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1日 星期六

[轉載]元青花瓷與明青花瓷發色及釉面表現對比


元青花瓷與明青花瓷發色及釉面表現對比
[轉載]元青花瓷與明青花瓷發色及釉面表現對比 [轉載]元青花瓷與明青花瓷發色及釉面表現對比  [轉載]元青花瓷與明青花瓷發色及釉面表現對比 [轉載]元青花瓷與明青花瓷發色及釉面表現對比 
圖4                           圖3                 圖2                     圖1

    最近,我連續刊發了近30篇關于元瓷精品器型的介紹,其中也結合釉色、青花發色、紋飾、足底等元瓷特點一一做了簡要的陳述。現在,有網友提出元代與明代青花瓷發色有何不同,特別是永樂、宣德時期青花瓷與元代青花瓷同樣都使用進口青料,對比有何特點等問題,為此,我挑選了個人藏品中的四件精品給大家做個對比,其中元青花象耳瓶是有國家指定檢測机构出具了机檢証明,另外三件也是多次出入大場面的精展品,因此,做實物對比是可靠的和有代表性的,但分析所感悟的體會由于詞匯難以表達,會有不同效果,故僅為讀者做大致參考,而非深入研究的資料。
    圖1、元代青花荷蓮鴛鴦紋鎖罐(大元國至正十一年制)楷書款(詳見本博欄另文)
    圖2、明代永樂青花纏枝紋雙系扁壺(永樂年制)篆書款
    圖3、明代宣德青花纏枝云龍紋高腳花口盤(大明宣德年制)楷書款
    圖4、元代青花云龍紋象耳瓶(至正十一年題名款、國家机檢証明、詳見本博欄另文)
    青花瓷是我國生產的最著名釉下彩瓷器,它是用鈷料作著色劑,在瓷器坯胎上直接描繪圖案紋飾后,再罩一層透明釉,經高溫一次燒成。鈷料發色好的呈現湛藍色,清亮艷麗,但總體都稱之為青花瓷。如上4圖所示。但是由于瓷器所采用的胎土、窯口、窯溫、窯內擺放的位置、燒制的時間、紋飾布局、畫匠的筆触、進口青料的產地、批次、表面釉的透明度或者其他不知因素或條件所制約,其青花的發色自然會有所不同。比如,大元統一西域各國,隨著絲綢之路的發展,不僅伊朗的鈷料進貢給中國,還有其礦脈的附屬他國比如土耳其、伊拉克、敘利亞等統稱為回回青料。陸續通過貿易來到中國,所以,我們應該在注意青花發色時,也應考慮青料來源不同所致;其次,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中國與西域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也進一步深入,西域各國來中國謀生、就業、互派使者越來越多,据相關資料顯示,元國有200多位西域人為官,特別是,當時加入中國制瓷業的西域人,不僅帶來國外繪畫技朮,還帶來新的紋飾圖樣或具有波斯風格的金銀器型,從而改變了中國原始器型,也使中國生產的瓷器紋飾繪畫也隨之融入了西域的氣息。本人的元瓷藏品中就有書寫阿拉伯文的款識可以証明,因此,有些圖案繪紋飾重描、筆触方式也會造成青花發色、黑斑和錫光出現或不同;第三,爐溫的原因,適中為艷藍;過高為咖啡色閃紅;過低為黑灰,所以,發色异樣不一定不是元青花瓷;另外,還有窯口的還原氣氛、供養氣氛等等技朮條件,在此不一一贅述,總結起來,辨別元青花是否是真品,一定要綜合判斷,即看發色又不教條硬套某件國外或國內的器樣顏色。因此,我們在辨別元青花瓷時一定要靈活、客觀、經驗、儀器綜合因素才可准确斷代。即便是机檢也是某段年份,也不是准确時間。
    通過放大圖片,大家可仔細觀察,發現所用青料均為進口青料,總體都是青花,但是通過對比,也還會發現他們之間的差別。
    圖1、此罐釉色青白塋潤,釉面柔和。整體圖案用進口青料繪飾,色澤濃艷,黑斑明顯,側視黑斑伴有凸凹感,這件元青花瓷罐的青花發色和黑斑與館藏元青花精品相比极其接近,大概也是民間元青花瓷收藏者心目中理想或標准的青料彩頭。
    圖2、此扁壺釉色白中閃青,釉面酥光溫潤,整體圖案用進口青料繪飾,色澤亮麗,黑斑明顯,透明釉的透明度不如圖1;黑斑處以外的青花發色艷麗稍差;
    圖3、此盤釉色青白細膩,釉面瑩潤肥厚,整體紋飾采用進口青料繪制,青花發色艷麗不像圖1濃艷,黑斑也不如圖2明顯。青花發色均勻柔和,宣德時期青料發色比較一致,為鑒定這一時期青花瓷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圖4、此瓶釉色青白光亮,玻璃質感极強,整體紋飾采用進口青料繪制,青花發色濃艷,與圖1相似,但由于紋飾不同,濃艷、黑斑表現視覺有些不同,象耳貼塑部分黑斑連片,與圖1相似比較明顯;
    將上面4圖比對起來,不難看出元代同期青花瓷器、明代永宣同期青花瓷器或是以元青花瓷與明青花瓷器相比較,即便都是進口青料,也不會有一樣發色。
    以上,所談體會是本人看實物所感悟。當然,因照片像素、光線、角度、顯示屏色調等諸多因素影響,加之個人表達能力或詞語選擇可能不准确,大家對此體會也必然各异,所以,還望大家自己體會為宜。特此提示,並非誤導。
    綜上所述我們所面臨的如此復雜的青花辨識技朮,要想快速的辨別曆朝所產青花瓷,就需要我們常看真品,比對真品,比照贗品,找出真品的基本規律或共同特點,做到熟悉掌握各時期青花瓷的基本特征,才有可能不“打眼”。我們民間收藏者要想淘到好的藏品,必須要有一位好的啟蒙老師,指導者一定要有大量的真品實物供己揣摩,還要經常去博物館體驗,實踐和文字資料積累多了,便會成為一位合格的民間收藏家。但對眾多的民間瓷器收藏愛好者來說,在周圍找老師、上博物館參觀、藏家之間交流經驗都不是很容易的事,特別,國內大藏家一般都受傳統“祕不示人”之影響,很少表露,也為民間瓷器收藏知識的普及帶來一定的困難。為此,很多民間藏家不得不求助于文博界專家,由于相互間的專業水平差异、實物觀察受到限制、有待深入研究的未解問題之多或者還有其他不可言傳的原因,或多或少引起文博界專家與民家藏家之間的异論,其實這些現象的出現並不奇怪。民間藏家與專家之間的學朮之爭是必然的,就如同專家之間的討論分歧是一樣的,但就個人收藏實踐體會,民間的的确确藏有許許多多專家所未見過的藏品,在此方面,我的專門搞瓷器研究的朋友也坦誠認同,用他的話說:“體制問題”。所言精辟至极。
    那麼現在如何改變目前研究與實物、文獻與實物、結論與實物之矛盾和某方面滯后狀況,為積极保護民間所藏的中華民族所共有的古瓷財富,滿足民間瓷器收藏愛好者的求知渴望,保持好普通大眾欲保護祖國曆史文明之財富的熱情,除了需要國家政策的調整外,廣大民間收藏愛好者還應自身加強學習,搞好民間現有藏品的展示交流,依靠民間大眾自己的力量來積极參與普及民間瓷器收藏知識活動,同時,也能夠為文博界專家提供更多更好更精的國寶實物供其研究。當然,民間藏品知識的普及應該科學有章,謹防商業炒作。
    簡而言之,本人愿做普及瓷器收藏知識的原動力,並獻以本欄做園地,當以博物為主,傾談收藏體會為輔,以饗讀者,其所言僅為網友參考。同時,也真摯歡迎大家參與本欄討論,擴大交流,一道增長學識。這是正因為: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應知而之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