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中國七大絕世寶藏,張漲姿勢。
第七位:梁莊王墓
珍奇指數:★★ 技術難度:★★ 考古價值:★★ 綜合評定:第七名
2001年4月中旬至5月初,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荊門市和鍾祥市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參加,共同對鍾祥市長灘鎮大洪村梁莊王墓進行了發掘。
梁莊王墓隨葬品
發掘表明,該墓是一座王與妃的合葬墓,有其獨特的葬俗,墓內隨葬品十分豐富。據初步統計,隨葬品有金、銀、玉、(珠)寶石、銅、鐵、鉛錫、瓷、陶、漆木、石、骨角器等共計5100餘件,稀世罕見。
梁莊王墓隨葬品
其中金、銀、玉器有1400餘件,珠飾寶石則多達3400餘件。一墓隨葬如此大量的金銀珠寶,在已發現的明代親王墓中未見,僅次於明代皇陵——定陵,是繼定陵之後的又一明代重要考古發現。
第六位:金縷玉衣
珍奇指數:★★ 技術難度:★★ 考古價值:★★★ 綜合評定:第六名
曾經有媒體報導過“埃及惊現1000具穿金縷玉衣黃金木乃伊”,但那些黃金木乃伊也就是在身上鍍了一層金而已,並沒有玉的成分,稱不上真正的“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
玉雕技藝是我國獨有,漢朝也是玉雕裝飾盛行的時期,原湖南省博物館館長熊傳薪介紹說,從長沙出土的金縷玉衣殘片來看,它不僅只是簡單磨成玉片而已,上面還雕有花紋。
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具體由何人所設計並無史料記載。1968年,西漢劉勝和竇綰夫婦墓中發掘出兩套完整的古代帝王貴族的葬服“金縷玉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據考察,這兩套“金縷玉衣”是我國考古出土中,時代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兩套。
第五位:越王勾踐劍
珍奇指數:★★★ 技術難度:★★★ 考古價值:★★★ 綜合評定:第五名
越王勾踐劍,屬青銅劍,製作精美。劍長55.7厘米,柄長8.4厘米,劍寬4.6厘米,劍首外翻捲成圓箍形,內鑄有間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劍身上佈滿了規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劍格正面鑲有藍色玻璃,背面鑲有綠松石。靠近劍格的地方有兩行鳥篆銘文,共8個字———“越王鳩潛(一說鳩淺,是勾踐的通假),自乍(作)用劍”。
越王勾踐劍
“越王劍”是越王勾踐請鑄劍名師經歷數年精心鑄造出來的。據越王勾踐劍《吳越春秋》和《越絕書》記載,越王勾踐曾特請龍泉寶劍鑄劍師歐冶子鑄造了五把名貴的寶劍。其劍名分別為湛廬、純鈞、勝邪、魚腸、巨闕,都是削鐵如泥的稀世寶劍。
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1965年出土於湖北省江陵縣望山一號楚墓中,它出土時完好如新,鋒刃銳利。全劍長55.7厘米,柄長8.4厘米,劍寬4.6厘米。
劍身上裝飾著菱形花紋,劍格(劍柄與劍刃相接處)兩面也用藍色琉璃鑲嵌著精美的花紋。中間靠近劍格外,鐫有八個錯金鳥篆體銘文。劍的古寫體,而劍主人鳩淺就是“臥薪嘗膽”終於滅吳的越王勾踐。
考古學家稱此劍為“勾踐劍”。無論就勾踐劍的外形研製,還是質料搭配,這口劍都無疑是中國青銅短兵器中罕見的珍品。
第四位:法門寺佛指骨舍利
珍奇指數:★★★★ 技術難度:★★★ 考古價值:★★★ 綜合評定:第四名
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寺內,存有一枚釋迦摩尼的真身指骨舍利。
在歷史上,曾經先後有四位皇帝發動過毀佛、滅佛的事件,分別是韓愈諫佛骨之前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和韓愈諫迎佛骨之後的唐武帝李炎和後周世宗柴榮,佛家稱"三武一宗"法難。因此中國的佛舍利在當時也大部分遭到毀壞。為了避免佛指骨真身舍利遭到損毀,僧人另外仿製了三枚佛骨,也就是所謂的"隱骨"。
法門寺佛指骨舍利
1987年,法門寺從傾倒的佛塔底下,發現塔基地宮,並找到四枚佛指骨舍利。這四枚佛指舍利,除第三個發現的靈骨微黃,質地似骨以外,其餘三枚質地均為白玉,也就是彷彿祖真身靈骨而造的"隱骨"。
法門寺佛指骨舍利
趙樸初認定為"影骨":影骨即靈骨之影應、應現,以證示靈骨之不滅,影骨與靈骨是不一不異的關係;影骨也被視為聖骨,供養規格與佛的真身舍利相同,"影骨非一亦非異,瞭如一月映三江。"真身舍利為釋迦牟尼佛的一節中指骨。這枚指骨舍利在唐人文獻中有"佛骨"、"佛指骨"、"真身"、"金骨"等不同稱謂。
法門寺舍利子佛指舍利的形制,唐釋道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記載:"其舍利,開頭如小指初骨,長寸二分,內空方正,外楞亦爾,下平上圓,內外光淨。"《大唐咸通啟送岐陽真身文志》載:"長一寸二分,上齊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隱痕。色白如雨稍青,細密而澤,髓穴方大,上下俱通。"形狀與道宣《感通錄》和《志文碑》所記吻合。
第三位:元青花瓷
珍奇指數:★★★★ 技術難度:★★★★ 考古價值:★★★★ 綜合評定:第三名
2005年7月12日倫敦佳士德一件名為“鬼谷下山”的元青花瓷以1400萬英鎊拍出,加佣金後為1568.8萬英鎊,折合人民幣約2.3億。
元代隨著國內外貿易的發展需要,中國瓷業較宋代又有更大的進步,景德鎮窯成功的燒製出青花瓷器。
元青花瓷
青花瓷的普遍出現和趨於成熟,產銷興旺,元人蔣祁著《陶計略》(記元代景德鎮瓷業情況的唯一書籍)中記述:“窯火既歇,商爭取售,而上者擇焉,謂之撿窯。交易之際,牙儈主之……,運器入河,肩夫執券,次第件具,以憑商籌,謂之非子。”
元青花瓷
元青花瓷以景德鎮為代表,其製作精美而傳世極少,故而異常珍貴,根據時間大致分為延佑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個階段,其中又以“至正型”為最佳。
元青花瓷開闢了由素瓷向彩瓷過渡的新時代,其富麗雄渾、畫風豪放,繪畫層次繁多,與中華民族傳統的審美情趣大相徑庭,實在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時也使景德鎮一躍成為中世紀世界製瓷業的中心。
第二位:曾侯乙青銅尊盤
珍奇指數:★★★★ 技術難度:★★★★★ 考古價值:★★★★★ 綜合評定:第二名
曾侯乙尊盤是春秋戰國時期最複雜、最精美的青銅器件,1978年在湖北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
這件尊盤的驚人之處在於其鬼斧神工的透空裝飾。裝飾表層彼此獨立,互不相連,由內層銅梗支撐,內層銅梗又分層聯結,參差錯落,玲瓏剔透,令觀者凝神屏息,嘆為觀止。
曾侯乙青銅尊盤
經專家鑑定,此係採用失蠟法鑄造,因為紋飾細密複雜,且附飾無鍛打和鑄接的痕跡。失蠟法又稱出蠟法、拔蠟法,基本方法是將蠟作成模,成型後用細泥漿反复澆淋,泥漿包住蠟模後再塗以耐火材料用火烘烤,做成鑄型。蠟熔流出,形成型腔,即可澆鑄銅汁成器。
曾侯乙青銅尊盤
第一位:曾侯乙編鐘
珍奇指數:★★★★★ 技術難度:★★★★★ 考古價值:★★★★★ 綜合評定:第一名
曾侯乙編鐘為戰國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成功發掘。出土後的編鐘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
曾侯乙編鐘是我國迄今發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鐘。鐘是一種打擊樂器,用於祭祀或宴飲時。最初的鐘是由商代的銅鐃演變而來,按其形制和懸掛方式又有甬鐘、鈕鐘、鎛鐘等不同稱呼。
頻率不同的鐘依大小次序成組懸掛在鐘架上,形成合律合奏的音階,稱之為編鐘。鐘的大小和音的高低直接相關。商代的鐘為3枚一套或5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8枚一套的,東周時增至9枚一套或13枚一套。春秋戰國時期編鐘風靡一時,和其它樂器如琴、笙、鼓、編磬等成為王室顯貴的陪葬重器。
1977年9月,湖北隨州城郊的一個小山包上,沉睡於地下2430年後,曾侯乙編鐘得以重見天日。這是中國文物考古、音樂史和冶鑄史上的空前發現。那一天,隨州城郊擂鼓墩駐軍擴建營房過程中,偶然發現了曾侯乙墓。這是個面積達220平方米、比長沙馬王堆漢墓大6倍的“超級古墓”。
當勘測小組趕到現場時,部隊施工打的砲眼距古墓頂層僅差80厘米,只要再放一炮,這座藏有千古奇珍的古墓就會永遠不復存在。1978年5月22日凌晨5時,墓室積水抽乾後,雄偉壯觀的曾侯乙編鐘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所有在場的人都被這座精美絕倫的青銅鑄器驚呆了:歷經二千四百多年,重達2567公斤的65個大小編鐘整整齊齊地掛在木質鐘架上。
曾侯乙編鐘出土現場編鐘出土後,文化部的音樂家黃翔鵬、王湘等人趕到現場,對全套編鐘逐個測音。檢測結果顯示:曾侯乙編鐘音域跨越5個八度,只比現代鋼琴少一個八度,中心音域12個半音齊全。
曾侯乙墓編鐘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學界為之震驚,因為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樂器,如此恢宏的樂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極為罕見的。曾侯乙墓編鐘的鑄成,表明我國青銅鑄造工藝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國古代音律科學的發達程度,它是我國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們“文明古國”的歷史輝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