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博物館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無價之寶曾經只賣18元
這件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在民間滾打六百年依然能夠保存這麼完整,容貌姣好,生命力頑強,牛!太奇葩了,讓我忍不住在心里為它點贊,哈哈。
聽說這件梅瓶曾是揚州一位機械廠師傅朱立恆先生的家傳之物,本來它能繼續當朱家的傳家寶,誰知在1976年遇地震,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於是為了更好愛它,保護它,這位機械師傅將這件梅瓶送到當地文物商店,開價16元,最終以18元成交。
說到這兒,我都想哭了,雖然當時的“錢”比較“值錢”,也不能把國寶級的文物這樣整啊,唉,要是能穿越多好,心痛,心塞,心酸!
沒文化真可怕,國寶級文物遭冷!
本來以為這件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換個地兒,苦難就可以終結了,誰知到了文物店更加落寞。
可能當時對元代瓷器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竟然將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誤定為清代,悄無聲息地被安放在角落裡,無人問津,究竟誰能發現它的價值,它的可貴……
(故宮藏元代藍釉描金折枝花、朵雲紋匜)
“沉冤得雪”,終成國寶!
聽說一次偶然的機會逐漸改變了它的命運,一次,上海市外貿公司的沈勝利先生來到揚州,見到這件藍釉白龍紋梅瓶,他對梅瓶年代提出異議。隨後,引來文物以及中國陶瓷界的大討論,終於快熬出頭了。
真正的機會終於來了,1978年在北京舉行的徵集文物匯報展覽會上,這件霽藍釉白龍紋梅瓶閃亮登場,不知亮傻了多少人,呵呵,出名了,大家都來研究,最終,霽藍釉白龍紋梅瓶經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評定為國寶級文物,國內外大小博物館,收藏家都想收藏。
香港一位收藏家出價3.4億人民幣收購,日本願出3億美元的價格,巴黎竟然開出40億元人民幣的天價,但都未能如願。中國的肥水怎能流到別家的田裡,最終,揚州博物館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捷足先登,以3000元價格購得了這只寶瓶。
懸在半空中的小心臟終於落下了吧,雖然在揚州博物館能看到它,但得知它的成名史後,看著它,也著實捏了幾把冷汗,倍加珍惜!
元代藍釉全世界僅存10餘件!
傳統藍釉,以天然鈷土礦為著色劑,除含氧化鈷外,還含有氧化鐵和氧化錳。藍釉最早見於唐三彩中。但這時還是低溫藍釉,只有綺麗之感,缺乏沉著色調。高溫藍釉的出現是在元代,存世極少,元代藍釉全世界僅存10餘件!
除了揚州博物館收藏的藍釉白龍紋梅瓶,其實,另有兩件藍釉白龍梅瓶,一件藏於法國吉美博物館,另一件為宮中舊藏,存於頤和園。
(祭藍釉白龍紋梅瓶——法國吉美博物館藏)
(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頤和園藏)
解放後杭州出土元代藍釉爵杯一種,保定市出土元代藍釉金彩、藍釉金彩杯和盤各一種,其呈色藍如寶石,金彩畫法嫻熟,燦爛的金光與藍寶石似的釉色呼應成趣,給人以富麗華貴之感,是代表元代藍釉燒造水平的傑出之作。
(藍釉金彩月影梅紋杯——河北博物館)
(元藍釉白龍戲珠紋盤)
入明以後,特別是在宣德時,藍釉器物多而質美,被推為宣德瓷器的上品。至清康熙時,更出現灑藍釉、天藍等多種新品種。
(明宣德藍釉花鳥紋扁瓶)
(明嘉靖霽藍釉梅瓶)
(清康熙灑藍釉描金花卉紋帶蓋糊鬥清宮舊藏)
(清雍正祭藍釉玉壺春瓶)
故宮博物院藏雍正天藍釉釉里紅葡萄紋碗一件,是一級文物。將天藍釉與釉里紅融於一體,紫紅熟透的葡萄紋在天藍釉的映襯下,更加紅亮透紫,是代表雍正天藍釉最高水平的精絕作品。
(清雍正天藍釉葡萄紋十楞大碗)
元代景德鎮製瓷業異軍突起,至明清兩代更成為全國製瓷中心,並設有御窯廠專燒宮廷御用瓷器。顏色釉瓷器很能體現土和火的藝術真諦,富天然韻致,以其媚人的色彩名世。藍色的深沉、紅色的熱烈、黃色的華貴、紫色的神秘,都令人神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