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5日 星期三

明清古玉又受青睞-和田玉價格上漲快


從古至今,和田玉都可以稱得上是收藏界的一棵“常青樹”,而在國內藝術市場迅速崛起的這幾年,和田玉的表現也是非常驚人,雖然期間曾受到國際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但總體來說其價格上漲的速度還是非常快的。再加上為了保護日漸匱乏的礦產資源,前兩年國家開始實施限制開采的政策,再一次導致了玉石行情的急劇提升。
明清古玉又受青睞-和田玉價格上漲快
在中國使用歷史最為悠久、影響力最為廣泛的玉石品種,和田玉可以說是中國高檔玉石的代名詞,而獨具特色的玉文化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特有符號。近幾年,伴隨著國內藝術市場的崛起,和田玉瘋狂上漲的價格以及拍賣場上屢屢刷新的成交記錄,不斷刺激著投資者的神經,和田玉收藏者隊伍開始曾幾何式增長。
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玉器的製作工藝也在不斷改進,利用很多先進的技術並結合現代人的審美特色,我們現代的工藝師已經創作出了很多古人不可能創作出的玉雕藝術品, 在為我們廣大的玉石愛好者帶來完美體驗的同時,也極大程度地豐富了中國的傳統玉文化。
我們都知道,明清是我國玉器製作工藝發展的繁盛時期,現在我們在拍賣場或博物館見到的玉器大都是出自那一時期。而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款清早期的和田白玉玉盞雖然工藝方面無可挑剔,但美中不足是有一定的破損,但從另一方面也證實了這款藏品的久遠歷史,因此還是非常值得珍藏的。
玉器質地堅密而細膩,不大容易受溫度、濕度、塵土、光照等因素的影響,因此相對來說還是易於保存的,但是我們知道玉質雖然堅硬,但是卻很脆,因此不論是我們佩戴玉器飾品,還是進行玉器收藏,都要避免磕碰,而像我們看到的這款和田玉盞這樣本身已經經歷了數百年的玉器來說,在保存時就更應該多加註意。
簡潔清雅別具一格
宋代家具的藝術風格可概括為簡潔、自然、質樸、雅趣,其較為鮮明的藝術特徵是方正簡潔之美。典型的宋代家具有玫瑰椅(折背樣)、四出頭官帽椅、圈椅、水墨山水屏風、琴桌、鼓墩及一系列方正平直的桌、幾、架等。
宋代家具藝術風格的成熟時間應該在南宋,這時候高坐的起居方式已經較為普及。與唐代家具相比,宋代家具在總體上偏於簡潔、精雅,線造型的感覺偏於細勁; 與遼代家具相比,宋代家具總體上偏於精緻、豐富。具體而言,與前朝家具相比,宋代家具出現的形制、結構上的變化體現在如下方面:
宋代家具出現了“有束腰”與“無束腰”家具兩大體系,以及由箱型結構向框架結構的較大轉變,椅子的座屜從“兩格角榫座屜”發展到“四格角榫座屜”,側腳、攢框鑲板等技術也更加成熟。同時,宋人還追求家具線條的簡約美,體現在從邊抹、棖和足等部位線腳的組合,到裝飾紋樣中各種直線、曲線的使用,使線的魅力呈現得淋漓盡致。宋椅的背板、搭腦和扶手所形成的線條美也較為自然流暢,與總體造型和諧無間。
對後世家具設計影響深遠
宋代的設計藝術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一時期,人們的起居活動從低向高發展,家具產生了重大革新,室內陳設開始改變,日用器皿也逐漸移至高型承具上,其形態和裝飾部位均發生了重要變化。承載宋人生活的宋代家具為後世留下了大量設計藝術資源,值得進行系統而深入的研究。
然而,長期以來,這對宋代家具一領域的研究深度與力度與時下熱門的明清家具相比有天壤之別,更鮮少出現研究宋代家具的專著。實際上,把宋代家具研究清晰,對於打通家具史具有積極意義。而且,要進一步研究明式家具也需下大力氣研究其源頭——宋代家具,雖然目前以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家具研究已結出豐碩之果,世人皆知明式家具的傑出成就及其在國際設計藝術舞台上的崇高地位,但是往往會忽視宋代家具,而明式家具的觀念、風格、種類、造型、結構、裝飾等要素在宋代家具上早有豐富的體現。
宋代家具有皇室家具、文人家具、民間家具和宗教家具之分,其中文人家具對後世的影響較大,也成為宋代家具的代表,它在整體上改變了唐代家具富麗厚重的特色,趨於方正簡潔,走向了以實用為主,崇尚簡練的道路。因此,宋代家具多講求橫平豎直,簡約明了,並集中地體現在椅、桌、幾、架等品種上,其中的椅子頗具代表性。在宋代家具中,盛行方正簡潔之風,在現代主義設計發祥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荷蘭風格派與之頗具關聯,一些現代主義設計大師更與宋代家具存在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因此,研究宋代家具,挖掘其間蘊藏的藝術資源,對於豐富當代設計,深化其文化屬性,皆有長遠意義。
與當代設計有異曲同工之妙
千年以來的設計藝術仍在延續,宋代文人主動倡導的簡潔樸素的審美觀以及由之產生的家具中的“宋代結構主義”,與工業化背景下西方設計師發動的功能主義之間頗有暗合,而且除了家具,室內與建築亦有不少體現。
譬如,現代設計史上的一些名作,在蒙德里安作品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杜斯伯格“體育館室內設計”(20世紀20年代)、里特維而德“施羅德住宅(含室內設計)”(1924年)、柯布西耶“新精神館”(1925年)、密斯“薩伏依別墅”(1929年)以及“范斯沃斯住宅”(1951年)等,均有上述“宋代結構主義”中平直方正的結構與美學特徵,而且呈現了一定的演變關係,甚至一些玻璃幕牆式的現代主義建築,如密斯“西格拉姆大廈”(1954年至1958 年)、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大樓(2009年)等也顯示出這樣的結構與美學痕跡。可見,設計的千年之變中蘊含著某些永恆之道。發現這種古今相合,既是研究藝術史過程中發現的一種趣味所在,也是解讀古今中外的藝術與設計的一種責任。
今天的設計格局已呈多元化發展了,昔日現代主義設計獨霸天下的局面已不復存在。但是在當代設計師思考如何使最新科技成果與設計藝術更好結合時,前賢的智慧不可輕視,而文明一直不曾中斷的中國前賢的智慧更不可輕視。
在世界高度融合的今天,繼承與發展自宋代以來的一脈相承的優秀設計藝術傳統仍有著不可估量的現實意義。因此,研究宋代家具,挖掘其間蘊藏的藝術資源,不但對於深化明清家具研究有較大幫助,而且對於豐富當代設計,深化其文化屬性,設計出更具永恆性的生活藝術,皆有重要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