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或作“枒”,是一種生長在熱帶地區的常綠喬木。果實叫椰子,可用來製造佛珠。椰殼也叫耶蒂,椰殼念珠即用椰殼磨製的佛珠。椰殼佛珠也是果實類佛珠的重要代表。從下圖也可以看出,椰珠都是片狀的。椰殼佛珠厚度越高價值越高,1-2MM的大多用作隔珠隔片
椰殼佛珠的歷史由來已久,唐宋已有此佛珠,到清代有史料可查。清代稱“木牙”、“椰蒂”、“滿貫”,尤其是包漿一流的老椰殼菩提佛珠,更是很難求到,其價值也遠遠超過老紫檀佛珠。椰殼佛珠一般形為扁珠,用椰蒂磨製,表面看其材料普通,但一串好品相椰殼佛珠也極其罕見。盤佩椰殼佛珠,冬不涼手,夏不畏汗。據清代袁枚《隨園詩話》中說:“近來習尚,丈夫多臂纏金鐲,手弄椰珠……。”趙棻在《濾月軒文集》中亦有相同的記載:“乾隆年間,戶部侍郎趙秉衝,精選一串椰子數珠,珍比千狐之腋。”由此可知用椰殼(蒂)來製造佛珠在清初已很普遍,有數百年的歷史了。椰殼手串,有人給他起名為“滿貫”,大有意思,因為“貫”是用來串錢的繩子,所以這個寓意非常貼切。
椰殼念珠在外人看來可能不屑一顧,但是在文玩愛好者的手中,一掛品相好的椰殼念珠,確實求之不易,年份好、品相佳、又夠數的老椰殼念珠愛好之人更是趨之若鶩,古來即為漢藏佛教所喜愛。泥鰍背本來是瓷器術語,是指瓷器足底部與桌面接觸部分做成半圓型,其光滑圓潤狀如泥鰍背,而得名。明、清的官窯瓷器,足背皆削得滾圓,以雍正器最典型,足背圓滑光潤,俗稱泥鰍背。康熙以後民窯精品也有泥鰍背。其他古玩中也有泥鰍背之說,如古錢、玉鐲等所謂古錢的泥鰍背就是指古錢的邊緣光滑渾圓,像泥鰍的背部一樣,所以稱為泥鰍背。
泥鰍背椰殼是椰殼的一種做工,它改變了傳統直角椰殼的生硬,和簡單倒角的粗糙,使椰殼看起來更加的圓潤細膩,更富有藝術性和把玩樂趣。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玉一般來說是三分料七分工,精美的雕工使玉的價值不斷增加,椰殼也同樣,椰殼本身不是特別貴重的東西,但是如果有了精美的做工,人類的勞動就會在它身上凝結成價值。
椰殼佛珠顏色大體上分為原色及黑色。原色椰殼一般呈棕色且上面帶有棕眼和黃筋,缺少賣相。市面大上多數黑色的椰殼的一般是染色或者做舊,真的又黑又油又亮的老椰殼也有但是一般價錢很高。我們買來原色的自己盤成黑,既避免染黑脖子手腕,還可以體驗它從內而外改變的樂趣,我們的精神世界也隨之得到昇華。
椰殼的盤玩同樣需要耐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文玩的把玩確實可以鍛煉人的耐性。通常一掛椰殼上手後,可以先佩戴在脖子上,最好是秋冬季節,讓人體皮膚上的油脂分泌隨著體溫慢慢侵入;有個一周左右,即可解下來,這時候,椰殼應該有一些油脂光澤,但是會覺得比較暗淡;把繩子打緊,不讓椰殼晃動;固定一頭,用線手套來回的搓盤,好比是4000 目的砂紙打磨,約莫有個一小時(弄個電影,邊看邊盤咯),應該就有了光澤;接下來,可以在手心抹一點橄欖油,再手盤椰殼,(有的玩家不喜歡上油),差不多有個十來分鐘,手熱後,再用手套搓盤半小時左右;此時,可有小成,嘿嘿。大致在亮光下顯深棕色,在暖光暗光下,就是黑色啦。以後,有空就這樣程序盤一下,會加速上包漿的速度;若講究的,還是一直用手盤不上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