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之寶,通高10cm,紐高6cm,印面14×14cm,重1800k金質,交龍紐,附系黃色綬帶,滿漢文篆書。
“移改達葛河謀克印”印,金,印面6.3×6.2cm,通高5.4cm印銅鑄,柄鈕,印文為疊篆字體,朱文,右上起順讀。印側及背刻楷書體“移改達葛河謀克印(大)定十九年八月禮部造”款。
公元1115年,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權,後相繼消滅了遼與北宋政權,統治黃河以北地區達百餘之久。
田黃石淺浮雕“秋江待渡”石章,清中期,長6.1cm,寬4.1cm,通高6.5cm,重235g 印田黃石製,隨形,薄意,側款。印文篆體,朱文,右上起順讀“丹鳳來儀宇宙春,中天雨露四時新,人間好事惟忠孝,臣報君恩子報親”七言詩一首。題款陽刻篆書體“秋江待渡”。
由於田黃石珍貴難得,故在章料的雕飾上往往用其原形,巧妙地運用田黃石與外層皮色,使圖案層次明晰。一側為一老者拄杖待舟於岸,隨身小童招手呼舟,梢公撐一葉扁舟前來,岸上秋木蕭蕭,天空中寒鴉歸林,一派秋韻野渡的意境。另一側表現一長者頭戴氈笠,擁裘,策蹇而行,一童子擔篋隨趨於後,路旁樹木凋零,秋意已濃,雕工與構圖頗具巧思。
“小紅低唱我吹簫”象牙章,清,翁大年篆刻,印面邊長1.8cm,通高2.4cm印象牙制,方形,壇紐,紐頂施環鏈,側款。印文篆體,朱文,右上起順讀“小紅低唱我吹簫”7字,印面有陽線邊欄。邊款陰刻隸書體“叔均”。
印文出自宋代姜夔的詩句:“自琢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里橋”,“ 小紅”為姜夔的歌妓。象牙材質堅實細膩,作印耐磨。翁大年擅長刻象牙印,其鐵線朱文印既挺拔有力,又生動流暢。此印上端為覆斗形,有細環鏈銜於頂部小環中,作品精巧。
“白髮向人羞折腰”石章,明末,汪泓篆刻,印面3.8×3.0cm,通高5.8cm白壽山石製,長方形,童子牧牛紐,側款。印文篆體,白文,右上起順讀“白髮向人羞折腰”7字。印面有陰線邊欄。邊款陰刻隸書體“天啟四年十月二十有五日。宏度。”
印文出自宋代陸游《劍南詩稿·卷九·醉中出西門偶書》詩句。此印相對汪泓早期的篆刻靈動略遜,而以規整風貌示人。中含險峭,略有鑿刻之意。
“王間信鉩”玉印,戰國,印面2.0×2.0cm,通高1.6cm戰國時期私印,青玉琢造,鼻鈕,印面有陰線邊欄,印文字體為戰國古文,白文,右上起順讀“王間信鉩”四字。印材綠色微暗,如葉將秋之漸黃,頗為古雅。印台四面各有一組減地凸起的竊曲紋,印台四面上斂成斜坡狀,斜面滿佈陰刻勾蓮雷紋。
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多以竊曲紋和勾蓮雷紋作裝飾,此後的銅器上則基本未見。戰國時期的玉印上也多采用這兩種紋飾,且在漢代的精品玉印中尚間或一見。中國古代玉印在印身上雕有紋飾者本已少見,此件戰國玉印兼具這兩種紋飾更屬罕見,且此玉印整體保存完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應衢”玉印,漢,印面1.4×1.4cm,通高2.0cm漢代私印,白玉琢造,羊鈕,印文字體為漢篆,白文,右起橫讀“應衢”二字。印文滿格,位置勻稱,筆道不深而精神十足。印台方正,上立一羊,玉羊大角下盤,線條優美,通體潔白無瑕,神態可愛。
“連尹之鉩”鉨,戰國·楚,印面2.1×2.3cm,通高1.4cm鉨銅鑄,鼻鈕,鉨面有陰線界欄。鉨文為戰國古文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
此鉨為戰國時期楚國掌管居民“連”一級事務之官的官鉨。“連”為居民編制。
“埶關”鉨,戰國·楚,直徑3.3cm,通高1.1cm鉨銅鑄,鼻鈕,鉨面圓形,有陰線邊欄。鉨文為戰國古文字體,白文,右起橫讀。鉨文字形線條流暢,結體秀逸,頗有後世毛筆書寫之意韻,突出顯示了楚鉨的地域特色。
此鉨為戰國時期楚國掌管某一關的官鉨。
“武遂大夫”鉨,戰國·韓,印面1.3×1.3cm,通高1.2cm鉨銅鑄,鼻鈕。鉨文為戰國古文字體,朱文,右上起順讀。鉨文中的“大夫”二字作“大﹦”,是一種省文,常為相通兩字的連寫。
“東武城攻師鈢”鉨,戰國·齊,印面2.3×2.3cm,通高1.2cm鉨銅鑄,鼻鈕,印面有陰線界欄。鉨文為戰國古文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此鉨造型與文字具有齊國官印的明顯特徵,《史記·平原君傳》載:“平原君相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復位,封於東武城。”趙地東武城與齊國接境,可能此地一度屬齊。
“文桘西疆司寇”鉨,戰國·魏,印面1.6×1.6cm,通高1.5cm鉨銅鑄,鼻鈕。鉨文為戰國古文字體,朱文,右上起順讀。
“外司爐鍴”鉨,戰國·燕,鉨面5.1×1.4cm,通高9.5cm鉨銅鑄,鼻鈕。鉨文為戰國古文字體,朱文,右上起順讀。鉨文“外司”,即外司爐,是掌管鑄造的職官。
舞樂雜技圖案銅印,西漢,印面1.4×1.4cm,通高1.3cm印銅鑄,鼻鈕。印面凹鑄圖案,4人各據一角,右上角之人邊歌邊舞,右下角之人跪坐吹奏似竽的樂器,左上角之人彈奏橫於座前的瑟,左下角之人似在表演拋戲雜技。
蹴鞠圖案銅印,西漢,印面1.6×1.6cm,印體厚0.5cm印銅鑄,雙面,一面凹鑄圖案,表現兩人對面站立,各用足面顛球,進行比賽。另一面為百戲圖案,形象較粗略,大約為傘下兩人相背而坐。
蹴鞠作為我國古老的足球運動屢見於歷代史籍。擊劍、射獵、賽馬、蹴鞠在漢代皆為主要運動項目,極具競爭性。
神虎逐鬼圖案銅印,西漢,印面1.4×1.4cm,印體厚0.7cm印銅鑄,雙面,一面並列鑄吉語“長年”兩字,另一面凹鑄圖案,表現一隻威猛的大虎人立而吼,張牙舞爪,居高下撲,一個小鬼在下面仰頭抬臂,顯然被震懾住了,本想到人家中作祟,卻被門口的虎神發現,相拒非敵,逃跑無路。
古代人將虎看作一種神獸,認為猛虎屬陽剛勇猛之生物,為百獸之長,能搏擊兇惡的怪鳥,性喜食鬼魅,所以常以虎比喻勇士。
魚鶴圖案銅印,西漢,印面1.5×1.5cm,印厚0.6cm印銅鑄,雙面皆凹鑄圖文,一面為雙鶴挺胸仰項對立,爭銜一條大魚,形態生動,另一面鑄“曹亭耳”三字。
漢代魚鶴圖案的印章存世較多,有雙鶴背向而立爭魚者,有雙鶴相對而立爭魚者,也有一鶴銜魚者。
“白水弋丞”銅印,印面邊長2.5cm,印台厚0.6cm印銅鑄,方形,蛇紐。印面有陰線十字界格。印文保留有秦篆風格,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白水弋丞”四字。
此印是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以前之官印,尚有秦官印遺風。
印文出自宋代陸游《劍南詩稿·卷九·醉中出西門偶書》詩句。此印相對汪泓早期的篆刻靈動略遜,而以規整風貌示人。中含險峭,略有鑿刻之意。
“王間信鉩”玉印,戰國,印面2.0×2.0cm,通高1.6cm戰國時期私印,青玉琢造,鼻鈕,印面有陰線邊欄,印文字體為戰國古文,白文,右上起順讀“王間信鉩”四字。印材綠色微暗,如葉將秋之漸黃,頗為古雅。印台四面各有一組減地凸起的竊曲紋,印台四面上斂成斜坡狀,斜面滿佈陰刻勾蓮雷紋。
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多以竊曲紋和勾蓮雷紋作裝飾,此後的銅器上則基本未見。戰國時期的玉印上也多采用這兩種紋飾,且在漢代的精品玉印中尚間或一見。中國古代玉印在印身上雕有紋飾者本已少見,此件戰國玉印兼具這兩種紋飾更屬罕見,且此玉印整體保存完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應衢”玉印,漢,印面1.4×1.4cm,通高2.0cm漢代私印,白玉琢造,羊鈕,印文字體為漢篆,白文,右起橫讀“應衢”二字。印文滿格,位置勻稱,筆道不深而精神十足。印台方正,上立一羊,玉羊大角下盤,線條優美,通體潔白無瑕,神態可愛。
“連尹之鉩”鉨,戰國·楚,印面2.1×2.3cm,通高1.4cm鉨銅鑄,鼻鈕,鉨面有陰線界欄。鉨文為戰國古文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
此鉨為戰國時期楚國掌管居民“連”一級事務之官的官鉨。“連”為居民編制。
“埶關”鉨,戰國·楚,直徑3.3cm,通高1.1cm鉨銅鑄,鼻鈕,鉨面圓形,有陰線邊欄。鉨文為戰國古文字體,白文,右起橫讀。鉨文字形線條流暢,結體秀逸,頗有後世毛筆書寫之意韻,突出顯示了楚鉨的地域特色。
此鉨為戰國時期楚國掌管某一關的官鉨。
“武遂大夫”鉨,戰國·韓,印面1.3×1.3cm,通高1.2cm鉨銅鑄,鼻鈕。鉨文為戰國古文字體,朱文,右上起順讀。鉨文中的“大夫”二字作“大﹦”,是一種省文,常為相通兩字的連寫。
“東武城攻師鈢”鉨,戰國·齊,印面2.3×2.3cm,通高1.2cm鉨銅鑄,鼻鈕,印面有陰線界欄。鉨文為戰國古文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此鉨造型與文字具有齊國官印的明顯特徵,《史記·平原君傳》載:“平原君相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復位,封於東武城。”趙地東武城與齊國接境,可能此地一度屬齊。
“文桘西疆司寇”鉨,戰國·魏,印面1.6×1.6cm,通高1.5cm鉨銅鑄,鼻鈕。鉨文為戰國古文字體,朱文,右上起順讀。
“外司爐鍴”鉨,戰國·燕,鉨面5.1×1.4cm,通高9.5cm鉨銅鑄,鼻鈕。鉨文為戰國古文字體,朱文,右上起順讀。鉨文“外司”,即外司爐,是掌管鑄造的職官。
舞樂雜技圖案銅印,西漢,印面1.4×1.4cm,通高1.3cm印銅鑄,鼻鈕。印面凹鑄圖案,4人各據一角,右上角之人邊歌邊舞,右下角之人跪坐吹奏似竽的樂器,左上角之人彈奏橫於座前的瑟,左下角之人似在表演拋戲雜技。
蹴鞠圖案銅印,西漢,印面1.6×1.6cm,印體厚0.5cm印銅鑄,雙面,一面凹鑄圖案,表現兩人對面站立,各用足面顛球,進行比賽。另一面為百戲圖案,形象較粗略,大約為傘下兩人相背而坐。
蹴鞠作為我國古老的足球運動屢見於歷代史籍。擊劍、射獵、賽馬、蹴鞠在漢代皆為主要運動項目,極具競爭性。
神虎逐鬼圖案銅印,西漢,印面1.4×1.4cm,印體厚0.7cm印銅鑄,雙面,一面並列鑄吉語“長年”兩字,另一面凹鑄圖案,表現一隻威猛的大虎人立而吼,張牙舞爪,居高下撲,一個小鬼在下面仰頭抬臂,顯然被震懾住了,本想到人家中作祟,卻被門口的虎神發現,相拒非敵,逃跑無路。
古代人將虎看作一種神獸,認為猛虎屬陽剛勇猛之生物,為百獸之長,能搏擊兇惡的怪鳥,性喜食鬼魅,所以常以虎比喻勇士。
魚鶴圖案銅印,西漢,印面1.5×1.5cm,印厚0.6cm印銅鑄,雙面皆凹鑄圖文,一面為雙鶴挺胸仰項對立,爭銜一條大魚,形態生動,另一面鑄“曹亭耳”三字。
漢代魚鶴圖案的印章存世較多,有雙鶴背向而立爭魚者,有雙鶴相對而立爭魚者,也有一鶴銜魚者。
“白水弋丞”銅印,印面邊長2.5cm,印台厚0.6cm印銅鑄,方形,蛇紐。印面有陰線十字界格。印文保留有秦篆風格,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白水弋丞”四字。
此印是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以前之官印,尚有秦官印遺風。
“正 黃旗滿洲四甲喇十叁佐領圖記”印,清,印面5.7×5.7cm,通高9.4cm印銅鑄,柱鈕。印面陽線寬邊框內鑄漢、滿兩種文字,內容對照,漢文右上起順讀,滿文左上起順讀,印文為陽文篆書體。印台有漢、滿兩種文字刻款“禮部造。乾隆十四年十一月日。乾字二千六百八號”。
此為清代官印。
“執灋直二十二”銅印,印面2.3×2.3cm,通高2.2cm印銅鑄,方形,龜紐。印文為漢篆字體,六字三豎行排列。
此為新莽時官印。印文中“直”為更直執法之意,《漢儀》曰:“其二人者,更直執法省中者,皆糾察百官,督州郡。”
“建伶道宰印”銅印,印面2.2×2.2cm,通高2.1cm印銅鑄,方形,龜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五字三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建伶道宰印”。
此為新莽時官印。
“漢盧水仟長”印,東漢,印面2.3×2.3cm,通高2.2cm印銅鑄,駝鈕。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印文內容結構為“漢┼族名┼官名”,這是此類官印的定式之一,首署“漢”字是出於政治需要。
“魏烏丸率善佰長”印,三國·魏,印面2.2×2.2cm,通高2.7cm印銅鑄,駝鈕。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右起順讀。此印是三國時期魏政權頒賜給東胡烏丸族下層官員的官印。
“親趙侯印”印,東晉·十六國,印面2.5×2.5cm,通高2.2cm印銅鑄,馬鈕,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此印印文為鑿刻而成。馬鈕作為官印的印鈕目前僅見於十六國時期,而十六國時期的官印鈕以鼻鈕或瓦鈕為多。此印鈕的馬為曲腿下臥狀,鑄造較為精良。
十六國時期先後有兩個趙政權。公元304年,匈奴貴族劉淵在左國城稱漢王,308年稱帝,次年徙都平陽,又次年劉聰即位,於316年滅西晉。319年劉曜都長安,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公元319年,羯族石勒稱趙王,329年滅前趙,次年稱帝,建都襄國,後遷鄴,史稱後趙,351年滅亡。此印中的“趙”目前雖不能確認是前趙還是後趙,但其鑄造年代為公元308年至351年間當無疑。此印應是趙政權以君臨天下自居並為聯合其它部族而頒發的官印。
青鳥圖案銅印,西漢,印面直徑2.3cm,通高0.9cm印銅鑄,鼻鈕。印面凹鑄圖案,形狀為一隻背負筐簍的青鳥。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青鳥是西王母的侍鳥。西王母住在“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山海經·海內北經》記龜山,“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漢代神話中有關東王公、西王母的故事頗多,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設祠求神是十分普遍的。晉代張華的《博物誌》中有一段故事很精采:“漢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澤,以求神仙之道。時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當來,乃供張九華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雲車而至於殿西,西面東向,頭上戴七種青氣,鬱鬱如雲。有三鳥如烏大,使侍母旁。時設九微燈,帝東面西向。
“安西將軍章”印,北朝,印面2.8×2.8cm,通高3.7cm印銅鑄,鎏金,龜鈕,印文白文,為漢篆字體,右上起順讀。此印雖為鑿刻,但印文較整齊率直,印台高厚,印鈕之龜身四足撐立,龜首前伸,背甲邊緣突出,為北朝官印之典型形制。
“琅邪相印章”銀印,印面2.2×2.6cm,印台厚1.3cm印銀鑄,方形,龜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五字三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琅邪相印章”。印台較厚,龜紐覆圓甲,上施環級,龜首前伸,“相”字“目”旁上加一短豎劃,為東漢時印文特點。
“武猛校尉”印,魏,印面2.5×2.5cm,通高2.7cm印銀鑄,龜鈕,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
此為魏晉時期的官印。武猛校尉,武官名,始見於漢末三國之際。
十六國時期先後有兩個趙政權。公元304年,匈奴貴族劉淵在左國城稱漢王,308年稱帝,次年徙都平陽,又次年劉聰即位,於316年滅西晉。319年劉曜都長安,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公元319年,羯族石勒稱趙王,329年滅前趙,次年稱帝,建都襄國,後遷鄴,史稱後趙,351年滅亡。此印中的“趙”目前雖不能確認是前趙還是後趙,但其鑄造年代為公元308年至351年間當無疑。此印應是趙政權以君臨天下自居並為聯合其它部族而頒發的官印。
青鳥圖案銅印,西漢,印面直徑2.3cm,通高0.9cm印銅鑄,鼻鈕。印面凹鑄圖案,形狀為一隻背負筐簍的青鳥。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青鳥是西王母的侍鳥。西王母住在“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山海經·海內北經》記龜山,“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漢代神話中有關東王公、西王母的故事頗多,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設祠求神是十分普遍的。晉代張華的《博物誌》中有一段故事很精采:“漢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澤,以求神仙之道。時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當來,乃供張九華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雲車而至於殿西,西面東向,頭上戴七種青氣,鬱鬱如雲。有三鳥如烏大,使侍母旁。時設九微燈,帝東面西向。
“安西將軍章”印,北朝,印面2.8×2.8cm,通高3.7cm印銅鑄,鎏金,龜鈕,印文白文,為漢篆字體,右上起順讀。此印雖為鑿刻,但印文較整齊率直,印台高厚,印鈕之龜身四足撐立,龜首前伸,背甲邊緣突出,為北朝官印之典型形制。
“琅邪相印章”銀印,印面2.2×2.6cm,印台厚1.3cm印銀鑄,方形,龜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五字三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琅邪相印章”。印台較厚,龜紐覆圓甲,上施環級,龜首前伸,“相”字“目”旁上加一短豎劃,為東漢時印文特點。
“武猛校尉”印,魏,印面2.5×2.5cm,通高2.7cm印銀鑄,龜鈕,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右上起順讀。
此為魏晉時期的官印。武猛校尉,武官名,始見於漢末三國之際。
《山海經·西山經》記章莪之山不生草木,出產美玉,山中有一種鳥,“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名曰畢方”,據說這種鳥的名字得於其鳴叫的聲音“畢方”,它出現的地方會產生一種怪火。
此印的印體鑄造很特別,印台中空,上有一鏤空的盤蛇。畢方鳥與蛇有密切關係,傳說當初黃帝號令鬼神於泰山之顛,就是“駕象車,而六蛇龍、畢方並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