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中國封建王朝發行的錢幣(從秦開始-清結束)


曆代貨幣(一) 

天然海貝貨幣天然海貝在中國是最早的貨幣。天然海貝產在海濱,距中原路途遙遠,運輸困難,不易獲取。但貝以其堅固美觀,天然的自然個數和便於使用等優點,被選為貨幣應在情理之中。 

  天然海貝可分為真貝、無齒紋珧貝、有齒紋珧貝、蚌貝、大貝、小貝等數種。又分為鹹水貝和淡水貝兩大類。貝以“朋”為單位,十貝一朋,一直沿用到戰國。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貨幣流通的需要,天然海貝貨幣逐漸被人工仿貝和金屬鑄貝所代替。

人工仿貝貨幣商周時期,商品經濟不斷發展,生產力亦不斷提高,社會分工日趨明細,創造的剩餘價值逐步積累,交換各自多餘和所需的商品活動日漸頻繁,貨幣的需求量亦隨之增大,這時的天然貝類貨幣已不敷使用,先民們便就地取材,把骨頭加工成骨貝,把玉石加工成玉貝或石貝,有時還用堅硬的木頭加工成木貝,以此來充當貨幣流通。這些被加工成型的仿貝統稱人工仿貝貨幣。

金屬鑄貝貨幣商周時期或稍晚些時候,隨著商品經濟的更進一步發展,市場交換對貨幣的需求逐年增大,以往的天然貝類貨幣和人工貝類貨幣已都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形勢要求。隨著社會發展,人類已掌握冶煉技術,便出現了金屬貝類貨幣,如無紋銅貝、銅仿大貝、金貝、銀貝、錫貝、鉛貝、包金銅貝等,這些以金屬鑄製仿貝型的貨幣統稱金屬鑄貝貨幣。

秦漢貨幣秦始皇統一全國幣製,廢除刀、布等幣,規定黃金為上幣,單位鎰(二十兩),銅錢為下幣,單位兩(二十四銖),以半兩錢(十二銖)通行全國。 
  漢承襲秦製,仍用金銅本位製,黃金改為以斤為單位,金一斤約值銅錢一萬枚。從漢高祖到武帝,幣製改了九次,實行上鑄行的隻有半兩、三銖、五銖幾種錢。 
  五銖錢流通了七百餘年,即從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可謂是方孔錢的長壽幣,其原因是五銖錢大小、輕重適宜,錢型製作美觀,很受人民歡迎。 
  漢武帝還鑄有大額的銀錫合金圓形龍幣(值三千)、方形馬幣(值五百)、橢形龜幣(值三百)三種虛值幣。這些幣由於史書記載不詳,曆來紛爭無終。近幾年相繼在陝西、甘肅、安徽境內陸續出土了 
數批,同時數量亦頗大,研究證明,這些數量可觀的出土物無論從造型、重量、質地等方麵都與史書記述的龍馬龜相吻合,可見它就是漢武帝鑄的白金三品--龍幣、馬幣、龜幣。 
  王莽攝政掌權十五年,進行了四次貨幣改製,前後共鑄造了六泉、十布、二十八品、三十六物,導致幣法混亂,經濟枯竭,民眾怨聲載道,苦不堪言,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王莽的鑄幣形製獨特新穎,錢文雋秀,堪稱錢絕的錯金刀舉世聞名,因此,王莽被後人譏頌為鑄錢聖人



三國、兩晉、南北朝貨幣三國貨幣:魏、蜀、吳三國不同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形態,導致不同的貨幣流通形勢。 
  曹魏地處中原,人眾物博,商品經濟相對發達,因此幣製亦較穩定。初期以穀帛為幣,後僅用了七個月五銖錢即廢止,繼而又恢複流通五銖錢,形同漢製,錢體較漢五銖稍小,顯著的特點是外郭壓五又壓銖。 
  孫吳地處江南,物產較豐富,人民亦較富裕,但孫權實行大泉當千、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幾個品種。到頭來是官民交困,財政極度虧空,國基不穩,最後走向滅亡。 
  蜀漢地處巴川,自然地理條件均優,素有天府之國的美稱。但劉蜀所鑄錢幣亦有悖民意,亦先後鑄了一些類似孫吳的虛值大錢,庶民多不樂用,後不得已改鑄實值錢以平民憤。即使想方設法整治幣製,最後還逃脫不了失敗亡國的命運。 
  兩晉貨幣:兩晉是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自西晉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賈後亂政開始,爆發了長達十六年的“八王之亂”,使西晉百業凋敝,未鑄新錢,在流通中主要沿用漢、魏五銖錢和各種古錢。東晉偏安東南一隅,製錢繼承了西晉的指導意識,不鑄新錢,主要沿用孫吳地區舊錢。輕重雜行,既有“大泉五百”、“大泉當千”的大錢,俗稱“比輪”;也有輕薄小巧的“沈陽錢”。這些錢相互交替或同時流通成為貨幣。每個錢幣的單位定名為“文”,一千文為一“貫”。 
  南北朝貨幣:南北朝時期是曆史上大動蕩時代,也是中國貨幣史上大衰退、大混亂時代,宋、齊、梁、陳各自都曾鑄錢,造成貨幣缺乏統一性和連續性,導致貨幣減重極盛,私鑄劣錢盈市。這個時期還超凡脫俗地出現了不以重量命名的國號錢和年號錢。




隋、唐、五代貨幣隋:隋文帝楊堅統一了南北朝,建立了封建國家--隋朝。建國後即整頓貨幣積弊,實行通貨緊縮政策,鑄開皇五銖錢(又稱置樣五銖)。隋煬帝楊廣好大喜功,窮奢極侈,財政枯竭,惡錢泛濫,私鑄成風,至剪鐵為幣,糊紙為幣,物價飛漲,民不聊生,義軍蜂起,隋朝隨即滅亡。通行了七百多年的五銖錢至此告終。 
  唐: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唐代的貨幣出現了值得注意的變化:以銖兩重量命名的貨幣退出了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通寶、元寶、重寶的“寶”字錢通行於市;白銀貨幣在流通中的地位逐漸提高;大麵額的飛錢(類似今天的銀行彙票)出現,具有紙幣的某些特征。 
  五代:進入五代十國時期,政治上分裂政治上分裂割據五十四年,北方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改朝換代象走馬燈一樣;南方吳越、吳楊、前蜀、楚、南漢、閩、南平、後蜀、南唐、北漢地方性政權割據。致使貨幣上形成多頭幣製及區域性貶值,各國自鑄惡錢作為增強本身實力、削弱他國的手段。南方諸國設法吸收銅錢和金銀而專用鉛鐵雜錢及低質合金錢;北方各國則嚴禁惡錢入境,形成錯綜複雜的貨幣戰。銅、鐵、鉛、錫等幣材多樣,官鑄私鑄,今錢古錢,各國自鑄,名目繁多,形成典型的多頭貨幣製度及混雜而又分散的貨幣流通。 
  後梁和後晉基本上沿用開元錢,後梁鑄過“開平元寶”大錢,後晉則由於國情所致,曾官民自由鑄造“天福元寶”錢,輕重不一。後唐鑄“天成元寶”小平錢。後漢鑄“漢元通寶”,形製稍好。後周則比前四朝均好,改革貨幣製度,錢為官鑄,鑄有“周元通寶”,闊郭、工整,錢背有月紋或星月紋,形製較好,為趙宋的統一中國準備了條件。 
  十國則以南唐幣製相對穩定,兩蜀勉強自保,楚利用惡錢充實國力,閩殷和南漢貨幣最亂,燕則亂鑄雜幣來搜刮財物,吳越、北漢也曾鑄錢,南平則未有鑄錢記載。南唐鑄“大齊通寶”、“保大元寶”、“大唐通寶”、“開元通寶、唐國通寶”對錢等,鐵銅錢並行;楚鑄鉛、鐵、錫、大銅等錢,有“天策府寶”、“乾封泉寶”;前蜀王建據巴蜀曾鑄永平、通正、天漢、光天等四種元寶錢,王衍鑄乾德元寶和鹹康元寶;後唐末年內亂,孟知祥趁機據西川,史稱後蜀,其子孟昶曾大鑄鐵錢,有廣政通寶和大蜀通寶等銅、鐵錢,鐵工精好如銅錢;閩殷濫鑄鐵錢、鉛錢及大銅鐵錢,有開元通寶大鐵錢,永隆、天德等大小錢;南漢實行通貨膨脹政策,大鑄鉛錢,十當銅錢一,製作粗而字不清,錢背多鑄地名,鉛錢為其通用貨幣,乾亨二年(公元918年)所鑄乾亨通寶鉛錢,曆來都認為是中國最早的鉛錢;燕劉仁恭父子盤據幽州,用堇泥作錢,強迫收兌銅鐵錢,又利用許多古錢的錢模,鑄造多種雜錢。

宋、遼、夏、金貨幣兩宋貨幣以銅錢為主,白銀、紙交子、會子和關子逐漸取得了重要的地位。年號錢、對子錢極為普遍,記監、記爐、記年錢亦應運而生。宋徽宗趙佶瘦金體禦書錢堪稱一絕,後世稱頌宋徽宗繼王莽之後又一鑄錢聖人。 
  遼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權,他們最初使用中原地區的貨幣,後自產銅自鑄幣,仍以漢文為錢文。所鑄貨幣多不精,這也從一個側麵反映了當時契丹族人的經濟文化水平相對低下。
  西夏是我國西北部的一個強國,它曾鑄行過兩種文字貨幣,一是西夏文,也叫“屋馱錢”;一是漢文錢,形製大小與宋錢相似。西夏朝錢幣鑄製精整,文字秀麗,也從一個側麵體現了西夏經濟文化比較繁榮。 
  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權,曾統治過大半個中國。在鑄幣方麵主要受南宋的影響,貨幣種類繁多,除用銅錢外,亦用紙幣,均以漢文為幣文。開始用錢鈔,後來用銀鈔。



元、明、清貨幣元代除以紙幣為主要流通貨幣外,同時也鑄行一些小型的供養錢、廟宇錢和少量的大錢,有漢文和蒙古文(即八思巴文)兩種,與此同時白銀的流通量占有很大的比例。 
  明代以白銀作為法定的流通貨幣,一般交易大數用銀,小數用錢,白銀和銅錢組成了貨幣主體。但明代初期曾用鈔不用錢,後改為鈔錢兼用,以紙幣為主,奇怪的是明代隻發行一種"大明寶鈔"紙幣。明代基本是一個皇帝鑄一種年號錢(亦有幾代未鑄錢),共有十個皇帝鑄過年號錢。因避諱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錢幣統稱通寶,忌用元寶。 
  滿清統治的大清王朝,十個皇帝都鑄有年號錢。清代的紙幣有“大清寶鈔”和“戶部官票”二種,合稱鈔票。清末由於外國貨幣的大量流入,使我國古老的貨幣文化受到了西方貨幣的嚴重影響,出現了機製銀元和機製銅元,此間國家建立了銀行,發行了兌換券,繼而全國各行業部、地方省亦發行了各自的貨幣。在此期間外國列強乘勢而入,相繼在我國發行貨幣,從中掠奪我國財產,破壞我國的經濟



太平天國、清末農民起義軍貨幣在我國曆史上曾發生過數次農民起義運動,但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一次應該是由洪秀全發動領導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運動。太平軍於癸好三年(1853年)攻克南京(改稱天京)之後,即開始鑄造自已的貨幣。 
  太平軍的貨幣除初期名稱為通寶外,其餘均稱聖寶。聖字取意於耶穌為救世主的宗教綱領,故太平軍的聖庫、聖糧、聖兵等等多用“聖”字,錢幣亦如此。 
  太平軍的貨幣材料有金、銀、銅、鐵、鉛等。麵值分為小平(當一錢)、折五錢、折十錢、當五十錢等多種。同時書體品式較為複雜。此外,還鑄造了一批鎮庫性質不能參於流通的花錢。其種類有四:小號大花錢、中號大花錢、特大號大花錢,其中特大號大花錢是我國最大最重錢幣之一,僅半枚殘錢就超過四市斤,重達2170克,現藏湖南省博物館。 
  清朝末年上海地區的農民起義軍組織--小刀會,浙江的天地會、金錢會,還有廣西的天地會等亦都先後鑄造了流通貨幣。這些組織因存在時間短,活動區域小,鑄幣量罕少,時至今日存世廖廖,因此價格亦昂貴。 






——秦朝(前221~206)—— 
帝王:始皇帝(贏政) 在位時間:前221~前210 年號:無 發行錢幣及備注:秦半兩,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 
帝王:二世皇帝(胡亥) 在位時間:前209~前207 年號:無 發行錢幣及備注:整頓半兩錢的規章製度 
帝王:三世皇帝(子嬰) 在位時間:前207~前206 年號:無 發行錢幣及備注:無 

“秦半兩”的出現,標誌著秦始皇在貨幣上的大一統,還標誌著中國古代錢幣的初步成熟,是中國貨幣發展過程中的一個裏程碑,並影響到相鄰國家和地區,具有非凡的曆史意義。“秦半兩”奠定“圓形方孔”的古錢幣造型。“圓形方孔”錢幣成為古代中國貨幣的基本形式,貫穿中國封建社會,沿用了兩千多年。   “秦半兩”青銅幣以“圓形方孔”為貨幣造型,方孔代表地方,外圓代表天圓,“圓形方孔”即象征著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這是一種普遍容易接受的觀點。但也有人認為,圓形方孔是生產、加工的需要,是便於攜帶、流通和儲藏的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形成的較為科學的製式)。青銅幣上的“半兩”二字為小篆文字,是由秦國著名的李斯所題寫;它表示每枚重為當時的半兩(即十二銖),故稱“半兩錢”。   《史記 平準書 索隱》引《古今注》:秦錢半兩,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今見秦半兩錢大小輕重不一,錢徑一般3.2-3.4厘米,重8克左右。錢文突起而狹長,略具弧形。無內外郭,背平素。有重過10克以上,甚至重達20多克的,或說即《索隱》所載的當百錢。


1.秦半兩,漢五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