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1日 星期六

[轉載]慧眼斷代——陶瓷篇


商、週、秦、漢的陶瓷(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220年)
  商周時期,人們主要的日常生活用具仍然是陶器。商代除了大量燒造灰陶以外,還燒造出精美的刻紋白陶和印紋硬陶。約在商代中期出現了原始瓷,為後來瓷器的發明奠定了基礎。
  戰國時期陶瓷生產更加專業化,印紋硬陶和原始瓷在南方獲得普遍發展。秦始皇兵馬俑充分體現了秦代高超的製陶水平和精湛的雕塑藝朮。西漢時期北方發明了低溫鉛釉陶,為以後低溫釉彩的發展奠定了工藝基礎。東漢時期真正瓷器燒造成功,這是陶瓷發展史上的一項重大發明,也是中華民族對人 ​​類文明所作出的傑出貢獻之一。
一、商代的刻紋白陶和灰陶
  刻紋白陶出現於商代晚期,其胎體所用原料是一種氧化鐵含量很低的粘土,燒成溫度在1000℃左右,胎質潔白細膩,形體規整,造型、紋飾均模仿同時期的青銅器。主要出土於河南安陽地區商代晚期墓中,屬於王室和貴族的專用品,出土數量很少,愈顯其珍貴。白陶在商代流行與史書記載商人在顏色方面“尚白”有密切關系。
  除了 ​​白陶以外,商代還燒造灰陶、紅陶、黑陶、印紋硬陶等,它們是普通百姓最主要的日常生活用器,其造型和紋飾多模仿當時的青銅器,其中以灰陶的產量最大。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白陶刻紋豆,商,高12.5cm,口徑22.7cm,足徑15.2cm。
    豆淺腹,口沿較寬。口以下漸內收,下承以喇叭形高足。通體雕刻紋飾。口下雕刻凸弦紋,腹部雕刻仿青銅器上的雲雷紋,高足中部雕刻錢紋,上下分別雕刻變形回紋和饕餮(tāo tiè音濤帖)紋作輔助紋飾。修坯精細,形體線條剛勁有力。
    白陶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出現。至商代,由於燒成溫度提高,原料的淘洗亦較精細,致使白陶質地更加潔白細膩。商代早期白陶器形以鬹(guī音歸)、盉(hé音禾)、爵為主,紋飾有人字形紋、拍印的繩紋和附加堆紋等。商代中期,器物增加了豆、罐、缽等,其裝飾除少數繩紋外,以素面磨光為多。商代後期是白陶燒制的鼎盛期,在黃河流域的商代晚期遺址與墓葬中均發現不少白陶,其中以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白陶最具特點,器物有觶(zhì音智)、壺、尊、卣(yǒu音有)等酒器和鼎、豆、盤、簋(guǐ音軌)等食器。紋飾常見有云雷紋、漩渦紋、饕餮(tāo tiè音濤帖)紋、蟬紋、曲折紋、夔(kuí音奎)紋等。特別是將細膩的雕刻作為白陶的主要裝飾技法,顯示了商代後期白陶的高度發展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豆是用來盛放醃菜、肉醬等食物的器皿。在青銅器裡,青銅豆還是一種禮器。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白陶刻饕餮紋雙系壺,商,高22cm,口徑9.2cm,足徑9.2cm。
    壺口微內收,口以下漸廣,下腹飽滿,圈足。肩對稱置圓孔系。與系對應的圈足上有兩個圓孔。通體雕刻饕餮(tāo tiè音濤帖)紋,圖案清晰,雕刻技法嫻熟。堪稱商代晚期白陶的代表作。這件白陶壺原本破碎,現已修復。
    白陶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出現。至商代,由於燒成溫度提高,原料的淘洗亦較精細,致使白陶質地更加潔白細膩。商代早期白陶器形以鬹(guī音歸)、盉(hé音禾)、爵為主,紋飾有人字形紋、拍印的繩紋和附加堆紋等。商代中期,器物增加了豆、罐、缽等,其裝飾除少數繩紋外,以素面磨光為多。商代後期是白陶燒制的鼎盛期,在黃河流域的商代晚期遺址與墓葬中均發現不少白陶,其中以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白陶最具特點,器物有觶(zhì音制)、壺、尊、卣(yǒu音有)等酒器和鼎、豆、盤、簋(guǐ音軌)等食器。紋飾常見有云雷紋、漩渦紋、饕餮(tāo tiè音濤帖)紋、蟬紋、曲折紋、夔(kuí音奎)紋等。特別是將細膩的雕刻作為白陶的主要裝飾技法,顯示了商代後期白陶的高度發展水平。
    饕餮(tāo tiè音濤帖)是古代傳說中一種貪食的惡獸,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上多用它的頭部形狀來作為裝飾,稱“饕餮紋”。用“饕餮紋”來命名青銅器上的這種圖案化的獸面始於宋代的《宣和博古圖》。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灰陶盉,商,高12.3cm,口徑8.2cm,足距4.8cm。
    盉(hé音禾)直口微外撇,肩部一側置管狀流,對應一側為犧首形柄。圜底,下承以三足。肩、腹部分別飾二、四道弦紋。
    此件灰陶盉為商代遺物,其造型規整,胎質較細膩,肩、腹部裝飾簡單的弦紋。整個器物顯得造型古樸,裝飾簡練。
    盉是古代的盛酒器,或說是古人調和酒、水的器具,在商代的陶器和青銅器中都可見到。盉的基本造型是深腹,圓口,前有流,後有柄。
    灰陶的形成是因為陶器在弱還原氣氛中燒造,陶土中的氧化鐵不能被充分氧化,因而呈現出氧化亞鐵的顏色。灰陶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已經出現,商代有較大發展,產量很大。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灰陶刻劃三角紋雙系罐,商,高14.5cm,口徑10.1cm,足徑9.4cm。
    罐撇口,短頸,溜肩,鼓腹,腹以下漸內收,圈足外撇,底部微向外凸。腹部對稱置雙系,系中間有一小圓孔。腹部刻劃正反三角紋飾。
    此罐造型古樸,裝飾簡練,堪稱商代灰陶中的典型作品。
    灰陶的形成是因為陶器在弱還原氣氛中燒造,陶土中的氧化鐵不能被充分氧化,因而呈現出氧化亞鐵的顏色。灰陶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已經出現,商代有較大發展,產量很大。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白陶刻幾何紋瓿,商,高20cm,口徑18.6cm,足徑15cm。
    瓿(bù音不)唇口外卷,溜肩,鼓腹,腹下漸收,近足處外撇,圈足。通體雕刻紋飾,以精細的回紋作地襯托幾何紋,主次分明,錯落有致,顯得格外莊重精美。
    白陶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出現。至商代,由於燒成溫度提高,原料的淘洗亦較精細,致使白陶質地更加潔白細膩。商代早期白陶器形以鬹(guī音歸)、盉(hé音禾)、爵為主,紋飾有人字形紋、拍印的繩紋和附加堆紋等。商代中期,器物增加了豆、罐、缽等,其裝飾除少數繩紋外,以素面磨光為多。商代後期是白陶燒制的鼎盛期,在黃河流域的商代晚期遺址與墓葬中均發現不少白陶,其中以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白陶最具特點,器物有觶(zhì音制)、壺、尊、卣(yǒu音有)等酒器和鼎、豆、盤、簋(guǐ音軌)等食器。紋飾常見有云雷紋、漩渦紋、饕餮(tāo tiè音濤帖)紋、蟬紋、曲折紋、夔(kuí音奎)紋等。特別是將細膩的雕刻作為白陶的主要裝飾技法,顯示了商代後期白陶的高度發展水平。
    以回紋作地襯托幾何紋也是青銅器上裝飾的常用方法,以此顯示出紋飾的層次感,從而顯得華麗繁縟,更有甚者,紋飾的層次可達到三層以上。
二、原始瓷的出現和發展
  原始瓷出現於商代中期。係以瓷土做胎、器表施一層透明石灰釉、入窯經1200℃以上溫度焙燒而成的窯器。其胎質堅硬,器表光亮,但與真正的瓷器相比,仍帶有一定的原始性,故稱其為原始瓷。
  西周、春秋、戰國、兩漢時期,原始瓷產量增加,質量亦有所提高,浙江、江甦、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及湖南南部的廣大地區,均普遍使用原始瓷。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原始瓷青釉劃花雙系罐,西周,高13.1cm,口徑8.4cm,底徑8.3cm。
    罐斂口,折腹,束腰,圈足。肩兩側各置一橫系。肩部刻划水波紋及弦紋。罐身施青釉。此罐的造型如同魚簍,小口,大腹,以增其容積。這是西周早期原始青瓷器的造型特徵。
    此罐出土於河南省洛陽地區。
    原始青瓷出現於約3000年前的商代,曆經西周、春秋、戰國、漢代,它是從陶向瓷過渡時期的產物,系從印紋硬陶發展而來。西周時原始青瓷的製作工藝有所提高,出土範圍更加廣闊。江南地區原始青瓷的出土量及器形比北方黃河流域多且豐富。西周時,釉已成為瓷器的必要組成部分,不僅起隔水、利於清潔的作用,而且有裝飾器物使之美觀的功能。釉是一種玻璃體,由於其所含金屬離子的作用,施於瓷器上,會產生各種顏色。原始青瓷上的釉都呈青色,這是由於釉中含有適量氧化鐵所致。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原始瓷青釉劃花雙系壺,西漢,高32.5cm,口徑14.2cm,底徑13.6cm。
    壺撇口,長頸,溜肩,肩部對稱置雙系,鼓腹,平底略內凹。通體施青釉。肩部以劃花變形鳳鳥紋裝飾。頸、肩及腹部劃有弦紋5道。
    此壺造型敦厚古樸,紋飾簡練,釉厚而色深,是典型的西漢原始青瓷向東漢成熟青瓷過渡期的產物。
    原始青瓷出現於約3000年前的商代,曆經西周、春秋、戰國、漢代,它是從陶向瓷過渡時期的產物,系從印紋硬陶發展而來。其製法是用瓷石製胎,器表施石灰釉,經1200℃高溫焙燒而成。胎體燒結後呈灰白或褐色,器表有玻璃質釉層。胎體吸水率低,敲擊時能發出清脆的聲音。原始青瓷上的釉都呈青色,這是由於釉中含有適量氧化鐵所致。原始青瓷與陶器雖已有本質的區別,但在燒造工藝上與真正的瓷器相比還具有一定的原始性,故稱“原始青瓷”。
    西漢原始青瓷的胎體一般呈灰白色或深灰色。其釉層普遍較厚,色調偏深,多呈青綠或黃褐等色。裝飾紋樣則有弦紋、水波紋、雲氣紋等,壺、罐等器物上多置雙系或鋪首。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原始瓷青釉弦紋罐,商,高31.4cm,口徑20cm,底徑9.3cm。
    罐口外折,短頸,溜肩,肩以下內收,平底。肩與腹部的過度有明顯的折角。口內外飾弦紋,其中肩部飾凸起的鋸齒弦紋及紋10道。表面施青釉,釉層薄而不勻。
    原始青瓷出現於約3000年前的商代,曆經西周、春秋、戰國、漢代,它是從陶向瓷過渡時期的產物,系從印紋硬陶發展而來。其製法是用瓷石製胎,器表施石灰釉,經1200℃高溫焙燒而成。胎體燒結後呈灰白或褐色,器表有玻璃質釉層。胎體吸水率低,敲擊時能發出清脆的聲音。原始青瓷上的釉都呈青色,這是由於釉中含有適量氧化鐵所致。原始青瓷最初發現於河南鄭州二里崗下層文化遺址與湖北黃陂盤龍城商代中期墓中。河南安陽殷墟、輝縣琉璃閣,山東濟南大辛莊,河北藁(gǎo音搞)城及江西清江吳城等商代晚期遺址中也都有出土。
    與東漢以後成熟的瓷器相比較,原始青瓷具有以下特點:燒成溫度比瓷器低,器物成型多采用泥條盤築法,器物造型不甚規整,胎體厚薄不均,器表釉層不均勻,釉層較薄,釉色不穩定。它與陶器雖已有本質的區別,但在燒造工藝上與真正的瓷器相比還具有一定的原始性,故稱“原始青瓷”。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雙系罐,戰國,高14cm,口徑8.8cm,足徑12.2cm。
    罐圓口,溜肩,圓腹,平底,肩部對稱置雙系,每個系均由兩個互相粘連的橋形紐組成。胎色黃白,僅在肩部有極薄的黃釉,肩部以下刻一周豎條紋。
    原始青瓷出現於約3000年前的商代,曆經西周、春秋、戰國、漢代,它是從陶向瓷過渡時期的產物,系從印紋硬陶發展而來。戰國時期原始青瓷生產得到較大發展,無論數量、質量還是生產範圍,都是前代所無法企及的。從器物出土情況和窯址調查看,原始青瓷產區以長江以南為主,其中以浙江的江山、紹興、蕭山等地窯址較為集中。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原始瓷青釉水波紋蓋鼎,戰國,高19cm,口徑19cm,足距17cm。
    鼎仿同時期青銅器造型,口沿下對稱置雙耳。直腹,平底,下承以外撇三足。器表施青釉,胎色灰白。鼎附圓形蓋,蓋頂中央置一小系,四周對稱分佈三個小紐。蓋面施青釉,以三道弦紋為裝飾帶,其間刻劃簡單的水波紋。
    鼎最早是煮食用的陶質炊具,首見於新石器時代河南新鄭裴李崗和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遺址,仰韶、龍山、屈家嶺、馬家濱、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都有發現。商周時代的鼎多為青銅製品,並逐漸成為祭祀、征伐、喪葬等活動中陳設的一種禮器。戰國至漢代出現鉛釉陶和原始青瓷鼎,仿青銅器式樣,多做隨葬品。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原始瓷青釉鐎鬥,戰國,高10.3cm,口徑16cm,足距12.5cm。
    鐎(jiāo音交)鬥仿青銅器造型,腹部置橫柄一個,底下承以三足。腹上部飾弦紋2週,器內外施青釉。
    鐎鬥,又稱“刁斗”,盛行於漢、晉。常與形狀如缽、胎壁較厚、口沿置對稱半環形雙鼻的火盆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共存,說明鐎鬥被擱置於火盆上,盆中加放炭火即可用來溫食,應是模仿“暖鍋”而作。外出途中可作溫食用具,軍旅多用之。唐詩中有“行人刁斗風沙暗”句。
    原始青瓷出現於約3000年前的商代,曆經西周、春秋、戰國、漢代,它是從陶向瓷過渡時期的產物,系從印紋硬陶發展而來。
三、瓷器的發明
  出現於商代中期的原始瓷,經過西周、春秋、戰國、西漢的發展,至東漢時已成長為符合現代瓷器標準的真正瓷器。
  1976年文物工作者曾在浙江省上虞縣發現東漢晚期青瓷窯址,對出土瓷片進行科學檢測的結果表明,其燒成溫度已達1300℃(±20℃),顯氣孔率0.62%,吸水率0.28%,抗彎強度每平方厘米710kg,胎體中氧化鐵含量1.64%,二氧化鈦含量0.97%。這些數據表明,該窯產品已具備了真正瓷器的條件,這標誌著最遲在東漢晚期,我國已能燒造基本符合現代瓷器標準的瓷器。
  東漢晚期瓷器的燒造成功,為人類文明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青釉刻劃弦紋雙系瓷壺,東漢,高24.5cm,口徑11.5cm,底徑9cm。
    壺洗口,束頸,溜肩,鼓腹,腹以下漸斂,平底。肩部置對稱豎系。通體內外施青釉,外壁施釉不到底。頸、肩部刻划水波紋,腹部刻劃密集的弦紋。
    這件青釉雙系壺胎體較薄,釉層勻凈光潔,屬於剛從原始瓷中脫離出來的質量更高一籌的青釉器,堪稱我國最早的瓷器。
    這種青釉瓷器在燒結性能和器表施釉等各方面都比原始青瓷有了較大進步,但與成熟的青瓷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青釉瓷匜,東漢,高8.4cm,口徑16.5cm,底徑7.7cm。
    匜(yí音儀)圓口,弧腹,小平底。口沿一側置一圓系,另一側置流。內外施青釉,釉層較薄。
    匜為古代盥器,是盥洗時澆水的用具,有陶、青銅和瓷製品。陶製品常出現在新石器時代至西漢的墓葬中。新石器時代嵩澤文化遺址中出土的直腹圜底匜、河南鄭州春秋墓葬中出土的仿青銅式樣的匜較為少見。戰國以後圓盤形匜較流行。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青釉刻紋鏤空瓷簋,東漢,通高18cm,口徑27.5cm,足徑16.8cm。
    簋(guǐ音軌)圓形,附蓋。口沿微外撇,弧腹,高圈足稍外撇。胎色灰白。通體施釉,釉色青中泛褐。蓋頂置環形紐,紐上套圓環。蓋面刻花葉和三角紋。口沿鏤空小圓孔一周並刻劃樹枝紋。腹部刻菱形紋。
    此件器物出土於廣州東郊三育路羊山。
    簋為盛食器,功能相當於大碗,以陶質、青銅質或瓷質較為常見。新石器時代大溪文化、良渚文化、曇石山文化以及夏、商、西周遺址和墓葬中均有出土。早期陶簋一般為侈口,圓腹,圈足,有的有雙耳。商代中期開始,器形演變為斂口,折沿,深腹,圜底,圈足,有的則為敞口,卷沿,斜腹。商代始見原始青瓷簋,三國至西晉時浙江的青瓷窯依然燒製瓷簋。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青釉刻花三足瓷樽,東漢,高23cm,口徑17.7cm,足距15cm。
    樽樽口內斂,圓桶形器身,直壁,器身兩側塑貼鋪首並刻花草紋。平底,下承以人形三足。附圓蓋,蓋頂中央置一系,周圍置3紐。灰白色胎。蓋面刻水波和花葉紋。  
    此樽出土於廣州東郊紅花崗。
    樽是一種溫酒用具,流行於漢晉時期,主要為鉛綠釉或黃釉陶器。整器應附蓋,其中博山形蓋較常見。隋至南宋有較精緻的白瓷或青瓷製品,以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宋汝窯樽最為著名。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青釉堆塑五聯瓷罐,東漢,高46.5cm,口徑6.4cm,底徑16.5cm。
    五聯罐主體為三節葫蘆形。施青釉至腹部,其下流釉數道。上腹為兩節葫蘆形,周圍堆塑四個小罐。束腰處塑貼熊、龜和蜥蜴等。下腹有4道弦紋。脛部漸收,平底。
    五聯罐始燒於東漢,多出土於江南地區,是隨葬用的冥器。早期器形簡單,很少見有堆塑。後來,裝飾日漸繁復,堆塑很多人物、動物。到了西晉演變成谷倉罐,具有很高的藝朮價值。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青釉原始瓷劃花雙系罐,西漢,高31.5cm,口徑8.3cm,足徑16.5cm。
    罐口平沿,無頸,溜肩,鼓腹,脛部漸收,平底微內凹。肩上對稱置長方耳並套活環。外壁施青釉至腹。腹部凸弦紋帶內刻鳳鳥紋。雙耳刻劃獸面紋。
    此罐器形飽滿,線條流暢,是西漢原始青瓷的代表作。
    原始青瓷出現於約3000年前的商代,曆經西周、春秋、戰國、漢代,它是從陶向瓷過渡時期的產物,系從印紋硬陶發展而來。其製法是用瓷石製胎,器表施石灰釉,經1200℃高溫焙燒而成。胎體燒結後呈灰白或褐色,器表有玻璃質釉層。胎體吸水率低,敲擊時能發出清脆的聲音。原始青瓷上的釉都呈青色,這是由於釉中含有適量氧化鐵所致。原始青瓷與陶器雖已有本質的區別,但在燒造工藝上與真正的瓷器相比還具有一定的原始性,故稱“原始青瓷”。
    鳳鳥紋系陶瓷器裝飾的傳統紋樣之一。鳳是遠古傳說中“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的神鳥,是遠古氏族圖騰之一。其形像神祕奇異。鳳鳥紋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上,以後瓷器上大量使用這種紋飾。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青釉原始瓷四系洗,東漢,高6.8cm,口徑21.3cm,底徑16.2cm。
    洗圓口內斂,弧腹,平底。灰白色胎。口沿下對稱置四系。器里和口沿可見斑駁不勻的青釉。
    洗有兩種用途,一是盥洗器具,相當於盆。從漢至清 ​​代一直燒造,其中以宋、元時的磁州窯系和明、清時景德鎮窯產量最大。二是文房用具,用於洗筆,故稱筆洗。此洗應為盥洗器具。
    原始青瓷出現於約3000年前的商代,曆經西周、春秋、戰國、漢代,它是從陶向瓷過渡時期的產物,系從印紋硬陶發展而來。其製法是用瓷石製胎,器表施石灰釉,經1200℃高溫焙燒而成。胎體燒結後呈灰白或褐色,器表有玻璃質釉層。胎體吸水率低,敲擊時能發出清脆的聲音。原始青瓷上的釉都呈青色,這是由於釉中含有適量氧化鐵所致。原始青瓷與陶器雖已有本質的區別,但在燒造工藝上與真正的瓷器相比還具有一定的原始性,故稱“原始青瓷”。
四、漢代的彩繪陶和低溫鉛釉陶器
  彩繪陶是一種在已燒成的陶器上用天然礦物顏料描繪圖案紋飾,不再入窯彩燒的陶器。早在新石器時代的一些遺址中已有發現。戰國、秦、漢時期是彩繪陶燒造的興盛時期,一般是在灰陶上施彩,器物造型多為尊、壺、鼎、倉、俑等冥器,所施彩色有紅、赭、褐、黃、綠、青、白、紫等,紋飾多模仿同時期漆器上的圖案,以雲氣、漩渦、龍鳳、四靈紋等較為多見。
  低溫鉛釉陶器最早出現於西漢時期的陝西關中地區,東漢時期盛行於全國各地。其釉料以氧化鐵和氧化銅作呈色劑,以氧化鉛作助熔劑,燒成溫度約為700℃—900℃,釉面光亮,呈現綠、黃深淺不同的色調。造型多仿同時代的漆器和青銅器,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綠釉鋪首耳陶壺,東漢,高25.5cm,口徑13cm,足徑15cm。
    壺撇口,長頸,溜肩,肩部置對稱鋪首,扁圓腹,腹下承以外撇八方高圈足。通體施低溫鉛綠釉,釉呈瓜皮綠色。器身刻劃弦紋數道。
    此壺造型模仿同時期的青銅器,是隨葬用品。
    在我國,低溫鉛釉的發明比青釉要晚得多,但在漢代已相當普遍。它的特點是釉面光澤強,表面平整光滑,釉層清澈透明,猶如玻璃一樣,但硬度比較低,容易出現划痕,化學穩定性較差。傳統的低溫色釉的主要品種有綠、黃、藍、紅、紫等多種。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醬釉劃花弦紋鋪首耳陶壺,西漢,高35.3cm,口徑13.5cm,足徑14.3cm。
    壺撇口,束頸,溜肩,鼓腹,圈足外撇。肩部對稱塑貼鋪首。壺身刻劃弦紋數道。壺外通體施醬黃色釉,釉色濃鬱古樸,反映出當時崇尚樸實自然的藝朮格調。
    此陶壺仿銅壺造型燒造,釉層清澈透明,釉面光亮可鑒,花紋具有漢代獨特的裝飾風格,體現出漢代釉陶藝朮所取得的成就。
    漢代釉陶屬於低溫鉛釉,多以綠、黃褐或棕紅色為主,釉面的光澤較強。經科學測試結果表明,其著色劑主要為氧化銅和氧化鐵,釉中含適量的銅便呈現美麗的翠綠色,含適量的鐵則呈現黃褐或棕紅色。釉陶是在氧化氣氛中經700℃左右的低溫焙燒而成。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凸雕龍鳳紋彩繪陶壺,西漢,通高64cm,口徑21cm,足徑24cm。
    壺撇口,粗頸,圓腹,腹部對稱置雙環形系,高圈足。通體彩繪裝飾。口沿下繪一周三角紋。頸部在三角紋內繪雲紋。腹部用三週凸起弦紋劃分上下兩部分裝飾帶,上為凸雕龍、虎、鳳相互追逐於流雲之間,色彩絢麗,線條流暢婉轉,畫面生動活潑。下為彩繪纏枝花紋。圈足上繪弦紋3道。
    此壺色彩豐富,使用紅、綠、藍、黑、白、黃等彩。顏色鮮艷,曆經兩千多年,依然光彩奪目。
    彩繪陶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主要在灰陶上做畫,有的使用紅、黑、黃、白、赭等彩直接繪畫在陶器表面,也有的在塗有白或黃色的地色上,再用各種顏色進行繪制。戰國、秦漢時期是彩繪陶的發展繁榮時期,無論南方和北方,墓葬中常陪葬彩繪陶壺、豆、盤、尊和鼎等,色彩豐富,紋飾復雜,充滿著浪漫主義的藝朮魅力。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醬釉凸花狩獵紋陶壺,東漢,高25cm,口徑9.8cm,底徑10.2cm。
    壺撇口,粗頸,鼓腹,脛部漸收,平底。灰白色胎。通體施醬釉,釉色勻凈光亮。腹部凸雕狩獵紋,可見林中飛奔的龍、虎、羊等。
    戰國至漢代的工藝品上流行使用狩獵紋,表現的內容為宴樂、弋射、采桑、狩獵以及水陸攻戰等題材,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狀況。漢代的陶器上多采用凸雕的方法裝飾這些紋樣。
    含氧化銅的石灰釉在氧化氣氛中呈現出綠色。我國傳統的綠釉都是以氧化銅作著色劑,屬於銅綠釉。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綠釉弦紋熊足陶倉,東漢,高24.5cm,口徑5.7cm,足距7.8cm。
    陶倉頂部呈傘狀,圓桶身,平底,下承以三熊形足。通體施綠釉。倉頂均勻分佈20條放射狀凸線紋,其間用波線示意出疊壓的瓦紋。器身飾3組凸弦紋。
    漢代墓中隨葬陶器的數量和品種大大超過了以往各代墓內隨葬的陶器,其中一部分是實用器,但絕大多數是專為隨葬燒制的陶冥器。陶倉即為隨葬冥器,始見於戰國、秦代墓葬出土物,漢武帝前後盛行,與灶、井、爐等配套使用。
[轉載]慧眼斷代鈥斺斕沾善

 綠釉陶狗,東漢,高29.7cm,長27cm,寬16cm。
    犬通體施綠釉。頭部較大,身體短小,兩隻耳朵彎曲向前,雙目圓睜怒視前方,張嘴狂吠,犬齒外露彰顯兇猛。其四肢短小,矯健有力,顯示出一種自然寫實的美感。
    東漢中期,隨葬的家畜、家禽等陶俑的數量較以前增多。
    陶犬身上的綠釉是因為含氧化銅的石灰釉在氧化氣氛中呈現出綠色。我國傳統的綠釉都是以銅作著色劑,屬於銅綠釉。
     
 
      信息來源:神州收藏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