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官位字畫”深度被套投資藏家損失慘重—— 書畫投資如何才能抵禦藝術市場“寒流”


(摘要:2014年秋拍,嘉德、保利等幾大拍賣公司的成交數據幾近腰斬。很多字畫收藏家現在明顯“玩不動”了,特別是“反腐利劍”對“雅賄”市場的釜底抽薪,都令這種盈利方式無以為繼。在這個慘淡的冬天裡,近年來高價囤積某些美協和畫院領導作品的投資者,賬面損失最為慘重。字畫市場被官位字畫深度套牢,渴望字畫市場2015年翻槃無望。)
2015年伊始,藝術品​​市場“寒氣襲人”:幾大拍賣行2014年的成交數據繼春拍之後連續下降,藝術品市場的縮量趨勢在持續了三年之後仍無“翻盤”之意;有“中國書畫第一鄉”的青州藝術品市場正遭遇“斷崖式崩盤”的傳聞也甚囂塵上。而在廣東,有不少幾年前靠“短線炒作”賺得盆滿缽滿的“行家們”,不無苦惱地發現他們高價買進的藝術品再也難以出手……
而在很多專業人士看來,這既是一個漫長的冬天,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冬天。當所有的浮華漸漸褪去,彰顯的或是藝術品市場向更加健康方向發展的巨大機會。而在這種機會面前,“短線炒作”的手段越來越難以行得通,收藏者的收藏理念也必須向更加符合藝術品市場規律的“精品為王、長線是金”的方向發生轉變。

1 冷,囤積“應酬之作”損失慘重
2014年秋拍,藝術品市場仍在持續降溫:中國嘉德以17.06億元總成交收槌,環比2014年春拍下降了24.2%;北京保利總成交24.9億元,環比春拍下降10.4%;北京匡時秋拍總成交13.4億元,環比春拍下降23.4%。相比2011年春拍市場的高峰時期,2014年幾大拍賣公司的成交數據,幾近腰斬。
廣東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他身邊有很多小行家現在明顯“玩不動”了,“收黃君璧作品的,其價錢差不多跌了一半;有些人前幾年跟風收了傅抱石、徐悲鴻的作品,但因為大都是應酬之作,現在也根本賣不出去”。
藝術經濟學家馬健博士告訴記者,據他觀察,在這個慘淡的冬天裡,近年來高價囤積某些美協和畫院領導作品的投資者,賬面損失最為慘重。“整個藝術品市場除了古代書畫比較抗跌之外,很難有板塊獨善其身,但最先受到衝擊的是價格泡沫很大的"領導"書畫,接著就是"應酬之作"和"無名之作"。 ”他說。
以往,相對於精品,“領導”書畫、應酬之作和無名之作的價位較低,佔用資金不多,而且有“禮品市場”做支撐,不愁“走貨”。但現在,經濟大環境的不盡如人意,特別是“反腐利劍”對“雅賄”市場的釜底抽薪,都令這種盈利方式無以為繼。
記者在雅昌藝術網的藝術指數板塊,查詢某位畫院院長作品在短短一年內的價位變化。他在2013年春季時的市場均價是每平尺21.4萬元,並且成交率達到100%,而在2014年秋拍,每平尺的價格已經下降為8.9萬元,成交率只有56%。

2 熱,精品書畫有“任性”的底氣
雖然寒意瀰漫,亮點卻依然存在。北京保利近現代書畫部總經理殷華傑告訴記者,保利“御風—六家臻品之夜”集合了傅抱石、徐悲鴻、齊白石、吳昌碩、黃賓虹、張大千六位大師作品,拍出了非常驕人的成績。在這場拍賣中一共推出了28張傅抱石的畫作,這個數量甚至超出了藝術市場最火爆時的總量;而吳昌碩的《花卉屏風十二扇》拍出了3852.5萬元,刷新了其作品的最高成交紀錄;此前僅估價60萬元的徐悲鴻《寒山拾得》最終以989萬元成交,超估價十餘倍。
北京匡時拍賣董事長董國強也表示,雖然2014年是匡時成立以來最艱難的一個拍季,但有一些板塊仍表現出色。“比如書法,這十年來的走勢一直比繪畫好,在三年的市場調整中還逆勢上漲了。”他說。匡時的書法夜場幾乎無漏可撿,多件拍品超過最高估價成交,並且有4件作品單件突破千萬元,分別屬於王鐸、文徵明、康熙皇帝。再比如古代書畫板塊拍賣的《李煦行樂圖》。李煦是“曹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人物,“因為我們做了全面的背景挖掘,所以這幅估價僅在250萬至300萬元的畫作最後賣了1600多萬元。這說明真正有文化價值的東西,還是會受到市場熱捧。真正有文化的藏家不會因為市場動盪離場,離場的都是些以投資和投機為目的的人”。
董國強表示,價格虛高的往往都是當代作品,而且往往是畫家本人參與。“廣東的居廉居巢畫得那麼好,對廣東畫壇有那麼深遠的影響,但他們的畫作價格比隨便一個當代畫家的都便宜,幾乎是十分之一的價格,這正常嗎?我相信市場一次次從高潮回落,就像爬山過程中的休息一樣,收藏者會更加冷靜,有更多思考,之後做出的判斷會更趨於理性,這個市場會慢慢地越來越接近美術史的真實面目。”他說道。

3 變,“短期炒作”轉向“長線收藏”
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即便亮點偶現,但大師的精品力作在這個蕭瑟的深度調整階段,也不意味著一定可以在藝術品市場上順利變現。
事實上,去年的拍賣市場上,包括張大千、齊白石、李可染等大師作品的頻繁流拍早已不是新聞。對此,董國強的分析是,市場“買漲不買跌”的心態在作祟。“其實辦牌入場的藏家明明變多了,但現在大家都不敢出手,都在觀望。而張大千、齊白石等人的畫,很多委託方都想以他們當年買進的高價賣出去,最後的結果當然會流拍。但他們的身價還在那兒,我要是收藏者,如果現在手裡有資金,一定會買這些大師的東西。因為市場一旦好起來,最先漲價的一定是他們的。”董國強堅定地認為。
對此,劉益謙應該也是深信不疑的。他在去年秋拍上花4600萬元買了一套徐悲鴻的《動物十二生肖》冊頁。徐悲鴻一樣題材、尺幅的另外一套《動物十二生肖》冊頁,2007年曾經拍出7280萬元,現在等於價位回落了三分之一。
但已經調整了三年的市場,究竟什麼時候能好起來呢?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的答案。
我只能說長期的趨勢一定是上行的,但短期說不好,至少2015年暴漲可能性不大。 ”董國強說。
“我不知道調整何時會結束,但我的感覺是,此次調整尚不夠充分,還有調整空間,只有擠掉價格泡沫,才會形成上漲空間。對於收藏者和收藏投資者來說,我建議隨時關注有沒有真正好的藝術品現身市場並且價格被"錯殺"。對於投資者來說,我建議還是遠離這個市場,因為短期回報預期越高,失望往往越大。”馬健表示。
之前,不少“炒家”曾以短線方式在藝術品市場獲利,但馬健認為這種方式從本質上說不適合藝術品市場,它可能會在市場不成熟時曇花一現,但注定不具有可持續性。“在藝術品市場上,越想掙快錢,就一定會虧得越厲害。當你買入一件藝術品的時候,得想想自己是否有信心放上十年,否則還是算了。當然, "長線是金"也有兩個前提:一是有眼力選到"好東西";二是買入的價格要合理。”
在藝術品“倒爺”仍方興未艾的時候,記者曾經採訪過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藝委會常務副主任劉幼錚。他斬釘截鐵地做了預言:“背離文化的短線炒作行為遲早要回歸"文化跑道"。”因為從本質上說,藝術品市場是個講究慢功夫的地方,冷手抓熱饅頭真不行,血氣方剛更容易捅婁子,風捲殘雲那是土匪作風。恢復寧靜,內斂蓄功才是行業健康發展的需要。
值得期待的是,在這個漫長的冬天裡,我們的確看到了“回歸”的跡象。
“所謂的禮品市場或短線炒作,其實都是藝術品市場中不正常的現象。一個正常的藝術品市場不需要這些浮華,哪怕它們能夠帶來更好看的數字。藝術品市場的發展是一個不斷淘汰的過程,不斷地把浮躁的東西去掉,不斷地去偽存真,才能逐漸回歸到一個健康的狀態。”殷華傑說。

4 故事,收藏是寂寞的等待
很多人說2014年是“關良年”。而作為關良作品的主要藏家之一,羅立火的收藏再次說明“有學術價值的作品才能真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多年前,在廣州一個朋友家裡第一次見到關良的畫,羅立火當時就覺得非常生動好玩,有真性情,一下就喜歡上了。
後來,他發覺關良不僅是中國戲劇人物畫的開山鼻祖,更是中國現代繪畫的奠基人之一。關良最早將西方印象派引入到中國繪畫的創作中,將中國繪畫的寫意精神做到極致。他的作品打通了中西文化、古今藝術,戲與畫、畫與音樂的門類隔閡,是當之無愧的集大成者。在羅立火看來,關良的藝術地位與成就和近現代大師們相比毫不遜色,卻最具個性。但新中國成立之後,也許因為戲曲本身被邊緣化,又也許其稚拙的造型和主流審美有較大差距,關良藝術一直飽受冷遇。
2011年,藝術品市場開始調整。泡沫漸漸擠兌,關良的作品價值逐漸浮出水面。很多人以為關良是突然就熱了起來,其實並不是。“那是審美在改變,改革開放後,我們才真正接觸西​​方印象派繪畫,真正有機會重新審視美術教育以及對美的重新認識。”羅立火說。關良作品價值的發現還和最近這幾年“新水墨”作品的探索有很大關係,因為這些藝術家都多多少少受關良作品的影響。
收藏這個詞彙的本意已經告訴了我們"藏"的重要。作為一個藏家,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你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站在藝術發展的高度,收藏經得起美術史考驗的作品。你還必須打心眼喜歡你收藏的藝術品,只有這樣,才會不斷去學習並形成自己的判斷,才會有緣分擁有你的所愛,才不會在別人的風言風語中對自己產生懷疑。收藏就是寂寞的等待,時間會檢驗我的眼光。 ”羅立火說。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作者:金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