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藏族瑰寶唐卡的前世今生:黃金寶石製成顏料



想搞清楚何謂“熱貢唐卡”,必須先搞清楚何謂“熱貢”。到了西寧長途汽車站,說去熱貢,售票員說沒有這個站。拿起電話撥給熱貢的朋友格桑,格桑說你買到黃南州、同仁縣、隆務鎮的票都行,全是一個地方,也就是熱貢。熱貢是藏語地名,所轄地域包括同仁但不僅限於同仁,核心地帶是同仁縣隆務寺所在地隆務鎮。如今熱貢這個地名已經不是官方名稱了,但民間仍沿襲熱貢這種傳統叫法。該地唐卡盛名在外,世稱“熱貢唐卡”。

圖注:吾屯上寺曲丹繪製的《班達拉姆》表現的是佛教護法神吉祥天母,傳說其掌管人間地獄,凶狠無比,藏民多信奉此神,辟邪保平安。

藏語唐卡一詞有平坦、遼遠、原野、廣場的意思,也有展開、攤開的意思,另外也指皮料、皮畫;從淵源上說唐卡來自苯教傳道用的卷軸畫,詞意則可以看出畫的原料及形態。如果不求甚解,一句話就能說明唐卡的分類——手繪而成唐卡的叫“止唐”;絲綢剪裁粘貼或縫紉而成的唐卡叫“規唐”。約定俗成,現在提起“唐卡”一詞,專指手繪的“止唐”,絲綢粘貼而成的“規唐”則被稱為“堆繡”。 圖注:過了同仁縣隆務河峽口這尊十餘米高的摩崖浮雕彩繪大佛,即進入“金色河穀”熱貢地區。熱貢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其中心隆務河穀兩岸農牧業都很發達,獨特的地理環境為熱貢藝術的繁榮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條件。
圖注:傳統的熱貢唐卡藝人,手藝隻傳親屬或徒弟,不傳女孩子;現在唐卡藝人不僅帶女徒弟,而且還建立了規模很大的畫院。吾屯村的這個畫院裏不僅有來自牧區的藏族孩子,也有來自北京、西寧等城市的漢族徒弟。
隆務河兩岸,小橋流水,綠樹成蔭,雞犬之聲相聞,土路兩邊是“裏不見土,外不見木”的農家小院。與尋常農村不同的是,在熱貢的村莊裏,走幾步路就有一家畫店,要麼是工作室、畫院、藝術公司。全國360多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青海省有4位,4位大師全在吾屯。村中行人,一個扛著鋤頭下地的農夫,一個手撚念珠的僧人,或許就是大名鼎鼎的唐卡畫家。隆務河穀中的這些藝術村落洋溢著一種儒雅氣質,人人安靜如水,然而靜水深流,深不可測。 一般縣城,如果哪位畫家的作品被盧浮宮收藏,肯定全縣名聞遐邇。在隆務河穀裏打聽“作品被盧浮宮收藏的那位畫家住在哪”,熱貢人問,他是哪個村兒的? 42歲的僧人角巴加就是“作品被盧浮宮收藏的那位畫家”,他住在吾屯上寺的僧舍裏。 圖注:繪製唐卡的成敗取決於“開眼”,即眼睛、嘴唇、鼻孔等關鍵部位的繪製,這一般由大事或者修行大德來繪製。
角巴加翻譯成漢語,意思是“無敵金剛杵”,他的僧舍裏鮮花盛開,叔叔兼唐卡師傅瓊排正在侍弄院子裏的杏樹。角巴加剛從西安回來,他在法門寺畫了兩幅壁畫,一幅《千手千眼觀音》,一幅《釋迦牟尼佛》。 角巴加7歲進入吾屯上寺跟叔叔學畫,先學《度量經》,也就是唐卡的“繪製原理”。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大威德金剛、六臂瑪哈嘎拉等五六百位佛陀、菩薩、護法各有各的畫法,諸如從發際到眉間、從眉間到鼻尖、從鼻尖到嘴唇、從頸部到心口、從心口到臍眼、從臍眼到會陰……比例關係極其嚴格,畫師不得越雷池半步。繪製之前先用炭筆在畫布上打格子,用以確定比例。“32相”(顯著特征)和“80隨許”(細微特征),再到手印、法器……無一不有近乎苛刻的規定。藏傳佛教計量單位,從小到大依次為“八極微塵”、發尖、芥子、虱子、青稞粒……精細標準之下,唐卡畫師勾勒細線條時,外行隻看到走筆看不到線條,而唐卡畫師之間則有著通靈般的默契,誰水平如何一目了然,造像雙眼的瞳仁對稱度差一根發絲都能看出來。一個花瓣、一縷衣襟,畫上一整天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了。 圖注:傳統唐卡多為豎幅形式,根據市場需求,經過改個開放三十年來的發展,現在也有了如同仁縣城索太加的畫店出售的《蓮花生大師說法圖》這樣橫幅形製的唐卡作品。
角巴加小時候買不起紙,就在木板上抹上酥油,撒上一層柏葉灰,把針綁在木棍上當畫筆苦練基本功,畫一次刮一次。兩三年之後才在紙上打底稿,配顏料著色。5年後的13歲那年,角巴加才有資格用畫布了。 圖注:作為熱貢藝術之一,同仁縣吾屯雕塑佛像技藝精湛遠近聞名,由於各地修廟塑佛工程眾多,塑像的僧人和工匠大都外出施工,吾屯下寺的一座新廟裏,隻有一名僧人和他的同伴在雕塑佛像,要全部完工可能還需要幾年。
選畫布是唐卡繪製的第一道程序,畫布多采用厚實的白棉布,裁剪後繃在畫架上。逢晴天在畫布上塗一層木膠,再塗一層石膏,晾幹後用細石反複碾磨布麵,磨到光滑平整,沒有細微的洞眼為止。 接下來就可以打底稿了。打底稿的筆是樺木棍削尖燒製而成的炭筆,先按《度量經》畫好格子,再在格子裏勾勒出造像草圖。 圖注:藏區多數佛寺每年有曬佛節,屆時都像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卜楞寺這樣,巨大的佛像由上百人從寺廟裏抬出,鋪展在山坡之上供信眾瞻拜,其中多數佛像出自熱貢年都乎村的工匠之手。
著色的筆是用貓毛製成的細毛筆。傳統顏料包括金、銀、珍珠、瑪瑙、珊瑚、綠鬆石、孔雀石、朱砂等天然礦物顏料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天然植物顏料,基本顏色是紅黃藍綠白五種,能調製出幾十上百種顏色。著色之後是描金,即用金汁把造像再描一遍。用金是熱貢唐卡的重要特征之一,描金和最後的幾道工序如鋪金、磨色和開眼都會用到黃金。 圖注:熱貢年都乎村的藝人原本擅長繪製唐卡,後來卻逐漸放下畫筆製作巨幅堆繡,巨幅佛像一家一戶短時內無法完成,他們把大畫分成小塊各家各戶分別製作,然後再拼合成一幅巨型作品,據稱當地製作過的最大的佛像達37x50米。
顏料製作是唐卡藝人秘不外傳的絕技,絕技中的絕技是製作金粉。格桑說,過去畫師用金錠自己加工金粉,作坊不透光不透風,神秘感十足。現在畫師大都買南京生產的金箔,把金箔放在幹淨的碟子裏,用手指碾壓研磨,先磨成金疙瘩,再磨成粉末,整個過程需要三天。
藏語唐卡一詞有平坦、遼遠、原野、廣場的意思,也有展開、攤開的意思,另外也指皮料、皮畫;從淵源上說唐卡來自苯教傳道用的卷軸畫,詞意則可以看出畫的原料及形態。如果不求甚解,一句話就能說明唐卡的分類——手繪而成唐卡的叫“止唐”;絲綢剪裁粘貼或縫紉而成的唐卡叫“規唐”。約定俗成,現在提起“唐卡”一詞,專指手繪的“止唐”,絲綢粘貼而成的“規唐”則被稱為“堆繡”
藏語唐卡一詞有平坦、遼遠、原野、廣場的意思,也有展開、攤開的意思,另外也指皮料、皮畫;從淵源上說唐卡來自苯教傳道用的卷軸畫,詞意則可以看出畫的原料及形態。如果不求甚解,一句話就能說明唐卡的分類——手繪而成唐卡的叫“止唐”;絲綢剪裁粘貼或縫紉而成的唐卡叫“規唐”。約定俗成,現在提起“唐卡”一詞,專指手繪的“止唐”,絲綢粘貼而成的“規唐”則被稱為“堆繡”。
藏語唐卡一詞有平坦、遼遠、原野、廣場的意思,也有展開、攤開的意思,另外也指皮料、皮畫;從淵源上說唐卡來自苯教傳道用的卷軸畫,詞意則可以看出畫的原料及形態。如果不求甚解,一句話就能說明唐卡的分類——手繪而成唐卡的叫“止唐”;絲綢剪裁粘貼或縫紉而成的唐卡叫“規唐”。約定俗成,現在提起“唐卡”一詞,專指手繪的“止唐”,絲綢粘貼而成的“規唐”則被稱為“堆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