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9日 星期三

朝珠的意義



彰顯清朝輝煌盛世之瑰寶--清十八世紀禦製東珠朝珠,以滿清皇族祖地東三省流域的珍貴淡水珍珠串連而成,代表著至上皇權,只有皇帝、皇后及皇太后方能佩戴。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清《雍正朝服像》畫中,雍正皇帝佩戴的朝珠與現拍品幾近雷同,二者極有可能為同一朝珠,實為曠世珍品。此串朝珠極度貴重,由其所用潔白無暇、渾圓碩大的東珠可見一斑,東珠是皇室專用製作朝服配飾的寶石中,最為珍貴之一種。本次拍賣推出之朝珠,採用潔白無暇、渾圓碩大的東珠精製而成,其尊貴珍罕程度可見一斑,朝珠的串製的格式及顆珠均有著嚴格規定,朝珠由108顆珠貫穿而成,每隔27顆珠間穿入一顆顔色、質料相異的大珠四,稱爲「佛頭」。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雍正朝服像》畫中,雍正皇帝佩戴著一串與現拍品極爲近似的東珠朝珠。一般而言,朝珠選材自多種珍貴寶石串製而成,但東珠朝珠作例在諸多重要博物館及私人收藏中,卻極爲罕見,而這類十八世紀清宮禦製東珠朝珠,除北京故宮博物院未見曾有發表外,亦更是首度在拍賣市場上亮相,珍罕至極。朝珠爲清代重大典禮活動的朝服配飾,以東珠製作的朝珠和朝服只有皇帝本人及其皇室成員允許佩掛穿戴。皇帝的個人佩戴規格記載詳備,皇帝通常擁有四串顔色各異的朝珠,以配襯多樣服飾出席不同儀式祭典。

拍賣結果尚不知曉,但這是目前所見社會的最好的皇帝朝珠,非常完美,相信必然會是天價。
皇帝的朝冠有冬夏之分,是皇帝在朝會、祭祀時戴的禮帽。冬朝冠面為熏貂和黑狐,夏朝冠面為玉草。無論冬夏朝冠皆帽簷上仰,覆以珠穗,正中飾三層金頂,每層間飾以一等大東珠一顆,環繞金頂周圍,飾以四條金龍,龍的頭上、脊背各鑲嵌一顆一等大東珠,四龍口中各銜一顆大東珠,帽後飾一等東珠七顆,皇帝的朝冠上共飾有二十二顆大東珠。

皇后、皇太后朝冠亦以一、二、三等東珠為主要飾物。完頂為三隻重疊的金鳳,鳳間飾三顆一等大東珠,每隻金鳳的頭部、翅膀各飾二等東珠三顆、三等東珠一顆, 金鳳的尾部各飾小珍珠十六顆,三隻金鳳的口中各銜三等東珠一顆。朝冠的簷部綴七隻金鳳,每隻金鳳各飾二等東珠九顆、小珍珠二十一顆,貓眼石一顆。冠后部飾金金一隻,貓眼石一顆,小珍珠十六顆。金尾垂珍珠橫二排豎五行共三百零二顆四等東珠。

東珠除在朝冠上作主要禮儀飾物外,還用於清代皇帝、皇后、皇太后穿禮服時戴在頸部、垂在胸前的佩飾——朝珠。清代《大清會典》記載,皇帝、皇后、皇太后、 皇貴妃及妃嬪以至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官員皆可穿朝服、戴朝珠。但根據等級身份不同,朝珠的質地亦不相同。只有皇帝、皇后、皇太后才能佩戴東珠朝珠,東珠朝珠由108顆東珠串成,每27顆東珠又用4粒紅珊瑚結珠等距間隔出上、下、左、右四部分,其上部​​結珠呈葫蘆形稱“佛頭”。佩戴朝珠時,佛頭垂於背後, 並用黃絛帶連接一組玉飾,稱作“背雲”。朝珠垂在胸前的左右紅珊瑚結珠處,分別飾一串和二串綠松石珠串,稱為“紀念”。朝珠的構成,有著深刻的含義。108顆東珠代表一年十二個月,四個紅珊瑚結珠象徵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下垂於背後的佛頭、背雲,寓意“一元復始”,三串綠松石紀念表示一月中的上、 中、下三個旬期。皇帝穿朝服時戴一盤東珠外,還在兩肩斜持兩盤紅珊瑚結珠,以示身份特殊。作為天地與人間紐帶的東珠朝珠,為皇帝、皇后、皇太后所專用,體現了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帝后的尊貴形象。
朝珠原是佛教數珠的發展,清代皇帝祖先信奉佛教,梵文稱滿洲為“曼殊”的轉音,佛教徒對清朝皇帝有“曼殊師利”大皇帝之稱,“曼殊師利”就是文殊菩薩。因此,清代冠服配飾中的朝珠也和佛教數珠有淵源。按清代冠服制度,君臣、命婦凡穿朝服或吉服必於胸前掛朝珠。朝珠由108粒珠貫穿而成,每隔27粒穿入1粒材質不同的大珠,稱為“佛頭”,與垂於胸前正中的1粒佛頭相對的1粒大珠為“佛頭塔”,由佛頭塔綴黃絛,中穿背雲,末端墜一葫蘆形佛嘴。背雲和佛嘴垂於背後。在佛頭塔兩側綴有三串小珠,每串有小珠十粒,名為紀念(或稱之為“三台”,當時稱尚書為中台、御史為憲台、謁者即言官為外台。又一說天子有三台,即觀天象的靈臺、觀四時施化的時台、觀鳥獸魚龜的囿台。寓意聖明高貴)。一側綴兩串,另一側綴一串,兩串者男在左,女在右。朝珠的質料以產於松花江的東珠為最貴重,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才能戴。此外有翡翠、瑪瑙、紅藍寶石、水晶、白玉、綠玉、青金石、珊瑚、綠松石、蜜珀菩提、黃碧璽石、伽南香、白檀、催生石、金剛子、崇珠克石等。貫​​朝珠的線條,皇帝用明黃絛,而下為金黃絛、石青絛。
其定制:
皇帝朝珠用東珠,祀天以青金石為飾,祀地用蜜珀珠,朝日用珊瑚珠,夕月用綠松石珠,均明黃絛。
皇后、皇太后朝服朝珠三盤、東珠一、珊瑚二,吉服朝珠一盤,均明黃絛。
皇貴妃、貴妃、妃朝服朝珠三盤、蜜珀一、珊瑚二,吉服朝珠一盤,明黃絛。
嬪朝服朝珠三盤、珊瑚一、蜜珀二,吉服朝珠一盤,金黃絛。
皇子、親王、親王世子、郡王,朝珠不得用東珠,餘隨所用,金黃絛。
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朝珠,不得用東珠,餘隨所用,石青絛。
公、侯、伯、子、男朝珠,珊瑚、青金石、綠松石、蜜珀隨所用,石青絛。
皇子福晉朝服朝珠三盤,珊瑚一、蜜珀二,吉服朝珠一盤,金黃絛。親王福晉、世子福晉、郡王福晉均同。貝勒夫人、貝子夫人、鎮國公夫人、輔國公夫人石青絛。

公、侯、伯夫人朝服朝珠三盤,吉服朝珠一盤,珊瑚、青金石、蜜珀、綠松石隨所用,石青絛。
品官文五品、武四品以上,命婦五品以上,及京堂翰詹、科道、侍衛均可用朝珠,以雜寶及諸香為之。禮部主事,太常寺博士、典簿、讀祝官、贊禮郎,鴻臚寺鳴贊,光祿寺署正、署丞、典簿,國子監監丞、博士、助教、學正、學錄,在廟壇執事及殿廷侍儀時準用,平時及在公署則不許用。內廷行走人員不分品級均可用。這種制度到後期逐漸放鬆,晚清時連捐納為科中書(從七品)者也掛朝珠。

朝珠除由皇帝賞賜之外,也可由自己到珠寶店購買,較高貴的一盤朝珠價值千金,珍貴者價值連城。
清代的僧尼和佛門信徒所用的念珠(數珠),也有108粒的,稱為“百八牟尼珠”。當時佛寺每天朝暮都要撞鐘108響,稱為“醒百八煩惱”。京城內的鐘樓及紫禁城神武門樓上的鐘,每日早晚也擊鐘108下,是按12個月,24氣、72候為1週年的說法,總數為108而定的。這與朝珠每盤為108粒,也有文化內涵的聯繫。不過念珠多用香木或瑪瑙、玉石製作。也有18粒、27粒、54粒數種,是念佛計算誦讀次數的工具,後因材質、色澤、雕工等精美而成一般人把玩珍藏之物,由18粒珠串成的,稱為“手串”或“十八子”。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品中,有椰子嵌銀絲梵文數珠、嘎巴拉嵌金銀珠寶數珠、金泊數珠、翠玉數珠、硨磲珊瑚數珠、雕橄欖核鏤空八仙手串、伽楠水手串、伽楠木嵌金、珠團壽手串、黃碧璽手串、珊瑚間翠玉手串、紅寶石手串、青金石手串、粉碧璽手串等珍貴的文物,是清代手串的代表性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