殊的性質,加上錢局使用後往往存檔入庫,故民間流傳甚稀,而其工藝的特殊性又使雕母具有流通錢無法比擬的藝術觀賞價值。
雕母錢與其他古錢幣不同之處您真的了解嗎
天聖元寶
雕母錢與其他古錢幣不同之處您真的了解嗎
皇宋通寶雕母
雕母錢與其他古錢幣不同之處您真的了解嗎
崇寧通寶雕母
雕母錢與其他古錢幣不同之處您真的了解嗎
大泉五十雕母
雕母錢與其他古錢幣不同之處您真的了解嗎
光緒元寶雕母
雕母錢與其他古錢幣不同之處您真的了解嗎
光緒元寶銀元雕母錢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五千年的中國古代歷史,也是一部中國古錢幣發展衍變史。中國古代錢幣萌發於夏代的天然海貝,演變出先秦刀幣、布幣、蟻鼻錢、金版、圜錢等多個品種。從秦半兩開始,古錢幣外圓內方的形狀長期穩定了兩千年,最終被西洋舶來的機器鑄造的銅元、銀幣取代,退出歷史舞台。筆者剛開始學習研究古錢幣時,沒有互聯網,就靠一本厚厚的《簡明古錢辭典》。書上的專業術語,完全是自己一邊看書,一邊研究實物摸索清楚的。現在網絡發達,資訊傳播可謂迅雷之速。筆者將自己收藏的錢幣和其他錢幣機構、藏家的藏品圖文化,旨在為想涉足古錢幣和剛開始研究古錢幣的朋友提供一份簡明的學習材料,希望有所幫助,請見多識廣的老玩家也不要見笑。
一、 古錢幣形狀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二、 古錢幣結構圖(以主流的方孔圓錢為例)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面: 指錢幣的正面。
背: 指錢幣的背面。
背文:指錢幣背面的文字、圖案、符號的總稱,又稱幕文。錢肉,又稱錢身地張。指錢體除去邊廓和文字所剩下的空餘部分。此部分厚實的叫“厚肉”,輕薄者謂“薄肉”。穿:指錢幣的孔,也稱好。方的叫方穿(方孔),圓的叫圓穿(圓孔)。
廣穿:指錢孔較大者。
狹穿:指錢孔較小者。外郭:指錢身外周突出的部分,又稱外緣、外輪、肉郭、邊郭。
內郭:指錢孔四周突出的部分,又稱好郭。
廣郭:指內郭較寬者。
狹郭:指內郭較狹者。
重郭(重好):指二重內郭。
寬緣:外郭較寬,又稱寬輪、寬邊。
狹緣:外郭較狹,又稱狹輪、狹邊、細緣。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兩種特殊的錢幣解釋(經常被泉友弄反,值得一提):
合背錢:錢的兩面都是面文,彷彿兩枚錢的背面貼合在一起,故稱“合背錢”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合面錢:錢的兩面都是背文,彷彿兩枚錢的正面貼合在一起,故稱“合面錢”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三、 古錢幣文字
歷代古錢文字種類繁多,筆者列舉幾種書法精湛,有代表意義的介紹。
1、玉筯篆小篆的一種。
凡筆劃纖柔勻稱、結構工整、字形特別優美典雅者,即可稱“玉篆”。如六朝北周三泉以及金代泰和重寶之文體,即為玉筯篆。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2、九疊篆篆書之一種。
多見於印章刻寫。筆劃折疊堆砌,均勻對稱;折疊多少依筆劃繁簡而定,稱“九疊”乃指其多。九疊篆盛行於宋、元,故北宋“皇宋通寶”可見九疊篆錢文,宋元寶鈔上亦常見之。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3、瘦金體宋徽宗趙佶獨創的一種書體,自稱“瘦金書”。
以楷書為本,筆劃俊逸挺撥,揮灑自如,不拘一格,剛健有力,故有“鐵劃銀鉤”之稱。徽宗親書之“大觀通寶”、“崇寧通寶”均為瘦金體錢文之傑出代表。金“大定通寶”等亦仿瘦金體風格。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四、古錢幣的幾種性質
1、雕母手工雕刻的母錢,亦稱“祖錢”。
六朝後造錢不再使用大型整體銅、石錢範澆鑄,而改用母錢翻砂造型澆制。最初用銅、錫、牙、木等材料精心雕刻的母本,即為“雕母”。傳世可見歷代銅質雕母多種。形體稍大,銅質精良,雕工細膩,邊廓峻深,文字纖勁,有刀刻斧劈之感。是為古錢中至珍之品。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2、鑄母一般通稱“母錢”。
係由雕母直接翻砂澆鑄以供成批造錢用的母錢。鑄母雖稍遜於雕母,然其質地、品相依舊異常精美。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3、樣錢可分兩類:由造錢主管機關呈送帝王以供審閱、抉擇的樣錢叫“進呈樣錢”,多由銅、蠟、牙、木等雕製而成。
由中央頒發至各地造鑄爐場當作樣品或母錢的樣錢叫“部頒樣錢”。樣錢亦具母錢精良優美的特性。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4、子錢以母錢翻砂大批澆鑄出來的銅錢或鐵錢。
一般正用品及傳世品均係“子錢”。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五、古錢幣的銹色和包漿古錢幣的銹色和包漿
基本分為生坑、傳世熟坑和水坑三種。
1、生坑生坑古錢幣長時間埋於地下,由於所處環境溫濕度和地理化學性質不同,以及金屬本身材質配比不一,形成各種豐富多彩的銹色,筆者選擇其中典型舉隅。
(1)綠銹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2)紅綠銹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3)藍銹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4)水銀古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5)硃砂結晶銹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2、傳世包漿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3、水坑
古錢幣大全,值得欣賞

藏友收藏銀幣需謹慎!大清銀幣都值錢嗎?


中國古錢幣源遠流長,品種紛繁,從商代的貝幣戰國的刀幣布幣秦代的方孔圓錢,到清末的機制幣,數以萬種千姿百態的錢幣構成了當今集幣領域最為龐大的收藏門類。
大清銀幣宣三系列壹圓主幣中,如果不算最終選定的曲須龍,其餘四款樣幣正面的圖案佈局、文字書法、花枝風格幾乎一致(長須龍配普通面除外),錢幣中間漢字“大清銀幣”,楷書端莊、厚重雄渾,盡顯皇家威儀,左右兩側花枝點綴,上書滿文“大清銀幣”,下書“宣統三年”。
喬治作為總雕刻師、比稿要求一致的情況下,四款樣幣在龍面上的圖案佈局上依舊保持一致,飛
龍環繞,中書漢字壹圓幣值,下書英文壹圓幣值,龍身周圍祥雲圍繞。但在龍身、鬍鬚、尾巴等細節上,便存在了諸多差異,錢幣收藏界也形像地給了這四款樣幣四個約定俗成的名稱。
藏友收藏銀幣需謹慎! 大清銀幣都值錢嗎?
顧名思義,龍面的兩個龍鬚較長,龍鬚末端伸到了“圓”字,此外龍頭較大,整體看起來十分威嚴,但面部的設計使得龍看起來有一些老態龍鍾,精氣神遠不及“曲須龍”“反龍”“大尾龍”。拍賣行一直稱“長須龍”是除卻“短鬚龍”之外,最具人氣的版別,這個觀點嚴格來說,不夠嚴謹。
1),長須龍標準款:a、陰葉版(左側花枝靠近內齒的枝葉經脈下凹),b、陽葉版(左側枝葉經脈凸起),c、破模版,d、銀幣金樣破模版(目前PCGS鑑定入盒僅有一枚,此枚遞藏歷史:法魯克-依蘭-斯賓克拍賣-鴻禧美術館-陳吉茂)。
2),長須龍普通面:目前存世所見此版均為龍面破模版,可見此版為長須龍龍面破模版配標準字面,以作“國幣”最後的候選,數量稀少或許僅是因為最後時刻呈樣需要,從前後內齒的根本性變化來看,此版是在長須龍破模版的基礎上做了修模。
2004年蘇富比歐洲錢幣拍賣會上拍過一枚,當時因為錢幣收藏市場不是很景氣,成交價值不過12.6萬美金。時隔8年,及2012年,蘇富比香港華夏錢幣拍賣專場上,再次出現大清銀幣長須龍一枚。最終拍得438萬港幣的高價。由香港著名收藏家張永珍博士收藏。
藏友收藏銀幣需謹慎! 大清銀幣都值錢嗎?
拍賣行在介紹“長須龍”時,稱之為除卻“短鬚龍”之外最具人氣的版別。實際上從人氣上來說,“長須龍”毫無疑問是第一,人氣有兩個指標:美感、珍稀度,如果太珍稀就談不上所謂人氣了。但在珍稀度和市場價值上,毫無疑問,“短鬚龍”在大清宣三系列樣幣中獨具鰲頭,沒有之一。
林國民《中國金銀幣目錄》BU短鬚龍(為喬治製作,上面有BU的英文,不是普通版)的估價是120萬美金,這是和四川楷書、湖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陝西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中外通寶一個級別的待遇,僅次於浙江楷書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吉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一兩等,由此看出它的珍稀度,以及在中國近代錢幣收藏中所享有的頂級待遇。
儘管珍稀,但短鬚龍卻是四款樣幣中最粗糙和難看的,或許也因為此而數量稀少。亮相記錄中,一枚耿愛德舊藏於1953年6月在Schulman拍賣;一枚1972年3月耿愛德專場第三次拍品以2100美金成交,1978年芝加哥拍賣會13000美金成交;國內紀錄為2004年北京誠軒國際拍賣行近代錢幣拍賣會上118.8萬人民幣成交。
專家提示:隨著近幾年銀幣收藏持續升溫,繼而市面上贗品多餘真品。某寶上甚至30塊錢包郵。針對這樣的“收藏品”,專家不提倡收藏。藏家在入手收藏時,一定要挑選精品。市面上流通量大,發行量多的錢幣,升值空間不是很大。尤其像一些近代銅錢(乾隆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道光通寶)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及其稀少的版本幣。反正一句話,收藏玩的是心情,興趣。如果你把它當成發財的門路。那麼你心態就有問題!收藏是一門藝術,不是所有人都能學會。專家建議,不提倡全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