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2日 星期三

藝術品電商與藝術品抵押貸款,哪個變現更靠譜?


藝術品市場不斷攀升的億元價格使得藝術品市場成為一頭站在風口的“豬”,不僅是傳統藝術行業等著分食豬肉,就連金融行業也開始垂涎。億元市場催生電商的蓬勃發展,金融機構也紛紛尋求新業務的發展機會,銀行、典當行等機構就開始將目光投放在藝術品抵押業務上。
藝術品電商與藝術品抵押貸款,哪個變現更靠譜?
藝術品電商火熱,藏家押寶在線拍賣變現
銀行、典當行等這些機構正式看中藝術品的億元市場的潛力,開始摸索怎樣能讓藝術品像房產抵押一樣成為新型的貸款業務。在相關鑑定機構確保藝術品的保真情況下,結合市場分析對藝術品給出估價,再以貸款的形式給出相應的價格,但目前來說藝術品不具備房產流通性較強的優勢條件。如果貸款人無法償還銀行款項,這件藝術品能否流通變為貨幣就成為了銀行頭痛的事情。
藝術品電商的出現則是傳統藝術市場下的補充和延續發展。保留了傳統市場的優勢,結合互聯網+的新思維發展。針對藝術品變現的問題結局,較具特色的是當屬號稱國內首家藝術品移動電商平台的翰墨千秋藝術交易中心。藝術交易中心APP是由翰墨千秋與高盛藝術品(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700萬美金打造與運營,平台針對藝術品變現難這一痛點,提出新型的投資與變現服務。平台支持藏家、買家的二次委託銷售,確保藝術品藏家資金的快速流通與變現。
藝術品抵押貸款業務遇瓶頸
據《人民日報》(2014年)報導,長沙銀行首次啟動藝術品抵押貸款業務,由專業擔保公司擔保,向長沙銀行申請貸款。以專門的機構參與藝術品擔保貸款,確保藝術品的質量。其實早在2009年部分銀行就開始嘗試藝術品抵押融資貸款,但最後都不了了之,因為藝術品的特殊性,使得銀行在實施方案上遇到瓶頸。
藝術品雖然有高價值、高收藏、高投資的優勢,但是藝術品也具有不可複制的特殊性。真偽鑑定、價格評估等都成為抵押政策的阻力。目前銀行、典當行這些能對藝術品進行抵押的機構能識別藝術品的真偽、能看懂藝術品的少之又少,能準確估價的那就更是寥寥無幾。銀行自身無法具備鑑定能力是關鍵問題,只能依靠相關的鑑定機構或者專家,這就導致藝術品抵押貸款業務沒辦法普及,不可能成為像理財一樣的大眾產品。
互聯網+潮流下的藝術品業務,潛力樂觀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文化產業寫入“經​​濟結構優化升級”部分,並且提出文化產業要與互聯網、金融與地產領域“跨界”融合以尋求突破,新事物的出現是符合經濟發展潮流趨勢的。但要想要坐穩藝術市場,新業態仍需要走一段自我摸索的道路,目前藝術品市場也在開始慢慢成形,相關政策的相繼出台也是對藝術品市場發展的肯定,未來的潛力還是樂觀可行,但傳統市場的思維模式仍舊根深蒂固,想要“夾縫生存”仍需繼續前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