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

漢字的形體曆史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由於漢字是由筆畫構成的方塊形符號,所以漢字一般也被稱作“方塊字”。作為表意文字的漢字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從具象走向抽象,符號化的方塊形式是逐步被固定下來的。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體、語義和字音的變化很大。漢字的形體從出現至今,已經曆了早期的圖畫文字、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宋體字和簡體字等形式。 

我國的文字創始於何時,目前由於考古資料的缺乏,尚無定論。《書斷》曰:“庖羲氏畫卦以立象,軒轅氏造字以設教”。我國還有倉頡造字的傳說。文字大體起源於遠古的壁畫,大致於舊石器時代晚期,伴隨著人類使用天然工具或自己製造的工具,人類大腦不斷進步,思維不斷發展,逐漸具有了比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具備了從複雜的印象思維中把事物一一分開的能力。同樣出於傳授生產經驗的目的,把複雜的事物形象簡化成簡單的形狀和筆畫,用以表達某一具體事物的概念。這時的符號還保持著直觀印象思維的特點,但擺脫了手勢語言、結繩記事、刻痕等的記事方式,又遠離了事物的形象。便產生了最初的圖畫文字。出現較早的,應該是名詞和數詞。最早的圖畫文字大多是個體圖形,以象形個體符號為主,一個圖畫文字為一個單體符號,用以表達某一具體事物的概念。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寧夏衛寧北山大麥地地區,發現了大量的岩畫,經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古文字學家劉景雲等專家的考證,考證其產生與距今8000年左右。認定其中部分畫圖符號為我國的原始文字的雛形,許多象形與抽象符號已備了古老文字的要素,其中能知讀的隻有一小部分,絕大部分不能知讀,如下圖





 
圖1
我國雲南納西族流傳的“東巴文”是一種原始的畫圖象形文字,是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態,主要為東巴教傳授使用,書寫東巴經文,這種文字有東巴(祭司,智者)所掌握,故稱“東巴文”。 “東巴文”是目前學術界公認的畫圖文字的“活化石”,如下圖
圖2
甲骨文起源於圖畫文字,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係較為完整的文字。被認為是我國最早的定型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稱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19世紀末清朝光緒年間,有個叫王懿榮(一說是劉鄂)的人,是當時最高學府國子監的主管官員。他精通古文字和中藥,有一次他生病時,看見一味中藥叫龍骨,覺得奇怪,就翻看藥渣,沒想到上麵居然有一種看似文字的圖案。他確信這是一種文字,而且比較完善,應該是殷商時期的。在當時的殷代都城遺址今河南安陽小屯,人們挖掘出這些甲骨殘片後,以其為藥材出售。甲骨文繼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殷商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後,甲骨文還延綿使用了一段時期。甲骨文象形性很強,以其為銳器刻就,所以筆畫成線形,字的彎折處,顯得生硬滯板。
圖3甲骨文
圖4
繼甲骨文出現之後的漢字字體是“金文”。金文是“吉金文字”的簡稱。是書法之鼻祖。也是我國文字形態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古人以祭祀為吉禮,祭祀用的青銅器成為吉金,青銅器上麵鑄的銘辭、款識等文字稱為鍾鼎文,鑄在青銅兵器、貨幣、符璽的銘文,與鍾鼎文一起統稱為“金文”。金文使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滅六國。據考古發現證實,商代殉葬物品中以鼎尊玉器最為著名,主要記錄祀命、賜命、詔書、征戰、圍獵、盟約等活動或事件。毛公鼎是西周青銅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鑄造於西周晚期宣王時期,內壁鑄有多達498字的銘文,其內容為周王為中興周室,革除弊政,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輔佐周王,以免遭喪國之禍,並賜給他大量物品,毛公為感謝周王,特鑄鼎以記其事。鍾鼎彝器等青銅器上的文字,有刻有鑄,但以鑄為主。金文由甲骨文演變而來但在形體上卻有明顯的不同:筆畫粗壯,肥筆較多,轉彎處圓轉,體勢嚴謹,字形、布局質樸平實,用筆方圓兼備。
圖5
圖6
曆史發展到周宣王時期,太史籀對金文進行了整理和改造,著有大篆15篇,通稱《史籀篇》,以供識字之用,故大篆又稱“籀文”。 “石鼓文”是大篆流傳後世保存較為完整且字數比較多的書跡之一。石鼓最早於唐代發現於陝西鳳翔境內,為戰國時秦國的刻石,石鼓共有10枚,高約60厘米,直徑約30厘米,形像鼓而上細下粗,頂部微圓,每枚石鼓上以籀文刻四言詩一首,共十首,500餘字,內部主要記述了秦王遊獵之事,故石鼓文成為“獵碣”,世稱“石刻之祖”。“石鼓文”是我國發現最早的石刻文字,集大篆之大成,又開小篆之先河,被曆代書家視為臨習篆書的重要範本,故有“書家第一法則”的美譽。石鼓文的字形特點:給人的總體感覺是方正、大方,橫豎折筆之處,圓中寓方,轉折處豎劃內收,下行處逐步向下舒展,線條飽滿、圓潤,筆意濃厚,字裏行間已經找不到象形圖畫的痕跡,已經是完全由線條組成的符號結構。
圖7獵碣
圖8石鼓文
戰國時期,各國都有自己通行的文字。秦始皇滅六國後,由於疆域廣大而有關國事的文書煩多,甚感原有文字繁雜,不便應用,亟待統一。乃命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就大篆省改、簡化而成。後人名之 “小篆”, “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筆致遒健之意。現存“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石四麵刻字,現存於山東泰安岱廟,是泰山最早的刻石,他的書法是秦統一後標準的小篆字體,作者是秦相李斯。“泰山刻石”分兩部分,前半部分是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封禪泰山時,為宣揚自己的功德而撰寫的石刻文字,共144字;後半部分是秦二世胡亥即位後第一年(前209年)刻製,共78字。由於風雨的剝蝕和人為破壞,現僅存十字,世稱“泰山十字”。“泰山十字”為典型小篆,在書法史上,上接“石鼓文”,下起漢隸之先,是中國古文字的最後階段。魯迅先生認為:“質而能壯,實為漢魏碑銘所從出也”。秦小篆的特點是:對稱,均衡,略微修長,呈長方形,線條圓潤流暢,給人端莊穩重的感覺。秦小篆在漢代還出現了一段繁榮的時期,主要表現在篆刻藝術上,漢印對秦篆進行了“品種改良”,改良之後篆書形體“方中有圓,外方內圓,轉角圓轉,彎筆圓屈”,顯得典雅質樸。使篆書達到了一個極高的水平,一直為後人所稱賞。
圖9泰山十字
圖10渭城令印
最新考古發現表明,隸書源於先秦戰國時期,由大篆發展演變而成。至秦代,在變大篆為小篆的同時,對戰國時初創的隸書進一步整理後才發展成為“秦隸”。 1975年湖北省雲夢縣出土了秦始皇時期竹簡,睡虎地秦墓的墓葬主人叫“喜”,生於公元前262年,死於公元前217年,活了45歲。喜從17歲從軍到45歲死亡,參加過多次戰鬥,到過秦的幾個郡縣,最後亡於任上,他親身經曆了始皇  親政到統一六國的整個過程。有人推測隸書源於先秦戰國時期,由大篆發展演變而成。睡虎地秦簡書體雖然基本上仍是篆書結構,但含有較多的隸書筆意,且筆畫帶草。世人所稱“漢隸”,其實是在秦朝程邈的對他之前的秦隸進行進一步修改完善的基礎之上,又進行了整理加工。再經曆代漢朝書吏的進一步修改簡化。“隸書者篆之捷也”就是說隸書是篆書的簡捷寫法。程邈,秦代下杜人,本為秦朝縣之獄吏,因得罪秦始皇而被投入雲陽獄中。他在獄中苦心覃思十年,整理改造隸書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采納用之,遂拜其為禦史。秦隸是隸書的早期形式,漢隸實際上才是隸書的成熟字體。人們通常所說的隸書,是指漢隸中的"八分"而言。所謂八分隸書的顯著特點乃是構形扁方,筆劃已具有規律性的波勢和挑法,左波右磔對比強烈,字形內斂而外張,構形部件穩定一致。隸書發展到八分,已經是姿致遒美、寫法成熟,為人們喜愛而又得到長期使用之文字了。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演變,至東漢碑刻上的隸書  ,筆勢生動,風格多樣。於是後人把這一時期各種風格的隸書特稱為“漢隸”。是把小篆圓轉弧形的線條,變成方折平直,在相當程度上實現了漢字符號化,是漢字真正意義上筆劃時代的開始。隸書的形體特點包括:字形扁方,左右伸展;左波右磔,蠶頭燕尾;曲折方圓,點畫分明;提頓結合,粗細兼備。去繁就簡,字形變圓為方,,筆劃改曲為直。改"連筆"為"斷筆"。
圖11秦睡虎地隸書
圖片12隸書張遷碑
楷書又稱正書,或真書。宋宣和書譜:“漢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作楷書”,認為楷書是由古隸演變而成的。楷書起源於漢初應無爭議,是否由王次仲首創值得懷疑。但楷書經由鍾繇整理和改進,開創了楷書的新貌,並形成了一定的範式。是應該肯定的。鍾繇字元常,三國時期魏國大臣,著名書法家。潁州長社(河南長葛)人,出身東漢望族,祖先數世均以德行著稱。鍾繇的書法博采眾長,他是蔡邕書法的第二代傳人,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被稱為我國書史之祖。鍾繇在書法上是下過苦功的,他嚐自稱:“吾精思書學三十年,坐與人語,以指就座邊數步之地書之,臥則書於寢具,具為之穿。”可見其矢誌專一的學習態度。有一次,他在當時一個著名書家韋誕家中看見一篇蔡邕論筆法的文章,苦求不得,至於捶胸吐血,曹操即以五靈丹救之。及誕死後,繇陰發其塚,始得之,書遂大進,可見他對藝術的執著追求。他對漢字的發展有重要貢獻,代表作品《宣示表》。到晉代的王羲之,王獻父子使得楷書真正固定下來。後人因為一般以這種字體作為學習書法的楷模,即改稱之為——“楷書”。其形體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結體整齊,工妙於點畫,神韻於結體。平正而不呆,齊整而不拘。
圖13鍾繇   宣示表
圖14王獻之  洛神賦十三行貼
行書起源有多種說法,其實從文字一誕生,書寫者就有快寫的願望。到了泰代就有“快寫”,並有“行書書跡”的問世。“行書”的名稱,見於西晉衛恒《四體書勢》一書:“魏有鍾(繇)、胡(昭)二家,為行書法,俱學之於劉德昇”。因此,行書應為“萌於秦,成於漢,規範於魏晉”。鍾繇、胡昭都是東漢末年三國時的魏國人,曾以劉德昇為師,學習行書書法。據唐代張懷瓘《書斷》記載:“行書者,劉德昇所作也。  即正書之小偽,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按張懷瓘的說法,最早的行書,應是在實用中逐漸出現的。後經像劉德昇這樣的書法家們的提煉和加工,行書便日漸成為一種獨立的書體。到了東晉,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推動行書達到了新的高度。  王羲之被譽為“書聖”,他主要以行書名世,代表作為著名的《蘭亭序》。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前後發現墨跡摹本約有 30 多件。 但他的親筆手跡一件也沒有。  其代表作《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也是臨摹的。由於行書與楷、隸、篆體相比,寫得快,很實用;與當時的章草相比,便於認識,所以在民間使用中流傳開來。行書的特點:減省點畫,花繁為簡,筆勢連貫,體態多變,以曲代直,以轉代折,波磔飛動,富有變化。
圖15王羲之行書《蘭亭序》後人臨摹
草書,又稱“破草”,“今草”。由隸書,章草並沿襲多種古文字變化而成。西漢時期是草書字體的草創時期。草書本於章草,而章草又帶有比較濃厚的隸書味道,因多用於奏章而得名。章草進一步發展到張芝,麵貌為之一變。張芝,中國東漢書法家。字伯英。敦煌酒泉(今甘肅酒泉)人。出身官宦家庭,其父張奐曾任太常卿。張芝擅長草書中的章草,將古代當時字字區別、筆畫分離的草法,改為上下牽連富於變化的新寫法,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有“草聖”之稱。可惜的是張芝無墨跡傳世,僅北宋《淳化閣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張芝從民間和杜(杜度)、二崔(崔瑗、崔實)那裏汲取了草書的藝術精萃,創造了跨時代的大草,即有別於章草的“一筆書”,當時亦稱“今草”,一時名噪天下,學者如雲。張芝的草書影響了整個中國書法的發展,深受後人推崇,為書壇帶來了無與倫比的生機。漢字發展到草書一體,已近完美無暇。唐朝之後,雖又出新體,即張旭的“狂草”。但狂草字體寫出來他人多不能識,隻能作為人們欣賞的藝術品,失去了它作為記載和傳播信息的文字作用。有鑒於此,草書難以再向前發展。草書的特點:筆畫簡省,結構簡約、筆畫連綿。
圖16張芝草書
圖17張旭狂草
曆史發展到宋朝,由於應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需要,尤其是書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漸向適合印版鐫刻的方麵發展,宋體字便應運而生。宋體字的創始人是秦檜。秦檜,字會之,宋朝江寧府(今江蘇南京)人。中國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因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嶽飛而遺臭萬年。客觀地講,秦檜是個博學多才的人,在書法上很有造詣,他綜合各家之長,自成一家,創立了一種適用於印刷的字體。因他殺害了民族英雄嶽飛父子。後人都痛恨他,,雖然應用它的字體,但卻把他創立的字體命名為宋體字。宋體字是用於印刷刻板,又適合於人們閱讀的視覺要求,是出版印刷的主要字體,送體字源於宋,但卻是在明朝確立的。所以,日本人稱這種字體為“明朝體”。宋體字的特點是:筆畫有粗細變化,而且一般是橫細豎粗,末端有裝飾部分(即“字腳”或“襯線”),點、撇、捺、鉤等筆畫有尖端,屬於白體。
圖18秦檜手跡
圖19 宋體字
簡化漢字由來已久,簡體字最早見於南北朝(4--6世紀)的碑刻。簡體字“劉”從南北朝一直延用至今。簡體字以非官方的形式流傳於民間,可見簡體字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到隋唐時期簡體字逐漸增多,在民間相當普遍,被稱作“俗體字”,但是當時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太平天國時期,為了提高識字率,在太平天國玉璽及官方文件都使用簡體。但隨著太平天國的失敗,文字簡化運動也停止。現代簡化字運動最早於1909年,清末學者陸費逵在《教育雜誌》創刊號上發表《普通教育應當採采用俗體字》的文章,進行倡導,認為:“最便而最易行者,莫如采用俗體字”。“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為啟發民智,擴大識字率。錢玄同先生著文提倡簡化字,認為漢字繁難是“學術上、教育上之大障礙”,漢字改革“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地步”。他的《簡省現行漢字的筆劃案》得到當時學者們的積極響應,學界成立了漢字省體委員會,從此簡化字運動蓬勃發展起來。到1936年容庚先生出版《簡體字典》,已收簡體字4,445個。1952年,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陸續確定的簡化方法是:采用普遍通行的簡體字,用草書楷化加以增補,根據行草書和簡體字的偏旁適當類推。經過數年反覆醞釀,1956年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1964年編印了《簡化字總表》。《簡化字總表》收入2,236個簡化字,筆劃數平均減少5畫多。1986年由國務院廢止二簡方案。同年,由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改組成的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並重新發表簡化字總表,而且和文化部、教育部同時發表《關於簡化字的聯合通知》,一致表示:漢字的形體在一個時期內應當保持穩定,以利應用。至此,大陸漢字簡化運動暫告一段落。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發布主席令,定於2001年一月一日生效。中國大陸地區以法律形式,確定了普通話和規範的簡化漢字作為國家的通用的語言文字的地位;同時對方言、繁體字和異體字作為文化遺產加以保護,並允許在一定領域和特定地區內長期存在。改革開放以後,隨著我國綜和國力的不斷增強,特別是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世界各國對我們的關注越來越多,也使得簡化字在世界上的影響越來越大。簡化字在世界上的傳播越來越廣。
圖20 簡體字與繁體字對照表
通過分析漢字字形的發展曆史,我們可以看出,漢字總體上的發展趨勢是由繁而簡的。漢字的簡化對於文化知識在人民群眾中的普及,確實大有益處,對於提高全民族的問世素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也應該看到簡化字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也存在不良的影響。現在大多數年輕人不喜歡閱讀我國的古籍,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他們看起古籍來不習慣。個人意見,希望在高中或大學開設古籍課,讓年輕的一代也受些傳統文化的熏陶,不至於讓祖先創造的優秀的文明在新的一代身上斷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