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9日 星期日

你管出樣我燒造 中西合璧瓷之魅 —— 澳門博物部分館藏明清外銷瓷欣賞

你管出樣我燒造  中西合璧瓷之魅 —— 澳門博物部分館藏明清外銷瓷欣賞




澳門在明代是中國陶瓷外銷的重要中轉港。明初至中葉,朝廷實施“海禁”政策,中止民間對外貿易。歐洲的葡萄牙人于16世紀初率先到達中國沿海,利用台山上川島和澳門轉運大量瓷器,從事以陶瓷為主的商品貿易,獲利丰厚。
明萬曆青花克拉克十字花卉紋瓷盤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進入澳門,即開始以澳門為中轉基地,利用明政府准許廣東市舶司開放對外貿易的政策,開展對廣東的貿易。從萬曆六年(1578年)開始,葡萄牙獲得廣東地方政府批准,于每年春夏兩季到廣州海珠島參加為期數周的定期市場貿易,直接在廣州購買生絲、絲織品、瓷器等商品運往澳門,再轉運至日本、東南亞和歐洲各地出售。
  在1600年前后,每艘克拉克船(一種典型的西洋帆船,有三桅或四桅)運載往歐洲的瓷器多達6萬~10萬件。隨后,西班牙、荷蘭和英國等也陸續來華加入陶瓷貿易的行列1583年,在澳門居留的葡萄牙人成立澳門議事會進行。葡萄牙社區的自治管理。但葡萄牙每年需付500兩白銀予明朝政府與其后的清朝政府為地租銀。
明萬曆青花克拉克瓷盤
  1616年,卡洛告被葡萄牙政府任命為澳督,但並沒有到任。1623年,葡萄牙政府委任馬士加路也為首任澳門總督以管理在澳門的葡萄牙人。1783年4月4日葡萄牙海事暨海外部部長以葡萄牙女王名義發布《王室制誥》后,議事會逐漸失去其大部分權力,而作為葡萄牙國家代表的澳門總督的權力則不斷擴充膨脹。在1842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后,葡萄牙派代表與清朝欽差大臣耆英談判,要求豁免地租銀,並由葡萄牙軍隊駐防澳門半島。在鴉片戰爭之后,1845年11月20日,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二世單方面宣布澳門為自由港,除容許外國商船停泊進行貿易活動外,更拒絕向清政府繳納地租銀。
  1846年4月澳督亞馬留上任后,隨即推行一系列殖民統治政策。同年5月,亞馬留宣布對澳門華籍居民征收地租、人頭稅和不動產稅,把只對葡萄牙居民實行的統治權擴大到華籍居民。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葡萄牙停止向中國上繳澳門地租銀,並占領關閘。1851年至1883年間,葡萄牙先后占領了氹仔及路環多處地方,建立海島市。1887年,清政府與葡萄牙簽訂了《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條約列明中國同意葡國“永駐、管理澳門”,但未經中國同意葡萄牙永不得將澳門讓與他國。直至1999年12月20日,澳葡政府最后一任澳督韋奇立移交管理權,澳門回歸祖國。
明萬曆青花克拉克瓷碗殘件
  在澳門的多處地方,出土了不少明代晚期的外銷青花瓷器的殘片,以克拉克瓷居多,有花鳥、山水、人物等紋飾。這些文物大多珍藏于澳門博物館。此外,澳門博物館也通過政府出資征集、接受机构和個人捐贈等渠道,征集了一些較有特色的明清外銷瓷器。本文做一個簡單的選介。
  克拉克瓷
  萬曆時景德鎮外銷的青花瓷中,克拉克瓷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品種。克拉克(kraak),是葡萄牙語(caraack)“大舶”的意思。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海上截獲一艘葡萄牙商船,船上裝有大量來自中國的青花瓷器。這些青花瓷器在阿姆斯特丹拍賣后換來了巨額的利潤。因當時不清楚瓷器的產地,歐洲人把這種瓷器命名為“克拉克瓷”。克拉克瓷的生產從明代萬曆早期一直持續到清代康熙時期,在康熙時期還出現了五彩制品。其特點是以盤、碗為多,盤、碗的口沿有圓口或花瓣口,繪花瓣形、扇形、橢圓形或圓形開光,開光內繪山水、人物、花卉、花鳥、果實等圖案。這類紋飾的瓷器在福建漳州窯也有生產並出口外銷。日本、英國、德國、荷蘭、西班牙、伊朗等國均仿制過克拉克瓷器。  
明萬曆青花七頭蛇克拉克瓷大碗
  澳門博物館收藏的當地出土的克拉克瓷均為景德鎮產品,年代為明萬曆年間。克拉克瓷器中有一個非常特別的紋飾,俗稱“七頭蛇”,見于萬曆青花制品。目前所見只有几件,分別收藏于大英博物館、美國皮波迪艾塞斯博物館(Peabody Essex Museum)等處。其畫面是在盾牌形框內繪七頭蛇,其中有一男一女兩個人頭,其余為類似蛇頭。盾牌外兩側飄著的絲帶上寫著阿拉伯格言“莫與智者語奇聞”(Nothing is new to the wise)。澳門博物館收藏有一片當地出土的碎片。類似的圖案還見于澳門大三巴前面右上方的浮雕。
明萬曆青花七頭蛇紋大盤
  有學者認為,七頭蛇代表天主教教義里的七宗罪:傲慢、妒忌、暴怒、懶惰、貪婪、暴食及色欲。希腊神話中,九頭蛇的頭少則兩頭,多則百頭。七頭蛇也出現在《新約聖經·啟示錄》第十二章,被描述為紅色巨龍,七頭十角,每個頭上都帶著一副皇冠。澳門大三巴教堂浮雕七頭蛇被認為是描繪撒旦。撒旦(Satan)指《聖經》中的墮天使,或稱墮天使撒旦。他是反叛上帝耶和華的墮天使(Fallen Angels),曾經是上帝座前的六翼天使之一,負責在人間放置誘惑,后來他墮落成為魔鬼,被看作與光明力量相對的邪惡、黑暗之源。瓷器上的紋飾只是浮雕的變形體,並非直接復制,所以可能是教堂委托訂制或者捐贈人訂制。這種圖案的瓷器並不多見,雖然目前還不能明确地解讀其含義,但它明顯帶有宗教色彩,顯然應是訂制之物。
上:青花七頭蛇紋瓷片
下:西方版畫中新約《聖經·啟示錄》的插圖
南京式樣
  青花柳亭紋瓷器可以說是17~18世紀最受西方人歡迎的中國紋樣的瓷器之一,有盤、瓶、壺、杯,等等。紋飾圖案由遠山近水、亭台樓閣、柳樹、人物等元素构成,西方學者稱之為“南京式樣”。歐洲人不僅大量仿燒這種紋飾的瓷器,還為這種畫面編撰了一個非常浪漫動人的愛情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地主陶林,居住在柳樹環繞的樓閣里,他有一個美麗的女兒叫康茜,並且已經許配給了一個年老卻富有的商人。可是康茜卻愛上了父親的一個工人——常。由于他們的愛情遭到陶林的反對,于是他們私奔到了一個小島。當陶林找到他們並要抓他們回去時,他們的愛情感動了上蒼,老天把他們變成一對小鳥,從此可以自由自在地飛翔。澳門博物館收藏有這種紋飾的盤、茶壺等。
清乾隆景德鎮窯青花山水樓閣紋把壺
清乾隆景德鎮窯青花山水紋船形盛醬器
清乾隆景德鎮窯青花山水紋折腰盤
耶穌會標志瓷器
  耶穌會(拉丁語SocietasIesu,簡寫為S.J.或S.I.)是天主教的主要男修會之一,1534年8月15日由依納爵·羅耀拉(西班牙語Ignacio de Loyola與聖方濟·沙勿略(西班牙語San Francisco Javier)、伯鐸·法伯爾等人為反對當時基督新教的宗教改革在巴黎成立。其格言是“愈顯主榮”(拉丁語Ad Majorem Dei Gloriam),這句話往往被縮寫為“AMDG”,其宗旨是絕對效忠天主教會和教宗,降服一切“异端”,反對新教改革。耶穌會最主要的任務是教育與傳教,在歐洲興辦許多大學,培養出的學生除了耶穌會人才外,也活躍于政界與知識分子階層。耶穌會會徽上的IHS,是耶穌的希腊文寫法(ΙΗΣΟΥΣ)的前3個字母(Σ的寫法在往后漸漸演變成S)。陰謀論者則認為那是三位埃及神伊西絲(Isis)、荷魯斯(Horus)、瑟布(Seb)名字英文頭一個字母的組合,宣稱這是耶穌會及天主教崇拜非基督信仰神祇的証据。圖案中的三根釘子則旨在紀念被三根釘子釘死的耶穌。
清景德鎮窯粉彩耶穌會章紋瓶
  耶穌會在明清時期與中國有著比較密切的關系。
  聖方濟·沙勿略是西班牙籍天主教傳教士,也是耶穌會創始人之一,他首先將天主教信仰傳播到亞洲的馬六甲和日本。天主教會稱之為“曆史上最偉大的傳教士”,是“傳教士的主保”。沙勿略為中國、日本,以及果阿、澳門兩個教區之主保(即守護聖者。“主保聖人”是部分基督教徒對聖人的稱呼)。沙勿略發現,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很深,于是決心盡早訪問中國。但當時外國傳教士要進入中國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1552年他組織了一個赴中國的葡萄牙使團,欲參見明朝皇帝。但5月底使團在馬六甲被長官亞戴德(Alv.d,'Ataide)扣留。于是他決心獨自前往中國。1552年8月底,他把廣東台山上川島作為基地,計划偷渡入境。但是,答應幫助他偷渡的中國商人反悔,遲遲不來。12月3日晨,沙勿略因瘧疾病逝于島上,年僅46歲。同年,利瑪竇誕生。30年后的1583年,作為耶穌會傳教士的利瑪竇登陸廣東,在中國南方輾轉度過18年后,終于在1601年進入北京。爾后10年,利瑪竇以其精湛的數學和天文知識,和對中國經典的通曉,在中國的知識分子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這個模式也被其他許多相繼來華的耶穌會士采用。
清景德鎮窯粉彩開光人物花蝶紋罐
  清初順治、康熙皇帝繼續重用西方傳教士,全國信徒達27萬人。雍正皇帝則與前兩任皇帝不同,開始在全國查禁天主教,但在宮廷里仍留用一批耶穌會士,擔任御前學者和藝朮家,如意大利籍畫家郎世寧(Brother Giuseppe Castiglione S.J.)等。1773年7月,教廷宣布解散耶穌會。從明末到清初,耶穌會總共有472位會士在中國服務了190年。1814年,耶穌會被教皇庇護七世重新恢復,此后不斷有耶穌會士來華傳教和興辦教育,直至新中國成立。
清景德鎮窯青花耶穌會章紋蓋罐
清景德鎮窯青花花卉紋耶穌會罐及底款
  澳門博物館收藏的几件耶穌會標志瓷器包括有青花罐和粉彩罐、瓶等,均為清代制品,由博物館出資購藏。這几件器物都在背面繪耶穌會標志,正面紋飾則各不相同。其中粉彩瓶繪的是祥云天使圖,其余空白處滿繪傳統中國式花鳥紋。粉彩罐正面開光內繪《聖經》牧羊人故事,四周繪花蝶紋。青花罐的主題紋飾有繪荷花、聖經故事等。這類瓷器紋飾呈現出明顯的中西合璧特征,應為當時的教堂或神職人員訂制,用于教堂擺設或使用。它們在國內其他地方和國外都很少見,美國皮波迪艾塞斯博物館(PEM)收藏有一件此類瓷器的凈水碗。    
清景德鎮窯青花人物耶穌會罐
清景德鎮青花耶穌會徽聖水碗
  耶穌會標志的正确寫法是“IHS”。但我們看到有些瓷器上寫的是“JHS”,或為工匠繪制時的失誤所致。     
  Fitzhugh(菲次休)式樣
  以4組或6組、8組中國傳統花卉如牡丹、芍葯等組成,下面繪絲帶連接八寶,這種紋飾俗稱“八寶花”。由于英國東印度公司常駐廣州管理會主任Fitzhugh(菲次休)經常訂做這種紋飾的瓷器,故西方學者稱這種瓷器為菲次休(Fitzhugh)瓷。其器型以盤子居多,還有茶具、餐具中的湯盅等。景德鎮和廣州所產彩瓷均有出產。景德鎮除了青花外,還有青花加描金、胭脂紅、墨彩等品種,廣彩中有麻色或麻色加描金、綠彩、干大紅、黃彩等多種顏色。這種紋飾于18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盛行,並延續至19世紀。此類瓷器在18世紀后期興起時大量銷往歐洲,19世紀后主要銷往美國。銷往歐洲的圖案,中心多繪花卉、風景、紋章等,銷往美國的多繪美國的標志性圖案——鷹。澳門博物館收藏的這件為清代道光朝制品,是西餐中用于盛主菜的大盤。
清道光景德鎮窯青花橢圓形盤
廣彩瓷器
  廣彩是清代出現的一個專為外銷而生產的瓷器品種,它在制作上融合了五彩、粉彩的技法,並融入西洋油畫和版畫的表現手法。當時為適應外銷的需要,將景德鎮所燒素瓷坯運到廣州后,根据外商的需求加以彩繪,再經700~750℃烘烤而成。因此,廣彩的紋飾在保留中國傳統特色的同時,更多地模仿西方的藝朮形式,以濃烈的色彩和彎曲妙曼的線條迎合當時西方人的審美情趣,不少作品體現出濃厚的洛可可藝朮風格。圖案紋飾有花鳥、人物、紋章、山水和風景庭院等等。廣彩瓷器的發展主要得益于廣州作為對外貿易港口的得天獨厚的條件。18~19世紀,廣彩瓷器遠銷歐美和亞非各地,備受賞識及追崇。
清同治廣彩紋章花瓶及底款
清嘉慶、道光廣彩紋章花瓶及底款
  澳門博物館收藏的廣彩瓷器中,比較特別的是兩件帶有澳門總督府紋章的器物。一件是同治時期的廣彩人物花鳥紋雙獅耳大瓶,殘高97厘米,原來的花瓣形撇口因殘破已被磨去。另一件為嘉慶道光時期的人物花鳥紋潘趣碗(punch bowl),口徑41厘米,內外均繪八開光,開光內相間隔繪人物和花鳥紋。這類大碗歐洲人用于調制果酒,當時曾大量從景德鎮和廣州訂制。這兩件器物在顯要位置均繪有澳門總督府紋章,紋章由皇冠、葡萄牙國徽、飄帶組成,飄帶上用墨彩書寫葡萄牙文“澳門總督府”。器物底部用墨書“澳門總督衙門”楷書。据澳門博物館的同行介紹,這兩件文物原來一直保存在澳督府,在澳門回歸祖國后,由政府部門移交給澳門博物館收藏。
(本文選自2014年12期《收藏》雜志) 
(聲明:同類公眾微信轉載本部所有文章,請自行更換標題,不許侵權照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