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市場觀察‖ 名利場善惡考世人 古玩城真假考買家 —— 古玩不打假俗成潛規則通行收藏市場




自古以來,古玩界就有一種說法,“古玩是不打假的”,古玩交易講的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至于賣的東西是真是假,賣方沒有義務告訴你,你買的東西是好是坏,全憑買方眼力,好坏都要認賬,沒有退貨的道理。在這種看似合理的潛規則支持下,古玩的真真假假更是讓人難以捉摸,很多收藏愛好者也很少去反思買假是否侵害了自己的利益,反而形成收藏者在假古玩的汪洋大海中尋寶的一種樂趣,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怪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古玩收藏品該不該打假?為何至今仍未形成相關規范?

市場現狀:處處有贗品
上午9時許,漢口崇仁路的武漢收藏品市場便熱鬧起來,一字排開百余檔琳琅滿目的地攤上,擠滿了各色“古董”,古玉、碗碟、花瓶、香爐、牙雕、陶器、紫砂、書畫……琳琅滿目,吸引著絡繹不絕的玩家前往淘寶、鑒寶。
在一個擺滿玉器、古錢、瓷器的攤販前,瓷器愛好者老孫看到一個小瓷碗,與攤主交談起來。“這個什麼价?”“清朝晚期官窯,要是喜歡你開個价。”听攤主這麼一說,老孫拿起瓷碗,對著光用放大鏡仔細看了看。“都是從老家收上來的,你看這釉面,絕對的老貨!喜歡1800元拿去!”
老孫仔細看了好一會,起身欲離去。攤主似乎不愿意放棄,又追著老孫說了好一陣,最后悻悻而歸。“水太深了,看不清,十有八九都是假的,這個瓷碗的色澤不錯,但是落款有問題,清朝中期落款仍以楷體字為主,且大量出現帝王年號款。排列形式也趨向統一,以六字雙行為主。這個落款只有四字排列,八成是假的。”老孫告訴記者說。
這些“寶貝”中,到底有多少是真品?對此,許多內行人士都只是笑了笑,表示“不好說”。
据了解,近年來,國內收藏熱不斷升溫,形成了一股全民收藏的熱潮。最為典型的就是,從央視的《尋寶》到北京台的《天下收藏》,再到河南台的《華豫之門》……“鑒寶”欄目頻現于各大電視台的周末黃金檔。文化部藝朮品評估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工商聯古玩商會鑒定委員會主任王立軍曾表示,近年來,他與一些鑒定專家隨《尋寶》欄目組,走進全國五六十個城市進行民間尋寶,受到熱情追捧。然而令人震惊的是,收藏愛好者們興沖沖地捧來的數十萬件“寶貝”,經專家鑒定,90%以上是贗品。由此可見,這個數据基本反映了當今古玩市場的現狀。



商人說法:打假不現實
既然明知市面上如此多的贗品,為什麼還有人要買,且還有人總在賣呢?
“這可以說是古玩市場的‘潛規則’。”武漢收藏品市場副總經理易有章告訴記者,古玩市場更像是一個江湖,江湖就有江湖的規矩,最大的行規就是不打假、不三包(包退、包換、包賠),“舊貨與新貨,是古玩最基本的分類。因此,在眾多人眼里,古玩這個行當只有新舊之分,沒有假貨一說。”古玩考的就是眼力、比的就是膽識、玩的就是心跳。如果你能“撿漏”,說明你的眼力好,如果你“走眼”,那就只能認為是交了“學費”,因此,無論是“撿漏”還是“走眼”,都不稱之為騙人或受騙,只是說明自己眼力問題。
“古玩打假不現實。”徐東古玩城一家經營瓷器的張姓老板稱,要想玩古玩,考的就是眼力、見識、知識水平,在這些方面,每個人的能力都有所差別。古玩行業就是一個靠眼力吃飯的行業。“打一個很簡單的比方,我的眼力也就是比普通人強一點,進的貨品都是自己淘回來的。如果我看中一件瓷器,我也拿不准真假,800元買回來后,開价1000元賣出去。如果你的眼力比我好,一眼看出來這是真品,買走后轉手10萬元賣了出去,你會不會把增值的利潤分給我?”
對此,絕大部分商戶都表示出類似的看法。古玩交易講的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至于東西是真是假,賣方沒有義務告訴你,你覺得值就買。正是因為藏品都是自己選的,也就沒有退貨的道理。“就像你自己選股票一樣,眼力好,選到潛力股肯定要賺錢。眼力不好,就會在高位吃進垃圾股,那肯定就是賠錢。至于是賺是賠,只看你自己,怨不得別人。”香港路一家經營玉器的黃老板告訴記者說。


民間態度:上當不張揚
既然商家對古玩打假不看好,民間淘寶的收藏愛好者呢?他們的態度又如何呢?出乎記者意料的是,有些收藏愛好者對打假的態度竟然是“不冤不樂”。“買古玩考的就是眼力,如果全都明碼實价了,哪里還有淘寶的樂趣?再者,如果全都确保了‘正品行貨’,哪里還有撿漏的可能性?”說起古玩打假,瓷器愛好者老孫直搖頭。他認為,淘古玩就在體驗買賣真假古玩過程中的酸甜苦辣,這就是這一行的魅力所在,“不冤不樂,要是由物价部門來統一定個价,所有的東西都一個价,那‘淘寶’還有意思嗎?”
“看走眼就算交學費啦!”正在武漢市收藏品市場搜羅玉器的李師傅笑著說:“玩古玩誰沒有交過學費?靠“眼力”吃飯是行規,走眼了只能是自認倒霉,“打落門牙往肚子里咽”。
名利場惡善不分考世人,古玩城真假難辨考買家。”這是徐東古玩城門口的一副大對聯,警示玩家收藏要靠眼力。該古玩城市場部經理陳誠一語道破了收藏愛好者不打假的原因:“你來淘寶,你認為是寶物,你才買;買完又后悔,說明你眼力不行,“打了眼”敗興,不能張揚出去丟人。買了假貨,他自己卻不認為是假,誰說也不信;別人覺得不值錢,他自己卻當無价寶。此外,收藏的規矩古來就是如此。過去收藏買賣大多是一對一,東西買走,再回來找,人家不認,就像現在銀行規定‘錢款當面點清,離柜概不負責 ’一樣。再還有明末清初北京的古玩“鬼市”,凌晨天色朦朧時交易,買了假貨,找誰去?”
甚至也有人認為,收藏畢竟是個人愛好,無關國計民生,造假買假,“周瑜打黃蓋”,無礙大局。


專家意見:應當有行規
据記者了解,其實,古玩圈“不打假”,還與古玩的特殊性有關,也即古玩的真假標准是模糊的,對古玩並沒有一個行業標准。就算是同一件物品,資深鑒定家給出的鑒定結果往往也並不一致,就算是“老貨”,專家在藏品斷代上也是有差別的。比如一件瓷器,是明代的還是清代的,每個鑒定專家都會有自己的判斷,對其質地、形態,藝朮价值的判斷也不同。還有,就算有些物品是“仿品”,但屬于曆史時期的仿品,如清朝仿宋代的瓷器,同樣具備一定的价值。因此,在曆史面前人人都是學生,關鍵是多學知識,增加藏識。
盡管“古玩不打假”是圈內人公認的“潛規則”,但也有許多投資者對此表示不滿:“如果花了大价錢買到的卻是假貨,那豈不是太冤枉了?”
“從目前來看,古玩打假基本上沒戲。”多年來,武漢市博物館辦公室主任劉國斌一直關注古玩市場,他認為,如果古玩需要打假,目前卻沒有哪個單位或部門能進行此項工作,古玩市場其實是一個“三不管”的地區。工商局可以執法,但做不了鑒定;文物部門可以鑒定,但只針對國家文物進行級別鑒定,不負責對价值的鑒定,最為關鍵的就是沒有一個衡量標准,每個人的眼力都不一樣,如何确定標准?就算這些部門可以聯合執法,但古玩門類眾多,誰有時間、有精力對書畫、瓷雜、玉器、郵票、錢幣等如此多的門類來進行真假鑒別?如果請專家,有關費用從哪里來?一旦真正執行起來,會有非常多的實際問題。
但是,劉國斌認為,盡管古玩市場目前不打假,但對于故意仿制贗品,以贗品充當正品的現象,應該予以打擊。“在古玩市場上,仿品是可以存在的,仿品也同樣是藝朮品,但仿品必須標明仿制時間,注明是仿品,不能以假當真進行交易,否則就涉及到暴利和欺詐。”劉國斌認為,有關部門應該完善相關法規,對古玩大額交易予以立法,涉及到故意以假充真的制假、售假者,追究刑事責任。

(文章源自網站 版權屬原作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