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5日 星期三

談談古陶瓷鑑定中的傳統“目鑑”與“科鑑


 格物致知 2015-03-20 17:05
2014年已成為過去,回顧2014年的文博界,可謂為最為混亂的一年。
在過去的2014和進入的2015年,古陶瓷界主要討論的問題依然是對古陶瓷的“目鑑”與“科鑑”的問題。
按業界對古陶瓷對“目鑑”與“科鑑”的區分。“目鑑”古陶瓷依據的是鑑定者對古陶瓷的胎質,器形,色彩與畫法,與鑑定者所認知和儲存的知識進行比對,從而判斷所鑑定器物與自己認知古陶瓷器物有多少相似成分,從而作出真與偽的判斷。而“科鑑”則不同,科鑑則主要是觀察古陶瓷釉面因歷史久遠而產生的物理性變化,“科鑑”可以採用目鑑形式進行觀測,如採用目鑑形式不能滿足其鑑定需要時,也可採用現代科技技術,如電子顯微鏡提取技術,X光熒譜提取技術,熱釋光技術。它們對古陶瓷釉面進行微觀觀測,對古陶瓷製備的原料進行化學分子的提取,對古陶瓷內部物質的運動變化進行物理性提取分析,以判定古陶瓷存在的真偽判別。
當前國內進行的對古陶瓷真偽的鑑別,不管是採用“目鑑”或者“科鑑”手段,其最終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想通過目鑑或者科技檢測手段探取古陶瓷真偽的標本。但在當前實踐活動中,採用兩種手段鑑別對古陶瓷進行鑑別行為,卻發生了激烈的相互排斥行為。
反對用科檢儀器檢測古陶瓷的理由在於,說儀器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檢測儀器掌握在不良者手中同樣存在古陶瓷檢測做偽的可能。還有就是用儀器檢測古陶瓷,存在數據不全的問題,它對於偏窯無用。主張採用科檢儀器檢測古陶瓷的人則質疑傳統目鑑中的種種弊端。如傳統目鑑中的標形學說,目鑑中的不統一性,張三說真,而李四說偽,人為主​​觀臆斷性強。
有關古陶瓷傳統“目鑑”與“科鑑”。兩者鑑定的目的都是統一的,即:去偽存真。“但是兩者在對待古陶瓷的認知和態度上卻有著天壤之別”。傳統“目鑑”者在古陶瓷鑑定中所遵循的一條原則就是:假設對古陶瓷真偽設十個條件,只要有一條自己不認識,即可把這件器物判定為偽品。實際上我們在認識和探索古陶瓷的實踐活動中,有關古陶瓷很多工藝我們都不知道,還有很多東西我們現在都說不清楚情況下。傳統“目鑑”者儲存的知識,不足以只要假設有一條自己看不清楚和不認識的問題就否定古陶瓷的真實存在。對自己看不明白的古陶瓷工藝,就做出古陶瓷的真偽判斷是十分荒唐的事情。而“科鑑”者則不同,它只要掌握住判斷古陶瓷器物關鍵環節,即:古陶瓷釉面因年久所產生的物理物性變化,就足夠判定古陶瓷的新老。這就是傳統“目鑑”與“科鑑”最大的區別。在鑑定古陶瓷的過程中,傳統“目鑑”者先給自己假設了一個什麼都必須懂的“唯心”條件。而“科鑑”者則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物質客觀存在的“唯物”條件。
現時中對古陶瓷鑑定中的傳統“目鑑”與“科鑑”,都是用眼睛來進行觀測的。傳統“目鑑”者在對古陶瓷真偽的判定標準中,採用僵化的“標形學”理論,講的都是什麼器形,胎體的軟硬與疏鬆,釉料色彩與畫法,畫風風格,快畫與慢畫等。在實際過程中,有關對古陶瓷胎體疏鬆與否,往往各說一詞。如果說到畫風,陶工對繪畫有生熟手之分,對繪畫水平高低之分,過去如此,現在也如此。因而傳統“目鑑”者在對古陶瓷鑑定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不能作出科學合理的解釋也就情有可言吶。而“科鑑”者在對古陶瓷的認定中,首先是以古陶瓷釉面所產生的物理性變化來進行的,其認定的基礎合乎科學規律,它能給古陶瓷的真實存在提供出具體依據和標準,如古陶瓷釉面因年久而產生的釉面物理性變化,它們是'腐蝕線、腐蝕坑點、腐蝕斑塊、釉面脫落”等等。因此在現代古陶瓷鑑定中其理論逐漸被人們所認知。我認為在對古陶瓷的鑑定中,對古陶瓷釉面所產生的釉面物理性變化(釉面自然老化痕跡),如果在目鑑中有觀測不清的器物,我們可以通過顯微鏡進行微觀觀測,在一些重量級的古陶瓷器物,除以採用目鑑外,還必須以科學檢測儀器的檢測數據作為古陶瓷器物真偽的佐證,防止目鑑過程中產生的偏差。
有網友認為:“古陶瓷鑑定並不難,它無非是觀測古陶瓷釉面所產生的物理性變化,對古陶瓷器物器形,彩料及胎質原料,彩繪色彩及繪畫方法進行比對和排除而已”。我非常贊同這位網友的觀點,它系統而全面,我認為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追求的“科鑑”。
“科鑑”對於當前的藝術品市場是一場技術革命。所以它會對古陶瓷傳統“目鑑”帶來極大的衝擊。它會損害很多利益既得者。也會對文博事業單位如博物館館藏品真實性重新界定。現在很多博物館館藏品都是以私人捐贈形式進行的,這些藏品捐贈者所捐贈的器物,有很多是在民國初年從文物市場購得,在這些藏品中有很多都是清末民初仿製前朝的器物。由於這些古陶瓷從釉面的物理性變化來看,應該是一些年代不太久遠的器物。但由於傳統“目鑑”的局限性,很多這樣的器物都進到博物館並被展示為到代​​古陶瓷器物,這些被展示的古陶瓷器物往往又成為古陶瓷的“標形物”被訛傳。造成國內古陶瓷鑑賞極大混亂。
傳統“目鑑”對古陶瓷鑑定的理論是僵化的,其最典型傳統目鑑者對於鑑定古陶瓷的理論,都是受幫式教育影響,它們對古陶瓷的認識多是千人同抄一本書,萬人同背一口訣,而對於幫內大佬解決不了的問題和沒有解決有問題,現在都變成說不清和道不明的問題,諸如為什麼“成化彩瓷無大器,為什麼“宣德”和“成化”只存在官窯器,而無民窯底款器?這些問題對於傳統“目鑑”者來說就是一死穴。而對於“科鑑”者來說,其鑑賞古陶瓷的理念是不斷更新的,它只要確定古陶瓷釉面因年久而產生的物理性變化,那麼剩下的問題可以通過新知識的不斷注入而加以研究解決。
傳統“目鑑”者對一件古陶瓷的認定,多從古陶瓷的器形,胎質變化,釉面色彩與畫風入手,它們往往忽視古陶瓷釉而所產生物理性變化。以它們這種理念認定的古陶瓷,往往混入很多古陶瓷贗品。在過去的2014年末,在收藏大佬們之間發生了古陶瓷收藏品真偽混戰,有學者西風在網上連續發文質疑馬未都觀复博物館用於收藏展示的六件元代古陶瓷器物中有三件竟是贗品,也就是說有超過一半的元代古陶瓷器物為贗品,同時被舉證質疑的還有被稱為收藏大家蔡暄民在其博客中展示的很多官窯器物為贗品等等,有類似事件的事情還很多,這裡就不一一例舉。以上事實說明,傳統“目鑑”的理論基礎已經癱塌。依靠傳統“目鑑”經驗和理論鑑定古陶瓷真偽的時代已經過時,在我們的現時生活中,很多收藏大佬們和博物館中展示的古陶瓷標準器物將來都可能成了典型贗品標本,這種情況在當今達到令人瞠目地步。而這些所謂的古陶瓷標本器物就是“造成當今古陶瓷界鑑定混亂的罪魁禍首”。
隨著電子信息化知識的不斷普及,我們認識古陶瓷的手段也越來越多。我們手中擁有的古陶瓷器物也會隨著科技知識的不斷普及更新而重新定位。我們收藏的古陶瓷珍寶器物,會隨著科技知識的不斷普及也會被重新定位,對於未來將出現的這種狀況大家都準備好了嗎?
談談古陶瓷鑑定中的傳統“目鑑”與“科鑑
圖1.上面這個是蘇宣比拍了1.4億的明成化青花秋葵宮碗。
談談古陶瓷鑑定中的傳統“目鑑”與“科鑑
圖2.上面這個是網友提供的明成化青花秋葵宮碗
第二組​​碗外畫法、畫功和底款對比——
談談古陶瓷鑑定中的傳統“目鑑”與“科鑑
圖3.上面這個是蘇富比拍了1.4億的明成化青花秋葵宮碗底足。
談談古陶瓷鑑定中的傳統“目鑑”與“科鑑
圖4.上面這個是網友提供的明成化青花秋葵宮碗底足。下面是藏友發兩張家藏品的高清圖片——
談談古陶瓷鑑定中的傳統“目鑑”與“科鑑
談談古陶瓷鑑定中的傳統“目鑑”與“科鑑
從以上兩組碗可以比較出來,傳統“目鑑”者把這兩組碗中的一組鑑定為明成化青花秋葵宮碗。而另外一組則被鑑定為明成化現代仿品。一隻碗說是賣2個億都不貴,而另一隻碗的持有者則被板磚砸為“國寶幫”。中國傳統目鑑者鑑定古陶瓷真偽的現狀就是這樣荒唐。實際上這兩隻碗應該都是民國初年仿明成化青花碗。因這兩碗燒造年代不太久遠,因而在釉面上反應不出古陶瓷因年久而產生的釉面物理性變化(無釉面自然老化痕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