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從衛星上觀察緬甸礦區,不一樣的景色!


緬甸的翡翠產地主要分佈在緬甸北部的霧露河流域,親敦江支流,克欽邦西部與實皆省交界線一帶,翡翠礦呈帶狀分佈,共分六個場區,每個場區又分許多場口。
場區衛星圖像
各個場區所產翡翠,外觀、質量、顏色都有各自的特點。
緬甸翡翠的發現及開採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其場口如星火燎原,發展到今天有名稱的達近百個,且群星薈萃,爭妍斗奇,至於小的難以起名的場口更是星羅棋布。
根據翡翠原石的種類和開採時間的順序,通常可將整個場區劃分為六大場區:老場區、大馬坎場區、小場區、後江場區、雷打場區和新場區。
1、老場區:位於烏魯江中游,是開採時間最早的場區,也是至今面積最大,場口最多,種類繁多的場區。其中較大的場口有27個,其中最著名的場口是:老帕敢、回卡、大谷地、四通卡、馬那、格拉莫。這些場口的玉石產量多、質量高,交易中經常遇到,因此必須熟練掌握其特性。老場區最深地段現已開採到第三層,約20米深。第一層為黃沙皮,第二層為黃紅沙皮,第三層為黑沙皮。


2、大馬坎場區:該場區毗鄰老場區,位於烏魯江下游,是老場區出現一個世紀以後開始開采的。較大場口有11個,最著名的場口是:大馬坎、黃巴、莫格疊、雀丙。
3、小場區:位於恩多湖南面,毗鄰鐵路線。較大的場口有8個,最著名的場口是南奇、莫六、莫罕。該場區其部分地段已挖到第三層,第一層黃沙皮,第二層黃紅沙皮,第三層黑沙皮,帶蠟殼。
4、後江場區:因位於康底江又稱後江江畔而得名。產區地形狹窄,主要在長約3000多米,寬約150米的地方,散佈著10個場口,最著名的場口是格母林、加莫、莫東郭、不格朵。雖然地方狹窄,但後江場區產量高,品種多,質量好。其局部地區已開採到第五層:第一層仍為黃沙皮,第二層為紅蠟殼,第三層為黑蠟殼。
5、雷打場區:位於後江上游的一座山上。雷打石多暴露在土層上,缺點是裂綹多,種干,硬度不夠,難以取料,低檔貨較多。一旦遇上可取料的貨,也有較高的價值。近年來勐蘭邦不斷發現中檔色貨。1992年年終雷打場傳出驚人的消息,發現一塊巨大如屋的上等翡翠,目前正由政府組織開採,是否需要為雷打場正名,尚待今後決斷。
6、新場區:該場區位於烏魯江上游的兩條支流之間。主要是大件料,產品多是白底見青的中低檔料;位於表土層下,開採很方便。場口不少,但消失得很快,如1992年場口、1991年場口早已停採。主要場口有9個:莫西撒、婆之公,格底莫、大莫邊、小莫邊、馬撒、邦弄、三客塘、三卡莫。
看了這麼多坑,能分清楚新坑老坑嗎?

說起翡翠的選購,理論上都知道:一要A貨,二要老坑,三要水頭大,四要綠多而色正。但真要面對珠寶櫃檯前那一大堆翡翠的時候或許就花了眼。迷戀翡翠之魅的玩家,大概都聽過“老坑”和“新坑”之說,甚至於“老坑”已經成為翠色純正、分佈均勻、質地細膩、高透明度等頂級翡翠的代名詞。

老坑是啥?
世界著名優質翡​​翠礦床位於緬甸北部烏尤河(親敦江支流)流域。從十三世紀(也許還早)就開始在這一帶開採沖積砂礦和冰川砂礦,直到十八世紀才發現原生翡翠礦床。原生翡翠礦產於前寒武紀地層中呈由北向東延伸的蛇紋石化橄欖岩體內。主要產地是度冒、緬冒、潘冒和南奈冒。
這四個礦區是由彼此相距很近的脈狀、透鏡狀、岩株狀翡翠礦體組成長而厚的同一礦帶,沿走向長近1—2.5公里。

含翡翠的脈體呈環帶狀構造,脈體中心部分是硬玉單礦物翡翠巖,向脈壁方向漸變為鈉長石一--翡翠巖帶,鈉長岩帶和鹼性角閃岩帶。

這幾個礦區被發現時,礦脈中的部分礦石在露天裸露的時間已經非常的久了。由於當地的帶酸性的地下水和雨水的長期浸泡和侵蝕,當地的翡翠礦石變得質地更加細密,在經過加工後顯現出非常好的通透度,這些礦區產出的翡翠就被行內人士稱作“老坑”料。

老坑種翡翠,俗稱“老坑玻璃種”,通常具玻璃光澤,其質地細膩純淨無瑕疵,顏色為純正、明亮、濃郁、均勻的翠綠色:老坑種翡翠以纖維交織的變晶結構為主,硬主晶粒很細,因此,憑肉眼極難見到“翠性”;老坑種翡翠在光照射下呈半透明或透明狀,是翡翠中的上品或極品。
顏色:首先,老坑種翡翠的色具有一定的濃度,是深色,但深而不暗,色澤鮮豔、純正的綠色,即顏色不偏灰,均勻度好。
質地:老坑種翡翠的質地比較細膩,透明度也比較好,即玻璃質地。當然,即使是老坑種,其質量相對也有高低之分,有的透明度高一些,有的透明度稍差些,所以價值也有差別,但無論如何是比較吸引人的翡翠品種。

啥是新坑?
“新坑”,就是那些翡翠礦脈形成時間較晚一些的,遠離上述的那條礦脈的坑口。由於年紀較輕,露天形成時間也不夠,所以大多質地粗鬆,水頭短少,也有人將山料翡翠礦石也歸納進來,但其實大多數“新坑”翡翠礦石是從幾十米深的坑井裡掏出來的!最有代表性的當屬被行內人士稱作“83坑”的翡翠礦脈。因其被發現得較晚(1983年),加之產量頗巨,目前用來做翡翠飾品的原料,主要來自那個礦區。而真正老坑礦床由於幾代人的開挖,已經資源殆盡了。

新、老坑的誤區

“老坑種”就一定“老”嗎?其實未必,這裡面至少存在兩方面的誤區。
誤區一:老坑種、新坑種就是年代的新老
翡翠有原生礦和次生礦,據專家介紹,原生礦的形成是由於山區地質的壓力運動,出產於原生礦的山料翡翠大多質地不細膩,摸上去較乾,水頭不足。原生礦床有一些質量不等的礦石,經過水流的搬運,一些質量差的,不純的翡翠就會得到自然的分選,淘汰,最後保留於河床中的翡翠經過長時間的河水沖刷、浸泡,一些礦物質進入玉石內發生物質交換,呈現出的礦物質顏色均勻,水頭足,質地、結構緊密。
實際上,按照地質學觀點看,它們在地下形成的地質時代是相同的,僅是開採翡翠的先後年份不同。“不能根據'新坑種'、'老坑種'這些字眼簡單地判斷年代,有些新坑種形成的年代比老坑種還要早。”行內人士如是說。
誤區二:老坑種都是玻璃種、冰種
市場上認可度最高的莫過於老坑玻璃種,是翡翠玉石市場的上品或極品。玻璃種具有玻璃光澤,其質地細膩純淨無瑕疵,顏色純正、明亮、濃郁、均勻的翠綠色老坑種翡翠在光的照射下呈半透明或透明狀。冰種翡翠比起玻璃種來要稍微差一些,內部有肉眼可見的顆粒,退而居其次,但是高冰種的翡翠也可稱得上高檔品。
老坑與新坑是地理以及地礦分佈狀態的概念,而新坑種與老坑種是翡翠品質的概念。只要是優質的、透明度高、結晶細膩的翡翠,就是老坑種翡翠。老坑種翡翠也是最值得收藏者關注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