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復】中國古籍修復:高端人才緊缺,西文善本尤甚
“我們面臨最大的問題不是資金與設備的缺乏,而是人才的缺乏,尤其是西文善本的修復人才。”四川大學古籍特藏文獻修復師魏濤俯伏於兩米長的工作台前,小心翼翼地用毛刷拭去古籍上的塵埃。
這張擺放著樟木鎮紙、書錘、毛筆、錐板、鑷子等古籍修復工具的工作台已陪伴魏濤十年。在這裡,魏濤用每天一至三頁的修復速度,日復一日地修復著一本本破舊不堪的古籍,讓眾多早已無法翻動頁面的珍貴古籍重獲新生。
據四川大學圖書館專家介紹,中國的“古籍”是指1912年以前的書籍;“善本”是指清乾隆六十年以前的書籍。根據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的統計,中國官方現存古籍書量5000萬冊件,有古籍收藏單位2800多家,隨著時間流逝,古籍破損消亡,保護形勢嚴峻。
“有時修復一部古籍要花費超過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難免讓外界覺得寂寞、枯燥。”據魏濤近日接受采訪時介紹,修復一本破損古籍,要經歷拆解、編號、整理、補書、摺頁、剪頁、噴水、壓平、捶書等十餘道工序。
“修舊如舊”是古籍修復的原則之一,即連書上原有的書皮、護頁、襯紙,乃至殘損的書籤等物件都要保留。在魏濤看來,古籍修復最高境界是修復後只在燈光下才看到修補的痕跡,補紙不能超過缺口邊緣兩毫米。
“古籍和善本被損壞的原因主要有鼠蟲啃咬、酸鹼不平衡、水浸濕髮黴等。”魏濤說,四川氣候潮濕,沒有得到修復的古籍甚至會慢慢書頁粘黏到不能翻閱,每一位從事古籍修復的專家都在與時間賽跑。
“普通古籍修復的人才已十分緊缺,何況是修復西文善本的雙語人才。”魏濤說,今年復旦大學與中山大學均開始招收古籍保護相關專業研究生,但錄取情況並不理想。
以四川大學圖書館為例,該館共珍藏線裝古籍30萬冊,其中包括珍貴的唐代敦煌《大般若波羅密多經卷》,以及相當數量的宋、元刻本及唐代以來的各種稿本和抄本,兩萬冊西文善本,但負責古籍特藏文獻修復的專家僅有三人。
正為四川古籍編目培訓班授課的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博士生導師羅琳介紹說,西文善本封面大多是羊皮材質,內頁採用兩面印刷,修復技術困難,國內西文善本的修復工作大多與外國專家合作完成。
“中華古籍保護計劃2007年開始實施時,國內古籍修復師不足100人。”羅琳指出,儘管如今通過高等院校招生、師傅帶徒弟、開辦培訓班等方式,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古籍修復的行列,但成為古籍修復領域的高級人才需要多年的苦修,高端人才仍十分緊缺。
這是羅琳第二次來到四川講授古籍編目課程,他的學生大多是四川各市州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我們館藏一萬冊古籍、善本,唯一的古籍修復專家去年退休了。”西昌圖書館工作人員劉莉正在筆記本上摘抄古籍普查平台數據歸類的要領,兩天的學習時間對剛接觸古籍修復的劉莉來說十分珍貴。
“我們面臨最大的問題不是資金與設備的缺乏,而是人才的缺乏,尤其是西文善本的修復人才。”四川大學古籍特藏文獻修復師魏濤俯伏於兩米長的工作台前,小心翼翼地用毛刷拭去古籍上的塵埃。這張擺放著樟木鎮紙、書錘、毛筆、錐板、鑷子等古籍修復工具的工作台已陪伴魏濤十年。在這裡,魏濤用每天一至三頁的修復速度,日復一日地修復著一本本破舊不堪的古籍,讓眾多早已無法翻動頁面的珍貴古籍重獲新生。
據四川大學圖書館專家介紹,中國的“古籍”是指1912年以前的書籍;“善本”是指清乾隆六十年以前的書籍。根據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的統計,中國官方現存古籍書量5000萬冊件,有古籍收藏單位2800多家,隨著時間流逝,古籍破損消亡,保護形勢嚴峻。“有時修復一部古籍要花費超過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難免讓外界覺得寂寞、枯燥。”據魏濤近日接受采訪時介紹,修復一本破損古籍,要經歷拆解、編號、整理、補書、摺頁、剪頁、噴水、壓平、捶書等十餘道工序。“修舊如舊”是古籍修復的原則之一,即連書上原有的書皮、護頁、襯紙,乃至殘損的書籤等物件都要保留。在魏濤看來,古籍修復最高境界是修復後只在燈光下才看到修補的痕跡,補紙不能超過缺口邊緣兩毫米。“古籍和善本被損壞的原因主要有鼠蟲啃咬、酸鹼不平衡、水浸濕髮黴等。”魏濤說,四川氣候潮濕,沒有得到修復的古籍甚至會慢慢書頁粘黏到不能翻閱,每一位從事古籍修復的專家都在與時間賽跑。“普通古籍修復的人才已十分緊缺,何況是修復西文善本的雙語人才。”魏濤說,今年復旦大學與中山大學均開始招收古籍保護相關專業研究生,但錄取情況並不理想。
以四川大學圖書館為例,該館共珍藏線裝古籍30萬冊,其中包括珍貴的唐代敦煌《大般若波羅密多經卷》,以及相當數量的宋、元刻本及唐代以來的各種稿本和抄本,兩萬冊西文善本,但負責古籍特藏文獻修復的專家僅有三人。正為四川古籍編目培訓班授課的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博士生導師羅琳介紹說,西文善本封面大多是羊皮材質,內頁採用兩面印刷,修復技術困難,國內西文善本的修復工作大多與外國專家合作完成。“中華古籍保護計劃2007年開始實施時,國內古籍修復師不足100人。”羅琳指出,儘管如今通過高等院校招生、師傅帶徒弟、開辦培訓班等方式,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古籍修復的行列,但成為古籍修復領域的高級人才需要多年的苦修,高端人才仍十分緊缺。這是羅琳第二次來到四川講授古籍編目課程,他的學生大多是四川各市州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我們館藏一萬冊古籍、善本,唯一的古籍修復專家去年退休了。”西昌圖書館工作人員劉莉正在筆記本上摘抄古籍普查平台數據歸類的要領,兩天的學習時間對剛接觸古籍修復的劉莉來說十分珍貴。
地圖收藏是最近十幾年才在我國興起的。過去由於人們對地圖認識的局限,再加上像軍用地圖等比例尺大而精確的專用地圖鮮有機會流入民間市場,收藏難度較大,地圖一直是收藏市場中的冷門。隨著收藏市場的整體升溫和人們對地圖科學、歷史、文藝內涵認識的深入,近些年民間地圖收藏轉熱,價格逐年上漲,收藏前景看好。
在1995年的嘉德春拍開我國地圖拍賣成交的先河,之後上海朵雲軒拍賣公司於1997年首屆大拍推出的《古地圖三種》,包括《前漢地理圖》《中外輿地全圖》《萬國輿圖》,以9900元成交。經過十年的發展,古舊地圖與古籍善本比肩而立,逐步走上各種大中型書刊資料拍賣會,已經成為穩定的上拍板塊。業內人士根據拍賣行情分析,具有彩繪、手繪、品相好等特徵並且配有美觀圖片的地圖易於成交;單張圖成交價格一般高於圖冊;由於研究政區圖專題的人數較少,政區圖系列比其他專題圖易於成交;收藏者追捧本地藏品,如拍賣在北京舉行,北京區域圖就會很搶手。
天津市民間收藏委員會會長趙文波認為,目前,有六類地圖收藏潛力較大。1、具有彩繪、手繪、品相好等特徵並且配有美觀圖片的地圖。2、具有特殊時代、特殊背景、特殊事件特徵的地圖。3、幅面較大的地圖。通常,地圖幅面每翻一倍,價格通常也要漲一倍。幅面每縮一半,價格也要降一半。4、年代越久遠的地圖,越有收藏價值。5、特殊材料製成的地圖,如布的、絲綢的、毛皮的等,一般都比紙質的價格高。6、特殊形式的地圖,如航空圖、航海圖、軍用地形圖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