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6日 星期四

山東藝術家癡迷核雕 自學成才雕迷你十八羅漢


(轉載)

【1】 核雕工藝早見於南北朝時期,有著千餘年曆史,在明清時期最為盛名。核雕既是賞心悅目的工藝品,又是包含著深厚傳統文化的吉祥之物,頗受一些市民喜愛和歡迎。山東著名橄欖核雕刻大師、非物質文化傳承人蔡光展示用橄欖核雕出的十八羅漢,單個羅漢大小不足兩厘米,手藝精湛。
【2】 山東橄欖核雕刻大師、非物質文化傳承人蔡光癡迷“核雕”工藝多年,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雕刻特色,他的羅漢和偉人係列雕刻作品“栩栩如生,宛若天成”。尤其是他的“十八羅漢”作品,單個羅漢不足兩厘米。張曉博 攝
【3】 據了解,蔡光的作品以現實生活的人物為基礎,講究人物的開臉、臉部肌肉感強,真正還原人臉的真實特征。他雕刻的羅漢係列法相莊嚴、生動、自然、寫生。張曉博 攝
【4】 蔡光告訴記者,從2009年接觸到核雕以來,他便一發不可收拾,從來沒有美術功底的他通過自己的摸索與鑽研,終於自成一派,創作出寫實風格的橄欖核雕刻作品。張曉博 攝
【5】 核雕工藝早見於南北朝時期,有著千餘年曆史,在明清時期最為盛名。核雕既是賞心悅目的工藝品,又是包含著深厚傳統文化的吉祥之物,頗受一些市民喜愛和歡迎。圖為蔡光使用的雕刻工具。張曉博 攝
【6】 山東橄欖核雕刻大師、非物質文化傳承人蔡光癡迷“核雕”工藝多年,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雕刻特色,他的羅漢和偉人係列雕刻作品“栩栩如生,宛若天成”。尤其是他的“十八羅漢”作品,單個羅漢不足兩厘米。蔡光的作品以現實生活的人物為基礎,講究人物的開臉、臉部肌肉感強,真正還原人臉的真實特征。他雕刻的羅漢係列法相莊嚴、生動、自然、寫生。張曉博 攝
(謝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