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刀為一種兩刃的長刀,較重,大約50斤。由於陌刀出現於隋朝,隋朝的1斤隻相當於現代的220克,隋朝的50斤相當於現代的22斤左右,但這仍是算相當沉重的實戰兵器了。由於冶金知識的缺乏,製造的技術粗糙,以至於早期的陌刀重達37斤或更重。
唐陌刀開始流行於唐高宗調露前後至開元十年之間。開始時使用陌刀是為了對抗突厥騎兵,後來在諸軍流行則是對付以騎兵稱雄的唐之“四夷”。盛唐時完善的節度使製度使得軍隊的裝備,訓練走向向正規化,陌刀也因此成為唐步兵的主戰兵器之一,成為常規裝備,節度使製度的設立使得諸鎮招兵買馬,建立了中大的騎兵,騎兵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又使得克製騎兵的兵器—陌刀一直流行到晚唐。
唐刀中的陌刀是做為軍隊重要的戰爭物資裝備的,並且在唐中期作為軍用器物,嚴禁民間私造和私藏,其前身是漢代少府所製斬馬劍,其功用雖說漢斬馬劍賜南匈奴也含有助其“厲武節、務戰攻”的軍事目的,但由於這種劍的鑄造工藝複雜,須兩側鍛成利刃、中間厚背,工藝較為複雜,故整個漢代基本隻停留在宮廷服務於統治階級的階段而未曾用於軍事目的。
至今考古資料未曾出土實物,宋《武經總要》總繪製的“棹刀”、“三尖兩刃刀”也許就是唐陌刀的直接繼承者。熙寧年間所用斬馬刀,即為縮小版的陌刀。日本大槍可能為唐陌刀的另一個直接繼承者,刀長通常150厘米,接柄後長度約三米(丈餘)。唐代壁畫中武士同時係掛環首刀(儀刀)與陌刀(未接柄),以儀刀100厘米,陌刀相比長出1/3,接近150厘米。
及唐之後,史籍鮮見陌刀之蹤跡。隨著宋朝統一中原以後,中國冷兵器開始了新一輪的發展,大量新式的長矛、長刀、斧鉞、神臂弩的誕生並武裝了宋軍,豪壯的陌刀成為奢侈的戰爭器材,宋朝戰爭的主要方向是同樣是北方遊牧民族,為了對付遼金的騎兵,長矛、斧鉞開始成為軍隊的主要兵器,斧鉞的大量裝備從《武經總要》和宋石雕造像中得以佐證,斧鉞的製作和使用技藝比陌刀要簡單,對付騎兵同樣有效,嶽家軍用“麻紮刀”“捉刀”“長柯斧”大破金軍“連環馬”,有效而不昂貴的兵器永遠是軍隊裝備的重要兵器,豪華的陌刀從此逐漸退出戰爭舞台,並且消失的極其徹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