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收藏者的主要問題是辨偽,當前這方面的書籍文章不少,但大都文字冗長,讀後難得要領,不便操作。現根據個人經驗,且支幾招,僅供參考。
青銅器收藏是我國傳統收藏中的一個大項,雖說國之重器大都在國家館藏之列,但民用青銅器鍋、盆以及素鼎和戈、劍之類的收藏者不少,帶鉤、先秦錢幣等從材質上也屬於青銅大類。
第一招聞味、手搓
真正的千年古銅無論傳世或出土品,均無刺鼻的酸、臭、嗆等異味,出土生坑品稍帶土腥味,但因千年以上的時間,土層與銅器的氧化物已牢結一體,青銅本身和鏽蝕的氣息已被基本吸收。如仔細聞辨似乎有一種接近甜味的感覺。過去的老古董商有的用舌舔,此法看來不會被講衛生的今人所取。其實更好的辦法,是用手在器物上反复快速搓磨,待搓得指頭髮熱時,再聞手上的氣味,老東西有陳舊器物那種類似發霉的甜味,新貨則有酸、嗆之氣。
第二招看銹色
(1)疙瘩銹可疑:疙瘩銹色深淺不一,成較均勻的小塊狀,佈於器物之某一部位,雖不能將有疙瘩鏽的器物一概視為贗品,但作偽者用塗料、油漆和乳膠所作的假銹,多呈此狀。
(2)粉綠色銹可疑:粉綠色銹多為浮銹,除特殊環境如土層潮濕、過分接近地表等原因,少數真器有此情況外,一般粉銹多半為急於求成的作偽者用酸、鹼腐蝕而成。有的真器,出土後保管條件不好,染上有害銹也偶爾呈粉綠色,但購藏青銅器必須對此保持警惕,以防上當。
(3)單一銹色可疑:一件歷經千年標準的青銅器,其包漿銹色應當層次豐富,斑斕可人。正像宋元時期的古畫一樣,除了總的基調色彩因陳舊顯得單一外,觀其細部色彩也是各有千秋,其感覺是和諧而不單調,多彩而不刺目,就是一枚小小的秦漢時期的青銅帶鉤,也可體現出這種特色。凡銹色過分單一,缺乏變化與對比通體硬綠銹者,一般都是"速成"贗品,不可取也。
再一招辨聲
(1)偽器敲擊聲亮而有轉音(轉音即頻率較高而較悠長向上),真器聲音較低沉短促。
(2)破音可疑:有的作偽者為了模仿真器的"啞音",有意將器物弄出裂痕,這樣做雖然消除了亮音,但卻呈現出破裂之音。
又一招細察材質
作偽者為省事,常用新銅(黃銅)製作贗品,選好後塗以假銹色包漿,或腐蝕後埋入地下,使人看不出器物材質。購藏者用20倍以上放大鏡,通體仔細觀察,如發現有黃色晶體狀亮點,即可能為新銅所造。
古代青銅器的銅質辨偽
從銅質上辨別青銅器是非常關鍵的。夏商周的青銅器,皆為銅錫鉛合金的青銅器。錫的成份越大,銅質的灰色色澤越淺淡。戰國的青銅器銅質純淨,極少有沙粒。
宋代開始大量仿青銅器,合金成分為銅、錫、鉛和少量的鋅,銅色為黃中泛紅。
明清仿青銅器含錫成分很少,而鉛鋅成分增多,銅色皆發黃,但明代仿青銅器色為黃中泛白,清代仿青銅器色卻是黃中透黃。因此,鑑定銅質的真偽,看、足、口沿、底部露銅的質色是很重要的。
細說青銅器辨偽辦法
看銅質、掂重量。從銅器的重量上來說,一般商前期器輕薄,商後期器重質厚,莊重雄偉。西周器有銘而渾厚,春秋戰國之器輕薄精細。到了漢代銅器重拙粗矮。
看皮殼、辨銹色。真銹有綠、藍、紅、黑等多種顏色,有金屬光澤。在貼骨處是黑銹,其上層是紅銹,再之上是藍或綠銹。凡銹色單一,質地疏鬆,一摳就掉,或用酒精一擦就掉,一般都是“速成”贗品。
看器型。以鼎為例,夏末商中期有圓的、方的形體。方鼎一般接近正方形,耳為直耳,足多為錐形或扁形。
看紋飾、辨銘文。從紋飾上辨偽,範鑄法一般紋飾槽口小里面大,出現對稱紋飾有高低錯位痕跡;失蠟法鑄造花紋對稱一致。從銘文上辨偽,夏與商前期青銅器無銘文,商中期開始出現銘文,大多4~5個字以像形文字居多,字體粗壯,商晚期銘文逐漸增多,一般在10個字左右,西周時期銘文增多。春秋時期銘文字體剛勁瘦長,出現了“鳥蟲書”和錯金銘文。戰國時期銘文簡單,字體纖細,字口淺。秦漢時期,銘文筆道細淺。漢代銘文多為隸書,呈長方形,筆劃較戰國時期粗壯。
聞味道、聽聲音。真器無論傳世品或出土品,均沒有刺鼻的酸、臭、嗆異味。用手在器物上反复快速搓磨,待搓到指頭髮熱時,再聞手上的氣味,老東西有陳舊器物那種類似發霉的甜味,偽器則有酸、嗆之氣。另外,從聲音上辨識,偽器敲擊聲亮而有轉音,真器的聲音較低沉短促。
淺說青銅器的斷代
青銅器歷史悠久,發展變化也很大。各個時期的銅器在鑄造工藝、花紋、銘文上各有特色。如商代青銅器的花紋,多為平紋、二層花紋、三層花紋的;圖案則是被誇張與改造過的各種動物形象,如四條腿的動物,在有的銅器圖案中被改為兩條腿,有的動物羽毛被代之以篆形紋等。
商代銅器花紋的另一特點是陰刻道深而底平,花紋非常規矩有力。商代初期銅器花紋糙而平紋多,多為薄胎銅器。中期母模型鑄造無縫,花紋非常細緻,細迴紋填空,有的細如鬃毛。芝麻粒大的空間,也填上小點點長形或方形細迴紋。商代中晚期青銅器的又一特點是方鼎、圓鼎、卣、簋、壺等足多是平底,且有凸形網紋,網紋為菱形組合。
商代青銅器上多有銅釘,這是器物鑄造後,用銅水補孔形成的。商代銅器也有用分鑄法的,但較少。如器物上的耳、獸頭,可先分別鑄好,再放在鑄器模上,在澆鑄器體時銅水便會將其與器體聯結成一個整體。在商代還沒有大、小焊接技術,以銅焊銅(即大焊)是戰國以後才有的。
周代銅器從鑄造工藝來看,比商代銅器粗糙,帶銘文的較多,如周代的虢季子白盤,獸頭環,平糙紋,銘文多達百餘字。盂鼎,腹是至素紋,口下是獸面紋、夔紋,銘文達二百多字。此外銅簋、豆、等等,多數是糙紋,銘文二三十字的舉不勝舉。
春秋時代的銅器同西周銅器相近,但花紋已有所演變進化,出現了瓦棱紋、魚鱗紋、蛇紋、爬獸紋,等等。
戰國初期的銅器與春秋時期的類似,但到中後期就大不相同了。戰國時期,我們的祖先已經掌握了鎏金、銀的技術和鑲嵌的技巧,在這時的青銅器物上右面發現旋工、鉚釘、打眼的痕跡,也有了雕鏨花紋及銘文的痕跡。
從古代青銅器的鑄造花紋、銘文上看,各朝代交替時期的器物都有著明顯的繼承關係,而到中後期,就逐漸分道揚鑣了。
漢代青銅器很多都是素紋,大部分還是鑄造的,也有的花紋、銘文是用鏨子雕刻的。比如漢代的鎏金杯子、奩、盒、碗等用具上的花紋,多是雕刻的。
漢代以後至唐代的銅器,鑄造的花紋很多,其中有打料的銅、金、銀器,並且也有了大、小焊的技術。
青銅器銘文辨偽
商周青銅器銘文的鑄造,是另外做一塊銘文範,鑲嵌入主體內範中。有的銘文範嵌得很平整,周圍沒有明顯的痕跡。也有嵌得較低粗糙,突出器的表面,如秦公簋、蕞器組的銘文皆是如此。商周青銅器在鑄造長篇銘文時,有的還要劃好線條或打好格子,所以一般銘文橫行直行都比較規整,範土的銘文是陽線條,而鑄成的銘文往往有字口小底部大的感覺,同時在字口內具有磨砂玻璃那樣均勻的無光感,字體筆劃的轉折處,呈非常自然的圓勢,而從事在陶範上刻銘文的技工,技術很高超,書寫也很流利。
春秋戰國青銅器上出現整篇刻上去的銘文,但原刻的文字是當青銅器脫範不久科的,因古時無鋼刀,就用小輪子在銅器上琢磨出來的,所以字體比較光潔,只有琢磨痕,而無刀痕。宋代以後很多在沒有銘文的青銅器上作偽銘紋,作偽銘紋是用刀刻的,一筆要刻上好幾刀,往往會留下刀刃的痕跡。
宋代以來,金石家的研究重點是文字,當作歷史文獻對待的青銅器銘文,所以當時有銘文的青銅器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那時收藏家們對青銅器的蒐集,往往偏重在銘文方面,宋代仿製的青銅器也大部分帶有銘文。
鑑定銘文真偽,除仔細觀察原銘文附近有無改鑿.改刻以至字體不一,表面高低不平,補上偽銹等痕跡外,還可以從銘文的鑄造方法來鑑定。後刻的銘文,有的是有所本,字體比較拘謹、呆板,字口內有或隱或顯的刀鑿痕。而用翻砂法鑄造的青銅器,泥料顆粒比較粗,銘文筆劃的表面與細膩的範土鑄造不同。
怎樣氣味辨別古代銅器
古銅器是出土的、還是出水的、或傳世的,只要是真的或者幾百年以上的,它就沒有任何氣味了。新出土古銅器會帶有土的氣味,時間久了土氣也會消失。造假的人無論假造什麼樣的銅器、裝飾什麼顏色,只要用手或貓皮擦拭後,聞起來肯定有有一種刺鼻的銅腥味。真銅器無論怎麼抹擦,也不會有任何氣味。這也是一種很有效的鑑別方法,是鑑別古銅器的人應該知道的方法。
不過有一點造假的人在銅料中摻進水銀製作成假古銅器後,銅器味被水銀味所掩蓋,無論怎麼抹擦,也不會產生銅腥氣味。但從聲音上可以辨出。古銅器聲音微細而清脆,新銅器聲音濁重而哄亂,新器舊器只要一敲就可分辨出來。這也是鑑別古銅器時必須知道的。
青銅器鑄造辨偽
商周時代的青銅器,大部分是用陶範法鑄成的,作偽者只用蠟模(失蠟)的方法鑄造。陶範法鑄造青銅器的主要方法,是看青銅器是否有塊範對合的痕跡“線”,合範處是否留有對合的範痕。在商周時代,任何一件青銅容器,它的塊範拼合的痕跡都有一定規格,隨著時代進步,合範的方法也會有所改變,但是任何一件塊範鑄造的青銅器,都有帶線。
有的青銅器合範痕跡容易掩飾,但在隱蔽處如鼎的耳內和腹下部,還會遺留痕蹟的。但是現代用蠟模法偽造的青銅器,表面較精細。失蠟法是在模上貼蠟片,所貼蠟片不合縫,鑄成後所顯示痕蹟的範痕是凹陷的。新仿鑄的青銅器一般重於原器,這是因為真青銅器埋藏在地下幾千年,經過地下長期腐蝕比重會下降,重量會變輕。而偽鑄品沒有這一過程,就顯得較重。
另一方面,偽造青銅器的蠟模製造都略厚於原器,仿偽者往往未見原物,因而蠟胎的成型也未能如原器壁之薄,這是一個先天的毛病,因而偽鑄之器一般都厚於原器,以上兩方面因素疊加起來,偽品就明顯地重於原器了。
青銅器作偽九法
青銅器是較名貴的古代器物。唐代以前的銅器習慣上稱為古代青銅器,其價值最高。近年來,古玩市場上常仿冒古代青銅器出現,讓人難辨真偽,下面就向您介紹青銅器作偽的幾種方法:
仿古法:作偽者一般均有所據,或依真器,或依圖錄。仿器形制與真器基本相似,尺寸大小也與真器相近。仿器一般仿得比較準確,若不細心觀察,給以判斷真偽。但不論仿得如何準確、逼真,其銅質、花紋、顏色均與真器有別,風格也迥然有異。同時,仿器比真器重,有壓手感,這是普遍規律。
拼湊法:又稱“插幫車”。或同幾個舊器中的殘塊拼成新器;或真器中缺失了一部分或幾部分,另取其他器的殘塊按格局修完整;或真器中本無某部分,卻節外生枝,添枝加葉拼成新器。
改造法:即以某件舊器修改成為一種風格獨特的新器形。作為偽者將一些不易賣出的或價格便宜的器物加以改造,成為新器形。如原器本無梁無蓋,而改成有蓋的新器;或原器殘存一部分,將其改成另一種新器。
加花法:即真器上原有簡單紋飾,作偽者選擇合適的光素部位,刻上相宜的花紋,一般來說加刻的花紋與原器花紋是一致的。
掏花法:即在原本無花紋的器物上先鏨刻花紋,再沿著花紋將無花部位掏透或掏空,使原器變成一件鏤空之器。這種掏花的作偽法,不僅刀痕明顯,而且不符合器物的特徵。
添銘法:即真品本無銘,後在其上鏨刻偽銘。後鏨的銘文文筆均勻,字體呆板、鬆散、不自然,字口面寬底窄,同時有鏨痕。銘文字體,內容雖皆能仿製,但筆法和韻法卻是難以模仿的。另外,真器偽銘者皆傷皮色,器表有銹而字口無銹,即使字口處作上假地子、假銹,也與器表的地子、銹色不符。
增銘法:即真器上原有銘,但銘文簡單,作偽者在真銘前後增刻偽銘;或真器上本應對銘,因器缺失某部分使銘文殘缺,修配時連銘文也一起刻出。在器物上增刻偽銘後,偽銘的銹色、地子與真銘不同,字口也明顯不同。
補銘法:即真器上原有銘,但銘文中缺字,作偽者將其補上;或真器上本無銘,後刻上偽銘,因某種原因漏刻了字,後來又補刻上。
腐蝕法:這種方法是在青銅器需要刻銘的部分塗上蠟,在蠟上刻好字,然後用三氯化鐵在刻好的字口上咬腐,然後將蠟去掉,就會出現凹陷的字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