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

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

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 

    所謂顯微鑒定就是用顯微設備來觀察陶瓷釉面的老化程度,從而對瓷器進行真偽鑒別。顯微鑒別法以氣泡鑒別為主,還包括痕跡鑒別,開片鑒別,侵蝕鑒別等。顯微鑒別的原理是:古陶瓷經曆了几百年甚至數千年的曆史,無論是在土中、水中還是傳世(空氣中),其釉面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老化,這種老化現象一定會反映在釉面的某些特征中,用顯微技朮觀察和了解這些特征,就可以對器物進行真偽鑒別了。顯微鑒別的時代背景,以前,顯微技朮不夠普及,除了實驗室外,一般人無法用顯微設備對古瓷器進行鑒別。隨著科技的進步,目前市場上手持式便攜顯微鏡已經可以達到100-200倍了,完全可以達到古陶瓷顯微鑒別的初步要求了。加之,傳統的經驗、眼力鑒別法受到越來越大的局限,新的科學鑒別法市場呼之欲出。所以,顯微鑒別的技朮設備和市場需求都已經成熟了,顯微鑒別用于實際鑒別在技朮上和設備上都已經沒有任何障礙了。
一,顯微視界下的奇觀
我們先來看几張在180倍顯微鏡下,青瓷釉面的顯微圖片(圖片做了色彩處理)。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一)后學無遮的文章


水滴落花圖。看看這圖片中的氣泡狀態,像不像一顆顆水珠落到水面濺起的水花?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一)后學無遮的文章


淺灘流水圖。這個釉面和氣泡狀態,像不像在一片山澗淺灘或河床淺灘上的潺潺流水?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一)后學無遮的文章

都市街道圖。這個釉面和氣泡現象,看上去像不像城市街道的交通地圖?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一)后學無遮的文章

晶花包珠圖。這個釉面和氣泡現象,像不像一些礦物質的結晶花包裹著一顆顆珍珠?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一)后學無遮的文章

眾星捧月圖。這個說是眾星捧月似乎還不很形象,更像是眾小星(fans)捧大明星。
    如果不看到這些圖片,人們會想到在那看似平平滑滑的青瓷釉面下,會有這樣丰富的內容?奇异的現象嗎?這些現象是怎樣出現的?是配方的緣故?工藝的緣故?還是歲月的緣故?這些不同的顯微形態對我們鑒別瓷器的真偽有幫助嗎?有多大幫助?我們不妨往下繼續看看。

二,類似釉面的不同顯微視界
    在當今古玩界,許多業內行家高手對所謂的顯微鑒別法、氣泡鑒別法是不屑一顧和鄙視的,他們甚至將熱衷于研究探討這類新的鑒別方法的人們,視為不走正道之輩或走入誤區之流。因為在他們看來,不同釉面的區別是一眼可見的,還用得著去看它的氣泡嗎?殊不知,隨著現代科技的發達,造假技朮的進步,一些高仿瓷器已經越來越逼近人們肉眼能分辨的极限值。無論是高手還是專家,在許多高仿古董面前,失眼打眼的現象時有發生,這就充分說明了傳統眼力鑒別法的局限性。再說,近似的釉面,高手可能确實可以一眼看出他們的不同,但是究竟是怎樣的不同?他們是說不明道不白的,這就很難有效的指導后來的學習者。可是,如果我們利用現代顯微技朮,即使是一個新手,也能夠很容易的分辨出近似釉面的不同之處。不僅如此,而且可以用圖文表達出這種不同,這就很好普及和推廣了。下面我們通過一些實例來加以說明。
1,四片看似相同的越窯青瓷殘片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二)后學無遮的文章


    大家看看,這是四片看上去很相近的越窯青瓷殘片,如果不是放在一起比較,單獨看的話,許多人都不會認為他們會有什麼區別。即便是高手可以清楚的區分它們,可也說不出他們的不同究竟在那里?那麼我們看看它們的釉面顯微圖是不是也看不出區別?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二)后學無遮的文章


yue0001顯微圖。釉面有無數岩石紋,氣泡不大,而且大多被氧化了。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二)后學無遮的文章


yue0002顯微圖。氣泡密集、層次丰富,大部分沒有被氧化,也有部分明顯氧化的氣泡。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二)后學無遮的文章


yue0003顯微圖。氣泡比01多,但仍比02少,也有氧化氣泡,但氧化的的形態與前二者都有區別。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二)后學無遮的文章


yue0004顯微圖。釉面也有了紋路,但是與001的紋路完全不同,其他方面與前三者也都有區別。
    這麼樣四片肉眼看上去几乎沒多大區別的青瓷片,在顯微技朮下竟然出現了這麼清清楚楚的不同。而且這些殘片都同屬越窯青瓷,出自同一個地區,使用的同等放大倍率。這能說明什麼呢?
第一,   說明我們肉眼能觀察到的現象,與顯微技朮觀察到的現象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層次。我們肉眼區別不了的東西,在顯微技朮下可以很容易的區別開來。
第二,   肉眼下看似相近的釉面,可能存在著配方、工藝、環境和時間方面的種種區別,因此才會在顯微技朮下出現種種的不同。
第三,   如果我們能夠將顯微技朮下釉面的種種特征,與釉面配方、燒造工藝、地區環境以及歲月風化方面挂起鉤來,那麼毫無疑問,可以在藏品的真偽鑒別方面起到重要的補充和輔助作用。
    确實能起到這樣的作用嗎?我們用事實來說話吧。
 
2,兩個看似差不多的唐青釉水注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二)后學無遮的文章


    這兩個唐青釉蓆篾紋水柱,看形制差不多,看釉色一個偏青一個偏黃。如果單獨看,在行家眼里,它們的區別是明顯的,但在新手眼里,可能看不出它們有什麼本質的區別。這兩個里面有一個是真品、另一個是仿品,別看現在放在一起比較時,似乎誰都能看出真假,可如果是單獨看其中一件,情況就不同了。不信,大家可以去網上看看,里面這件如此開門的真品,在我的開門系列中發布后,仍然有不少人看它是贗品!這說明,憑肉眼,人們對真品與仿品的區別並不那麼清晰!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用顯微鑒別的方法,能不能找出他們之間的一些更為清晰的區別。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二)后學無遮的文章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二)后學無遮的文章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二)后學無遮的文章


這三張都是右邊顏色偏黃水注的釉面顯微圖。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二)后學無遮的文章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二)后學無遮的文章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二)后學無遮的文章


這三張都是左邊顏色偏青水注的釉面顯微圖。
    其實,不用我做什麼解釋,只要用心比較一下這兩組照片,真偽自明。為了不讓大家看的太累,我就簡要解釋一下。前一組圖片中的氣泡土沁是均勻一致的,都是黃土色,几乎看不到活氣泡。開片痕兩邊的氧化狀態也很均勻,整整齊齊的。后一組圖片中的情況正好相反。氣泡的土沁有黃有白有黑,還有深淺變化,活氣泡也不少。開片痕兩邊的氧化狀態有寬有窄,有深有淺,非常自然。這里面可以看到的區別還有很多,我就不在這里一一說明,大家可以自己去比較。
    以上這些區別,我想任何人都能清晰的區別開來。造成這種區別的道理也很簡單,前一組是仿品,它是用酸性泥土腐蝕釉面造成的土沁和開片沁,所以沁色千篇一律,所有氣泡几乎格殺無論;后一組乃真品,它是歲月自然氧化造成的土沁和開片沁,沁色當然千變萬化,深淺不一,氣泡也有氧化和沒被氧化的現象。
    需要特別聲明的是:顯微鑒別也是一門系統工程,不是簡單的憑某些現象就可以斷真斷假的。以上分析僅僅針對這兩件特定出器物,千萬不要簡單的推而廣之,以免自誤。顯微鑒別法的一些簡單的實用特征,我會在適當時候作一些批露,供大家參考。
    此外,顯微鑒別法是一門全新的鑒別學問,一旦開發成熟,對未來整個收藏界的健康發展都有著极其重要的意義,這項工程絕非某一人可以完成的。而我自知無論是精力、知識、學曆和資曆,都無法胜任這一浩瀚工程之執牛耳者,唯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呼吁,能引起業內有才有德專家的重視,出面振臂一呼,集眾人之力共襄此善舉!

2,顯微鑒別法的實際應用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四)后學無遮的文章


      這是我在品賞系列中發布的第一件結繩紋青瓷罐,許多高手、行家都認為是贗品,新仿的。而我呢,雖然沒有直接去反駁他們,但心里認為,這次他們可能都走眼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在這個青瓷罐的釉面找到了像 “蜘蛛絲網”、“高速公路”、“香腸曲線”這樣一些清清楚楚的鑒別因子。上一節的“蜘蛛絲網”、“高速公路”顯微圖片就都是從它上面獲得的。
      那麼,仿品是不是真的不可能具備這樣的特征呢?我們再來看看几件類似青瓷仿品、以及它們的釉面顯微圖吧。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四)后學無遮的文章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四)后學無遮的文章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四)后學無遮的文章




后面兩圖就是上面那個早期青釉罐的顯微形態,各個部分几乎都是如此。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四)后學無遮的文章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四)后學無遮的文章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四)后學無遮的文章




這個青釉騎馬俑的釉面顯微形態,也顯得比較平淡。
      看了這個例子和前面唐青瓷水注的例子,大家可能已經看出了一些端倪,那就是真品的釉面變化比仿品要丰富得多、復雜得多。其中的神奇景觀,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力。而且有些特征可能只在某一類瓷器上體現,這絕對是任何仿品也不可能窮盡的,這也就是我們研究顯微鑒別法的現實意義所在。
      不過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並不是釉面簡單的就一定是仿品,釉面顯微結构簡單的真品也是大量存在的,也就是說,還有大量的真品不具備顯微鑒別特征。所以,在現階段,顯微鑒別法只能幫助你更有把握的去鑒別某些具備顯微鑒別特征的真品,而無法去鑒別仿品,也無法去鑒別不具備顯微鑒別特征的真品。這也是顯微鑒別法現階段的局限性,但是我們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研究的深入,這方面的局限會逐漸減小,顯微鑒別法的應用范圍也會越來越廣。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你的罐子釉面有了仿品不可能實現的“鑒別因子”特征,為什麼你還說那些看新的人只是可能走眼?這就是我要進一步給大家解釋的問題了。我現在使用的這些特征,僅僅只是“鑒別因子”。什麼叫“鑒別因子”呢?就是你自己或者其他人總結出來,還沒有經過眾人實踐驗証的真品鑒別特征。這種“鑒別因子”既然沒有通過大家的實踐驗証,就完全有可能出差錯。所以,如果萬一大家在實踐驗証中,發現仿品其實也可以具備這些特征,他們看新就是對的。
      如果大家通過實踐驗証,証明仿品中确實找不到這些現象。那麼,一段時間之后,這種鑒別因子就可以升級為“准鑒別依据”了。而“准鑒別依据”對鑒別的指導意義,顯然比“鑒別因子”更可靠一些。為什麼經過實踐驗証后不直接成為“鑒別依据”而是“准鑒別依据”呢?因為“准鑒別依据”還要經過專家學者的研究,分析、尋找出他們的准确成因,而且要說明仿品為何實現不了,在理論上有了依据,才能最終成為“鑒別依据”。一旦有了“鑒別依据”,顯微鑒別法就可以直接成為一個獨立的鑒別學科了,那時候,可能只要在某件瓷器上找到“鑒別依据”,那就是“大開門”的東西了。在這之前,它恐怕還只能是傳統鑒別法的補充和驗証。

再舉一個實際應用例子。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五)后學無遮的文章


      這是我几個月前購買的一件長沙窯褐彩執壺。大家都知道,這樣的執壺都是唐代的產品,能完整保存下來非常不容易。所以,一件長沙窯的完整執壺很難求,因此价格不低。可是這件執壺不僅連皮都沒磕坏一點,除了彩褪了色,釉面連一點腐蝕都看不到,光洁無暇。釉面不見老氣、底足也沒有風化痕跡,一千多年的東西,几乎不可思議!而我對長沙窯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其釉面特征、胎足特征都知道的非常有限,基本沒有對它的鑒別能力,加之買來的价格也不高,怎麼看都不放心。
      購買回來后我也曾用便攜式顯微鏡(100倍)做了一些觀察,感覺釉面特色不明顯,比較平淡,因此更加重了對它的怀疑,將它歸類為仿品可能性在60%以上“待考品”。上周我在研究這些類似釉面時,突然發現它的釉面上似乎有些像“碳渣氣泡”的東西。心頭一亮,趕快找來固定顯微設備(180),看看能否找到真正的“碳渣氣泡”。下面就是尋找的過程。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五)后學無遮的文章


      這是在壺的下腹部尋找到的第一張圖,並不理想,“碳渣氣泡”現象不明顯。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五)后學無遮的文章


      繼續往上腹部尋找,這個的釉面氣泡形態有些像“碳渣氣泡”了,但還不能說明問題。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五)后學無遮的文章


      再向頸部找找看,好!有了實質性的突破!這個氣泡可以說基本符合“碳渣氣泡”的特征了!僅僅這一個地方還沒有說服力呀,看看頸部其他部位還有沒有這樣的形態?結果發現頸部的釉面形態几乎都是這樣的類型。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五)后學無遮的文章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五)后學無遮的文章


      根据顯微鑒別學的原理,同一件瓷器在不同部位釉面表現形態越復雜,真品的可能性越大。這件執壺雖然釉面表現形態比較單一,不夠丰富,但是腹部與頸部是有明顯差异的。最主要的是,在釉面顯微結构中,不僅發現了“碳渣氣泡”,而且還發現了難度更高的未破泡 “碳渣氣泡”。因此,真品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再綜合看其彩色的退色現象比較自然,器型方面也沒有大的問題。于是,我就將這件由原本仿品可能性占60%以上的“待考品”,轉為真品可能性在90%以上的“真品”了。顯微鑒別法的實際應用,由此可見一斑。
      盡管如此,在這里我想特別提示對顯微鑒別法感興趣的朋友:在目前只能利用“鑒別因子”的階段,這樣的鑒別最好自己掌握就行了,不要輕易拿出來作為真品的証据。不是別的,主要是怕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借机做文章,在顯微鑒別法還未成熟時就將它扼殺在搖籃里了。你的“鑒別因子”不是還沒有經過大量的實踐檢驗嗎?你以此証明你的東西是真的,他如果找出一件仿品也具有這種特征,立即他就可以到處宣布:所謂的顯微鑒別法完全是偽科學!是忽悠人的!因為他有事實証明!因此,現階段我們會選擇几個相對有把握的“鑒別因子”大家到實踐中去檢驗,自己掌握,在圈子內交流。等到“鑒別因子”成為“准鑒別依据”后,我們就可以在公開場合使用這種鑒別技朮來說明問題了!還望各位對此給與理解和支持!
      下一節我們談談“如何尋找和識別鑒別因子”。

3,如何尋找和識別鑒別因子       殘片是尋找“鑒別因子”最方便的渠道,其次是真品整器,同時,還離不開大量的仿品。我一般都是先觀察這類瓷器的仿品,看看仿品中有沒有什麼特別的釉面特征?如果沒有,再去觀察瓷片和真品釉面,首先尋找那些看起來很特別、很有規律性的特征,然后再尋找這些瓷片或真品共有的特征。這個工作比較簡單,自己慢慢嘗試一段時間就有體會了。看看下面這几張圖。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六)后學無遮的文章


      在這張圖片中,一些像蓖麻子一樣的結晶體隨處可見,它們是什麼?有沒有普遍性?我們繼續在其他地方看看。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六)后學無遮的文章


      其他釉面也到處都是,顯然是非常有規律的特征。它們能夠成為鑒別因子嗎?那麼就找來其他釉面相類似的仿品看看,如果仿品釉面沒有這種特征,那麼就可以認為他們是一種新的“鑒別因子”了。所以尋找鑒別因子並不復雜。麻煩的是一大堆鑒別特征都找出來了,有的相互之間非常相似,究竟哪些應該歸類?那些應該分開?那些可以作為鑒別因子?那些還不能?
      尤其是“鑒別因子”的准确辨別,往往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就以“蜘蛛絲網”來說吧?與它類似的絲網很多,非常容易混淆。看到過蜘蛛網的朋友都清楚,在蜘蛛網里條形狀網格是非常關鍵的特征,沒有明顯、整齊的條形狀,而僅僅是格子狀,那還不是“蜘蛛絲網”。請看下面的圖示。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六)后學無遮的文章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六)后學無遮的文章


      這些都還不是“蜘蛛絲網”,“蜘蛛絲網”一定是清晰的,像蜘蛛網那樣成條形的網格,這兩點都非常重要。
      “高速公路”也是屬于比較特殊的“鑒別因子”,它只會在有開片紋的瓷器上出現。而且要注意與以下形態相區別: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六)后學無遮的文章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六)后學無遮的文章


      這些顯然都不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一定是蒙在開片紋上的一種半透明霧狀晶體,當然也可能是一種釉面氧化形態,可氧化是在開片紋兩側的表層發生。而上面圖中的氧化是發生在釉與胎之間,是在釉的內層發生。在開片紋兩側釉內層發生的氧化,仿品中已多見了,所以要特別留心區別。
      目前最普遍應用的是“碳渣氣泡”,即好辨認,應用又廣,而且在各種釉面上都有可能出現。但要注意,“碳渣氣泡”除了顏色像碳渣那樣復雜以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碳渣”是填充在氣泡中的。以下這類情況都不屬于“碳渣氣泡”。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六)后學無遮的文章

[轉載]古陶瓷的顯微鑒定法(六)后學無遮的文章


      前一圖是氧化氣泡上有點土沁,后一圖是純粹的氣泡土沁。炭渣氣泡的色彩像炭渣,而不是黃土。
      好了,先介紹這麼三個有特色的“鑒別因子”,大家有興趣的不妨試試。能找到這類因子可以將整器和顯微照片發上來大家一起交流。就發到這個帖子中無妨。如果有條件,最好能使用愛國者數碼觀測王GE-5,這樣交流起來不容易出現偏差。
      總結一下:在一件瓷器中,出現的鑒別因子越多,這件瓷器的真實性無疑就越高。在一件瓷器中,即使出現的不是明顯的鑒別因子,但各種奇特的特征越多,真的可能性也越大。在一件瓷器中,越是在不同部位出現不同的鑒別因子或奇特特征,真的可能性也越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