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2日 星期三

唐代五十兩船型銀鋌


唐代五十兩船型銀鋌
“船型銀鋌”是唐代銀鋌中一種特別的形制,其造型接近於倒置的小案,弧底,卷腿。通常長180~182毫米,首寬68~70毫米,腰寬37~40毫米,重1795~1805克。陝西藍田唐代金銀窖藏出土一件,與之共同出土的還有一件鈐有“咸通七年十一月十五日造”的鳳銜綬帶紋五瓣銀盒,所以認定這種船型銀鋌是唐代之物。1955年,西安南郊大學東路出土2件,1960年西安南郊文藝路陝西省戲曲劇院工地出土14件,1956年西安東郊韓森寨出土1件。這17件船形銀鋌,均是中間束腰,兩頭翹起,但尺寸重量稍有差異。長一般在106~210毫米之間,寬100~115毫米,高70毫米,重量1531~2000克。其中一件有銘文“田口”,有三件有“田”字樣,疑是工匠的名。
唐代五十兩船型銀鋌
目前發現的船型銀鋌裡有和市銀、度牒銀、齋僧銀、鹽專賣銀等幾種銘文。
度牒是古代國家對於依法得到公度為僧尼的所發給的證明文件。僧尼持此度牒,不但有了明確的身份,可以得到政府的保障,同時還可以免除地稅徭役。唐代對於度僧事宜,已相當重視。在天寶年間重申祠部給牒之令,同時限制出家人數和遴選出家人才。僧尼受牒必須納錢,因此度人為僧,統治者從中得到好處。於是早在唐代中宗景龍二年(708年),就有了賣度牒的弊政。後來政局不穩定,這種收益成為政府的固定財政收入。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叛亂,軍費增多,政府財產政支絀,於是就派人到太原去納錢度僧尼道士,十天左右得錢百萬緡。晚唐時,賣牒的風氣日益盛行。
唐代五十兩船型銀鋌
齋僧是指入寺供養僧或延僧至俗家供養。又叫僧齋。唐代的僧齋法會極為盛行,史載在大曆七年、貞元年間、咸通十二年等,都曾舉行過萬僧齋。設置齋僧的原意在於表明信心、皈依佛祖,後漸融入祝賀、報恩、追善的目的,從而使齋僧更加普遍化。
唐代五十兩船型銀鋌
反映鹽專賣的銘文有官鹽、鹽賛、権務等。安史之亂之後,唐王朝的財政陷入困境。政府為了擴大財政收入,加強了對鹽政的管理。乾元元年(758),第五琦被任命為鹽鐵使,總管全國鹽政,初變鹽法,“就山、海、井、灶收榷其鹽,官置吏出糶,其舊業戶並浮人願為業者,免其雜役,隸鹽鐵使,盜煮私鹽罪有差,”創民制官收官運官賣的食鹽專賣制度。刻有官鹽、鹽賛和権務等銘文的銀鋌就是實行鹽專賣制度所取得的收入。
還有一種將兩翅砸扁的類似於平首束腰的船型銀鋌。
唐代五十兩船型銀鋌
本文轉自金銀流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