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3日 星期日

“專家”滿天飛“李鬼”遍地行—— 古陶瓷收藏混亂令人堪憂(丘小君語)





在邱小君回西安探親之際,記者拜訪長談。殷切寄語、諄諄教導間,流露出他對當下古陶瓷收藏現狀的憂慮,對國內廣大藏友的期望,感受頗深。遂概要整理記述刊出,以饗藏友。
他指出,現在的國內古陶瓷收藏領域很熱,同時也有些混亂,可以用“令人堪憂”四個字形容。


李鬼橫行,李逵蒙冤
現在對古陶瓷的仿造,已經達到歷史最高,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甚至已經形成“造假、售假、藏假”的鏈條。不單國內,有些人甚至挖空心思跑到歐洲一些​​小城鎮,甚至非洲,去埋“地雷”,專“殺”中國遊客,令人瞠目結舌。偽品已經氾濫到杯弓蛇影、風聲鶴唳的地步,大開門的東西反而常常沒人敢認。如果把故宮的藏品抹去編號,拍照發到網上,說不定也是一片喊假。個別專家,見到藏友拿來稀有品種、高檔器物,往往不敢認,甚至有些自己也認為應該是真品,可是由於怕擔風險,乾脆斷假。

民間有“高、精”的古陶瓷藏品,這是客觀事實。有些是傳世,有些出自古運河河道,有的是出自窖藏,我也看到不少藏友手中的確有“高、精”的藏品,東西對的我都予以了確認,囑其妥善保存。也因為我確認了一批民間精品,有些人就說我是“國寶幫”。如果確認民間精品算是“國寶幫”的話,那我繼續當下去倒也無妨。


大拍門檻高,小拍埋伏多
大拍賣公司,對藏品的來源和傳承十分關注,往往也有自己的客戶圈子,所以,一般藏友的藏品很難入拍。因而,各路小拍賣公司應運而生。這些小拍公司良莠不齊,信譽好的自然不少,但也有些是打著拍賣的旗號,行坑騙之實,不少藏友都中過招。沒有經歷過的藏友們一定要擦亮眼睛。其中,有幾種比較典型的手法:
第一種,也是最常見的一種,先把藏品說成天價,而後按照估價收取高額宣傳、保管等前期費用,即便流拍這些錢也要付,否則就拿不回藏品,自然,往往都是流拍的;
第二種,說你的藏品不到代不能入拍,或者形成流拍的事實,然後,再私下低價收購你的藏品;
第三種,誘使藏友將起拍價設低,然後“意外”地以最低價,或略高於最低價成交;
第四種,也是最惡劣的一種,徵集藏品後,告知你要統一保管,或送往外地,或送出境參加拍賣,而後藏品丟失,或乾脆關張走人,類於搶奪。拍賣行業的自律非常重要,應加強內部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藝術修養,拍賣行的規範能夠引導市場規範。


專家滿天飛,書籍若白菜
一方面,古陶瓷鑑定領域水太渾,許多真有水平的專家,明哲息聲;另一方面,的確存在許多偽專家,橫行於世。不參與古董市場的專家是有局限性的,有研究能力、有信譽的古董商才是收藏家可信賴的摯友,他們多是實戰的行家。行家與專家,一字之差,卻往往是席上和席底之別。言論是否站得住腳,書籍有沒有營養,文章觀點是否經得起檢驗,時間會給出答案,藏友們也會給出答案。看來,藏友們學習古陶瓷鑑定,先要學會“鑑定”專家。


老一輩大師們的書籍,多是集數十年研究成果於一卷,是真正有見地、有營養的著作,窮其一生,也只出得一半部。不為名利,只為傳承其畢生研究成果。像《中國陶瓷史》、《明清瓷器鑑定》這樣的著作,現在可有哪一部能望其項背?時下大小書店各類古陶瓷鑑定書籍多如牛毛,而內容飽滿充實的,又有幾部?其中不乏欺世盜名之作,有的教你快餐式速成鑑定法,有的把門類分得很細,朝代也分得很具體,一個門類一本,一個朝代一本,一出就是一套,都是精裝銅板彩圖。可是裡面,除了一些摘引的圖片,除了一些摘抄的段落之外,又有幾句結論是真的能夠用來鑑定的呢?摘抄也就罷了,姑且稱其為白菜;更有甚者裡面的觀點、方法都是錯的,可謂毒白菜。立論不足,誤導有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