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偽工作十分複雜,不是一二句話能說得清,即使對於鑑識專家來說,也不是一勞永逸之事。因此,只能具體問題具體討論。這裡,我結合自己的感受,探討一下天啟崇禎青花瓷的辨偽和斷代問題。
對於天啟崇禎的青花瓷,一般都是把它們放在一起來談。因為,青花瓷發展到萬曆之後,已明顯走了下坡路,而天啟、崇禎製瓷風格比較相近。那個時候,由於製瓷業的趨於衰落,官窯生產幾近停頓,現在能見到的,大多是民窯器。此兩朝的胎質顯粗糙,盤碗類器的器底有點點黑疵,跳刀痕明顯,部分有燒痕或有粘砂。官窯器較民窯器稍好,但總體均不如前朝。主要是三類產品:廟宇供器、一般日用瓷和銷日本的外銷瓷。就一般日用器皿而言,雖然也有精良之作,但大多製作較為粗糙。底足處理草率。釉色灰青。青花大都用石子青著色,少數也有用浙料的。色澤有鮮亮明快的,但大多數青花髮色藍中泛灰,有些甚至泛灰黑,無青翠之感。崇禎時還出現灰暗發褐者,青花多有暈散。天啟崇禎之時,底釉的釉發青,並常見有橘皮紋出現。明代天啟之時,在審美風格上已完全突破了官窯程式化的束縛,大凡山水、人物、花鳥、走獸、魚虫、靜物,大至龍鳳神仙,小到蝦蟲之微,無一不可入畫。而且,畫風疏朗隨意、俊逸活潑、寫意天然,頗具水墨寫意的風韻,山水畫面常以細線畫成。很多文人畫為畫瓷者所吸取。如果再看到兔款裝飾,且底部見跳刀痕者,足尖略成尖狀,一般就可以認為是明末之物。繪畫風格上與萬曆相仿,青花器也用雙線勾邊,中間一抹平塗的畫法來繪製。此外,崇禎時期的瓶、罐、筆筒之類,常在頸部和近底部位裝飾二圈暗刻花的圖案,部分器物上有醬口,這也是辨別崇禎之器的一個裝飾特徵。當然,僅以此理念去辨別,卻往往會上當。筆者就因此而吃過藥。
後來,在見到真正的天啟崇禎青花瓷後,方才悟到,有些東西仿品完全可以依樣而做得和真品無異。如窗格紋、白兔款、瓷釉色調、造型製式等等,這些特徵後來人均可仿製,因此,不仔細辨認的話很容易上當。要鑑識真正的天啟崇禎瓷,首先必須看得懂明代瓷器的釉色。明瓷與清瓷不一樣,由於年代久遠,傳世品包漿厚重,故釉色較清瓷尤為清亮。凡釉色暗渾,釉面無亮潤之色,青花呆滯毫無靈動之氣者,即便紋樣風格、制式造型、青花髮色均對,也不要輕易認定。還有一點很重要,即嘉靖期瓷器的胎釉之間常有一線橙黃之色顯現,而且自萬曆以後,在青花的塗抹處,已有指捺水印紋出現。而窗格紋裝飾一般出現在萬曆之後,因此,如在釉色和青花髮色上可認定是晚明之物後,如胎釉之間無橙黃色調,又可見指捺水印紋者,加上紋樣上有窗格紋、白兔款和底部見跳刀修飾者,再參考其他特徵,如均符合,則斷為天啟崇禎瓷應無大錯。因年代久遠而生出的包漿,雖然現在也有仿造者,但仔細辨認則不難區分。水印指捺紋較難仿造,當是鑑定時的一個主要依據。當然,這種斷代也是大體而言的,因為,無論是水印指捺紋也好,胎釉之間的橙黃色調也好,均不是絕對的。應根據具體情況,才能做出相應的判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