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

臺灣故宮"翠玉白菜"小蟲的須哪去了?


一隻普通小蟲子或許沒人關心,但是臺北故宮“翠玉白菜”上的那隻小蟲的一根須最近卻成了全島關注的焦點。 
    “翠玉白菜”原是清光緒皇帝之瑾妃的隨身嫁粧,乃故宮的鎮館之寶。它以一塊半白半綠的翠玉為原材,雕琢出鮮活欲滴、足以亂真的白菜,葉片上還停留了兩隻小蟲,一隻是螽斯,一隻是蝗蟲。

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院之寶“翠玉白菜”發現破損。(資料圖片)
臺北故宮翠玉白菜遭破損
資料圖片:臺北故宮的“翠玉白菜”
    最近有人發現螽斯的一根須從頭部處缺損了一公分左右。此消息一經媒體披露,舉世嘩然。臺北故宮頓時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隨之,又有媒體曝光,世界上研究滿州史以及滿文發展的最重要的學術文獻、故宮國寶《滿文原檔》裏少了一頁“女屍圖”。
    二日,李慶安、郭素春等國民黨籍“立委”帶著坊間的疑問來到臺北故宮,了解兩件國寶受損原委。近期備受輿論壓力的故宮排出“豪華陣容”接待,從院長到各處處長悉數出席,用各種文件、照片、數據自辯清白。
    四月二日,李慶安(左二)、郭素春(左一)等國民黨籍“立委”到臺北故宮了解鎮院之寶“翠玉白菜”和“滿文原檔”的受損原委。 中新社發 吳慶才 攝
    近日,臺北故宮“翠玉白菜”上的一隻小蟲斷了一根須以及“滿文原檔”裏少了一頁“女屍圖”受到全島關注。 中新社發 吳慶才 攝
    小蟲的須如何斷了,何時斷了?對於“立委”的疑問,故宮的“豪華陣容”裏沒一個人能答上來,隻能異口同聲地回答“不可考”。
    但對於是不是故宮二00三年外借展出不慎破損的質疑,故宮方麵給予堅決否認。故宮器物處長處長嵇若昕指出,這是早就存在的“舊傷”,故宮的文物保管非常專業,每次借展也都層層把關,不可能讓古物因搬移而有破損。
    故宮特意出示了一張曾被員工鋪在冰箱上二十年的舊日歷。正是這張日歷保全了故宮的聲譽。據嵇若昕介紹,一九九二年,當時新任的器物處長張光遠就曾發現缺損,以為是自己不小心造成的閃失,十分著急。結果張太太在家裏的冰箱上頭,發現了一張一九七二年拍攝的翠玉白菜日歷,圖經放大可清楚看出已有斷痕。如今這張日歷也被故宮當作為自證清白的重要“文物”加以收藏。
    對於那張丟失的“女屍圖”,故宮顯然難逃其責。故宮圖書文獻處處長馮明珠透露,一九六九年,故宮決定《滿文原檔》發行成書,便將文獻原件送到外麵去照相以便印製。但一九七三年,圖書文獻處檢查送回院裏的文獻時,赫然發現送出去的文獻少了一頁“女屍圖”,怎麼也找不到。
    故宮推測,可能是拍照的時候遺失的。當時社會風氣保守,社會上根本見不到裸女,可能有人獵奇,偷走了。不過,也有在場的專家懷疑是某位學者偷走的。
    對此,李慶安質疑,為何當時沒有及時發現並追蹤文物破損及丟失的原委。她也據此懷疑故宮對文物的抽檢製度有問題,尤其是對故宮文物的唯一一次全麵大清查,迄今竟有十七年之久。
    故宮院長林曼麗解釋,截止今年一月十一日,故宮館藏共六十五萬五千多件,每年要由院長親自組織抽檢一千四百到一千七百件左右的文物,從二00一年至今約抽檢了九千五百多件。
    李慶安認為,相對於故宮六十五萬多件文物,每年抽檢率顯然太低。她認為,若不再來一次全麵大清點,故宮可能還會冒出不知文物缺損、遺失的“糊塗事”。對此,林曼麗承諾將考慮再來一次大清點。
    不過,對於前來臺北故宮參觀的遊客而言,他們當前最想知道的答案是:翠玉白菜”小蟲的須哪裏去了?《滿文原檔》裏那頁“女屍圖”哪裏去了?(吳慶才 耿軍)
    不僅僅是顆白菜 臺北"故宮"寶物閃失惹風波
    臺北“故宮”文物65萬件,知名度最高的是“翠玉白菜”。近日,臺灣傳出消息,説臺北“故宮”的這個鎮“宮”之寶遭到毀損。無獨有偶,又有消息説,臺北“故宮”的珍貴文獻《滿文原檔》中的“女屍圖”也不見了。消息傳出,輿論嘩然,臺北“故宮博物院”也成為眾矢之的。
    翠玉白菜據説是清光緒皇帝妃子瑾妃的嫁粧,原來擺放在瑾妃所居住的北京故宮的永和宮。翠玉白菜由一塊一半灰白、一半翠綠的玉石雕刻而成,工匠把綠色的部位雕成菜葉,灰白的部位雕成菜幫,菜葉上頭還有兩隻小蟲,一隻是蚱蜢,一隻是蟈蟈。這棵白菜與真白菜一樣大小,滋潤新鮮,許多人到臺北“故宮”,第一個要看的就是這棵“菜”。
    臺灣媒體近日報道説,這棵“菜”由於保管不善,遭到損壞,具體説來,就是菜葉上蟈蟈的一根長須斷了一小截。媒體報道説,翠玉白菜受損很可能發生在它被弄到高雄展出期間。上一次臺灣“總統”選舉期間,民進黨為了勝選,鼓噪“南北文化平權”,開了許多支票,包括在臺灣南部地區建立“故宮”分院,還逼迫臺北“故宮博物院”挑選了100多件寶物到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三個月,其中就包括這棵翠玉白菜。三個月展期滿後,翠玉白菜回院時,即傳出發現文物已遭毀損。
    翠玉白菜遭毀損消息報道出去之後,在臺灣引起了軒然大波。國民黨籍“立委”在“立法院”痛斥前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現“教育部長”杜正勝,臺北“故宮博物院”也成為眾矢之的。麵對媒體的質疑,臺北“故宮博物院”器物處處長嵇若昕承認翠玉白菜確實遭到毀損,但不是南下高雄時發生,至少40年前就已經是今天這個樣子。嵇若昕拿出了臺北“故宮”1966年的《故宮周刊》,以及1995年5月的一份雜誌,那上麵的翠玉白菜照片都顯示舊傷早已存在,但是如何造成的,原因不明。
    就在翠玉白菜受損一事鬧得沸沸揚揚之時,臺灣《中國時報》又報道了一個消息,説臺北“故宮”所藏重要文獻《滿文原檔》中的一頁“女屍圖”,早在1969年送到外頭拍照存檔時就離奇失蹤,至今下落不明。《滿文原檔》以舊滿文撰寫,記錄了清入關以前在關外崛起的所有歷程,有著極為重要的歷史研究和語言研究價值。1969年,臺北“故宮”決定將《滿文原檔》發行成書。但是在那個沒有數字掃描,拍照與復印都極不普遍的年代,臺北“故宮”隻能將此文獻原件送到外麵去照相以便印製,每冊又厚又重,工作人員隻好拆解成小冊外送照相。但是有一天,“故宮”圖書文獻處檢查送回的文獻時,赫然發現送出去的文獻有一頁消失了,怎麼追查也找不到。
    據悉,這遺失的一頁文獻其實本來沒有名字,臺北“故宮”工作人員為它取名“女屍圖”,因為上頭畫有裸體的女性屍體。説起“女屍圖”不翼而飛的原因,臺北“故宮”圖書文獻處處長馮明珠猜測可能是因為當年臺灣社會風氣十分保守,因此這一頁文獻引起了好奇,被偷走了。由於“女屍圖”的遺失,臺北“故宮”下令,從此“故宮”的文物一律不可以離開院內一步,不管是要拍照、發行、修護或是基於任何大小理由,絕對要留在“故宮”。“故宮”院內也因此設置攝影、印刷等單位,就連修復也絕對要由“故宮”專家親自在院內動手。(人民日報)
本是第十名 臺北故宮翠玉白菜為何人氣卻最高
    翠玉白菜的排名,正好是臺北故宮博務院十大鎮院之寶的第十名;不過,她卻算得上是臺灣島內人氣最高的故宮文物。
    臺北故宮的鎮院之寶,第一名是毛公鼎;價值最高的是令全世界博物館忌妒又羨慕的北宋書畫與汝窯,由於年代久遠,保存又如此完美,可説是世界之最。
    但是,翠玉白菜可是臺灣觀眾心中對於故宮文物最熟悉的一項,主要原因是翠玉白菜長年出現在歷史課本上,因此構成了大家共同的成長回憶。到臺北故宮博物院參觀時,也都會想先看看自己課本裏頭或是少年時代印象中的故宮之寶。
    故宮主秘金士先坦言:“翠玉白菜是來臺灣以後才紅的!”
    翠玉白菜長18.7,寬9.1,厚5.7。原本是清朝宮廷的收藏,放在北京紫禁城的永和宮。翠玉白菜十分討喜可愛,以一塊半白半綠的翠玉為原材,運用玉料自然的色澤分布,雕琢出鮮活欲滴的白菜,葉片上還停留了兩隻小蟲。
    翠玉白菜原置放在永和宮。永和宮當年是清光緒皇帝的瑾妃居住的宮殿,據説翠玉白菜是她陪嫁的嫁粧。白菜代表清白,象徵新娘的純潔,兩隻蟲子象徵多子多孫。
    翠玉白菜跟肉形石一樣,都是屬於文物中的巧雕。巧雕類強調的就是工匠的精雕細琢,非常精美可愛。以翠玉白菜來説,它的藝術性與歷史的重要性當然比不上鎮院之寶,但因為歷史課本強力宣傳成了大明星,更為翠玉白菜增添了臺灣大眾成長記憶共享的那份溫馨,增添了它的價值。(來源:海峽都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