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侖土 系元、明時期景德鎮制瓷的一種優質粘土,元代稱“御土”,明代稱“官土”。元·孔齊《靜齋至正直記》卷二謂:饒州“御土”,其色如粉堊,每歲差官監造器皿以貢,謂之“御土窯”。燒罷即封,土不敢私也。文中僅描寫了“御土”的外貌和所有者,未明其具體產地。据劉新園等《高岭土史考》考証,御土就是麻侖土,其使用年代不會早于“浮梁瓷局”設置之年——1278年,也不會晚于1322年。
王宗沐《江西省大志》卷七《陶書·砂土》條謂:“陶土出新正都麻侖山,曰千戶坑、龍坑塢、高路坡、低路坡、為官土。”清朱琰《陶說》也有此記載。据考証,新正都的麻侖山即今景德鎮市浮梁縣鵝湖鎮東埠以東至瑤里一帶,始采年代缺乏記載,但記述麻侖土的文獻(明嘉靖間)要比高岭山、李黃、大洲三礦早。乾隆七年《浮梁縣志·陶政》記載了明萬曆間同知張化美已把麻侖礦洞稱之為老坑,故知其開采年代必早于明,萬曆時資源漸近枯竭。《江西大志》載:舊用浮梁縣麻侖等處白土,每百肋給价七分。萬曆十一年(1583)同知張化美見麻侖土膏已竭,掘挖甚難,每百肋加銀三分。近用縣境吳門托新土,有糖點者尤佳。至萬曆中期以后,文獻已不再見麻侖土開采和使用的記載,代之而起的則是高岭村的高岭土(明砂高岭)。 《江西省大志》謂麻侖山“土埴壚勻,有青黑縫、糖點、白玉、金星色。……麻侖官土一百斤值銀七分,淘凈泥五十斤,曝得干土四十斤”。又記“湖田石末時”,夾行小字批注謂:“和官土造龍缸取其堅”。王宗沐把麻侖土列為“砂土”,並未說需要粉碎,僅記淘洗而已,而淘洗出土率為50%,“夾注”再說加官土“取其堅”,王的記述與高岭土的形態功能吻合。劉新園就上述文獻印証麻侖遺址,确定“麻侖土”就是高岭土。(詳載劉新園、白餛《高岭土史考》1982年) 1984年7月,景德鎮陶瓷學院劉楨等尋訪麻侖土故址,通過訪問當地老村民得知,現在的東埠至南泊之間的公路兩旁一帶即為麻侖山,不是梅村山,大體范圍是:東面以南泊分水岭為界,西界約距東埠二公里處,北面以茅家山分水岭為界,南面以東河為界與高岭山隔河相望,凡是這個小盆地內的丘陵均為麻侖山。
麻侖山范圍內岩層出露,絕大部分屬花崗岩類岩石,花崗岩類岩石程度不同的都有高岭土化現象,未見到有長英岩脈(通稱瓷石——蝕變長英岩)出露,麻侖范圍之外則有瓷石出現,從古至今都采過制瓷胎釉的瓷石。范圍內淘洗坑的尾砂堆積層,絕大部分是比較粗的砂粒,成分是石英及細小白云母片。
地質概況 麻侖山在高岭山的東北面與高岭山隔東河相望,約2公里之遙。在地質构造上,它與高岭山的花崗岩體同屬燕山期鵝湖花崗岩體。高岭山礦區出現的岩層在麻侖山范圍內也都出現。
黑云母花崗岩出露面積最廣,大部分成風化、半風化狀,較疏松,具高岭土化。顏色呈棕紅色,含黑色礦物多,大多為黑云母,鐵含量高,不宜用作制瓷的高岭土原料。
中粗粒斑狀黑云母花崗岩,出露于土山一帶,即龍坑塢采洞附近的小山丘上,成半風化狀,用手錘輕敲可碎,灰白色。斑晶為長石,結晶完整,自形程度好,成長方板狀晶體。
其大小約10毫米X30毫米,基質為結晶的石英、長石成他形粒狀、顆料直徑約l毫米—2毫米左右。黑云母成細小片狀,均勻分布岩石中,與黑云母花崗岩無明顯界線。
中粒白云母花崗岩穿插于斑狀黑云母花崗岩中,分布于龍坑塢采洞周圍,接近于北東一南西向分布,在地表與斑狀黑云母花崗岩界線不太明顯。白云母花崗岩呈不同程度風化,有的風化程度低,成半風化狀,需用手錘敲擊才能破碎。有的風化比較徹底,手輕捏即可粉碎成泥砂。龍坑塢采洞就是采掘于風化徹底的白云母花崗岩中。
在麻侖東面南泊分水岭處,可見細粒花崗岩出露,岩體成不規則脈狀穿插于黑云母花崗岩中,淺灰白色,黑色礦物少。主要由長石、石英組成,細粒結构,長石、石英成他形細粒狀、致密,岩石成高岭土化、疏松,手輕捏即成泥砂,脈寬者可達1.5米。走向近乎北東一南西,其長度因覆蓋無從估計。
在細粒花崗岩和黑云母花崗岩之間,還有成瘤狀的花崗偉晶岩小岩體,岩體的直徑約1米左右,其長石絕大部分風化成洁白的高岭土,含礦率比較高、質量好,但礦體太小、沒有工業開采价值。
景德鎮熊寥著文提出麻侖土與高岭土是兩種屬性不同的制瓷原料,其理由:
1.麻侖的地理位置,根据蘭浦《景德鎮陶錄》、康熙版《浮梁縣志》以及《婺源縣志》記載,明清時期的浮梁新正都麻侖,就是現在景德鎮市瑤里公社的瑤里村(現今為浮梁縣瑤里鄉)。1962年“月,在瑤里村曹家阪發現清光緒十九年十一月初八召,由當時的欽加同知銜調署浮梁縣鄭為出示的“勒石永禁”的碑刻內稱:“据民人李開廣……等稟稱,伊等世居東鄉新正都,全賴瓷土營生,無瓷土則官窯無有燒,無山材則瓷土無有舂……”說明了浮梁新正都出產的,供官窯燒制瓷器的瓷土,其產地就在瑤里附近的山域。
2.麻侖土不屬高岭土系,從朱琰《陶說》載“饒窯陶土初采于浮梁新正都麻侖山,萬曆時麻侖土竭,復采于縣境吳門托至祁門,而三易其地矣。”“縣境內吳門托新土有糖點者為麻侖尤佳”。由此可見,麻侖土與祁門瓷土一樣,均屬同類瓷石礦物。 3.從原礦淘洗率來看,高岭村的高岭土淘洗率為33%,而王宗沐《江西大志》載麻侖土淘洗率高達50%,兩處相鄰,如此迥异,顯然是兩種質地不同的原料。
4.經原料加工過程來看,高岭土是砂粉狀礦物,無需粉碎,直接取礦淘洗制不,而麻侖所在的新正都出產的瓷土,要經粉碎加工無疑屬瓷石礦物(按前“勒石永禁”碑刻記載)。
麻侖土雖不屬高岭土,但它質地頗好,它不僅在明代作“官土”成為景德鎮御器廠制瓷重要原料之一,而且在清代復行開采時,仍是官窯制瓷的重要原料。 明砂高岭 產于景德鎮市區東北45公里(北緯29°28~,東經117°31~,)浮梁縣鵝湖鎮東埠高岭村。“玉岭”是高岭村的另一重要稱謂,也是較早的稱謂,“高岭本邑東山名、其處取土作不,……”高岭土經山腳下東河東岸的一個小集鎮——東埠集中下河裝船運至鎮,故此高岭土稱“東埠高岭”或“東港高岭”(景市東河水系運來)。至于“明砂高岭”的稱謂,有多種說法,据當地老土工說:高岭山之高岭土質量不一,統稱為東埠高岭,其上等的稱“明砂”(即頭色)、次等的稱“二色”。“明砂”原指清同治間高岭山復開以后,在明代的采掘遺址老礦一帶重新發現的優質高岭土。而在1907年,(日·明治四十年)日本政府派遺農商務省技師北村彌一郎來中國考察窯業。歸國后他寫成了《清國窯業視察報告)書中稱明砂高岭為浮梁縣明砂所產之磁土,顯然他把明砂當作地名。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陳開慧在他的《景德鎮高岭村高岭土礦床及高岭土礦物的研究》一文中,以高岭土原礦所含的白云母晶瑩明亮,又多是砂土形態,故曰“明砂”。以后人們一直把高岭山所產的高岭土稱為“明砂高岭”以區別其他地區所產的高岭土,沿襲至今。
開采曆史 劉新園《高岭土史考》引証了大量古代文獻認為:“高岭土一詞出現于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高岭礦區始開于萬曆中期,以萬曆中期至清乾隆為其青春期,乾隆以后雖有開采,但為數不多,應為該礦的衰落期。” 康熙二十一年(1682)《浮梁縣志》卷四{陶政·陶土)條載:“萬曆三十二年,鎮土牙戴良等赴內監,稱高岭土為官業,欲漸以括他土也,檄采取。地方民衣食于土者甚恐。守道葉云仍、知縣周起元爭之,還其檄。”說明高岭土的開采時間早于明萬曆三十二年,當時尚是民間開采,朝廷准備列為“官土”。
明崇禎期宋應星《天工開物》(陶埏·白瓷)記述景德鎮瓷胎原料及其配制方法時謂:“土出婺源、祁門兩山。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堅硬;一名開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軟。兩土和合,瓷器方成。”文中所說出產糯米土的安徽省祁門縣至今仍產瓷石,為景德鎮瓷用原料來源之一。但婺源縣則不出性硬的瓷用原料一粳米土,實質是浮梁縣高岭山之高岭土。距《天工開物》刊出僅40余年的康熙二十一年(1682)《浮梁縣志》卷一謂:高岭在縣東七十里仁壽都,與婺源之石城山連界,險峻特甚。…今取山產磁土,取以為業。至于把高岭山寫成高梁山,因受當地方言影響,至今景德鎮陶工仍把高岭(1ing)念作高梁(Uang),惜作者未能校核當時的文獻及風情。
還有一說,高岭土始掘于南宋。据近年發掘出來的高岭《何氏宗譜》中的記載。1.“玉岭何氏世系”盈字支四四世召一公條:“祁開高岭磁土”。2.玉岭“何氏支譜卷之首”第九代召一公條:公開創高岭故業磁土者廟祀之,這條記述說明召一公系首創開挖高岭土者,他的作為已帶動了其他人從事高岭土的開采,並得到其他“業磁者”的尊敬,對他進行廟祀。3.高岭《何氏宗譜》中附有“玉岭基址圖”(即村址圖),圖中標有“取土山”。按圖中方位對照現在地形,所說取土山,正是目前考古專家勘查的高岭土古礦址,所取之土應是高岭土。按譜牒揭示,何叔信遷居高岭約在唐末,即公元900年左右。至于“初開高岭磁土”的如召一,是叔信之后的第九代,按習慣推算,應是南宋高宗紹興年間1131—1162)約在1140年前后。而自南宋以至明萬曆期,均為民間開采,數量不會很大,萬曆以后,因麻侖老土枯竭,始列為官土。
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在國外流傳,日本曾于1771年出版營生堂刊本;法國于1869年出版的《中華帝國古今工業》有節譯;德國于1882年出版的《中國植物》也有節譯,高岭之名于清早期傳至海外。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法國傳教士恩脫雷科利斯(d’Entreeolles),漢名殷弘緒,在景德鎮逗留七年,最早向法國介紹高岭土。他在《中國陶瓷見聞錄》中寫道:“瓷用原料是由叫做白不子和高岭土的兩種土合成的,后者(高岭)含有微微發光的微粒,而前者只成白色……”“高岭也是瓷器成份之一,其加工比白不子簡單,一般直接使用自然土。”“精瓷之所以堅密,完全是因為含有高岭,高岭可比作瓷器的神經。”“一個豪商說:若干年前英國人,也許是荷蘭人,把白不子帶回本國試圖燒造瓷器,但他沒有使用高岭,因而事歸失敗……這個商人笑著對我說:他們不用骨骼而只想用肌肉造出結實的身體。”殷弘緒的《中國陶瓷見聞錄》及《補遺》曾震動歐洲社會,使歐洲人士第一次談到有關景德鎮及其瓷器制作技法真實的第一手材料。特別是他于1715年,把高岭土的標本寄往法國,更為國外研究高岭土提供了實物。
1867年,美國《科學雜志》發表了約翰遜(S·W·Johnson)和布萊克(卜M·Black)《論高岭石與細塊高岭土》一文,文中把組成高岭土的粘土礦物稱作高岭石(Koolinite),從此以后,高岭又由陶瓷界延伸到礦物學領域。
清同治八年(1869年)十月,德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Ferdinand)訪問景德鎮和安徽祁門,考察后著文介紹瓷石和高岭,還根据漢語高岭一詞的讀音譯成今天通用的英文Kaolin一詞,從此國際上把類似這樣的粘土稱為高岭,“Kaolin\"成為國際通用名詞。
高岭土的開采以清乾隆間為盛。据清《馮氏宗譜·馮光發傳》載:“因土名麻石坳等處之山,被婺邑在山搭有蓬廠數百,人數千余,強取磁土。”馮光發歿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那時外縣僅婺源就負人數千余,加上本地人數,其開采盛況可想而知。強取磁土引起糾紛“事延三載”,以后官方出示封禁。
經過200年的大量開采,礦源已日漸枯竭。“清同治、光緒間,高岭山的高岭礦又一度有小規模的復開”(黎浩亭《景德鎮陶瓷概況》載),“清光緒時,因受星子影響,營業上便大衰落”。民國18年(1929)“采掘此項瓷土者,有漢洋、漢澄、四義、爾梅、同發、云貴、享林等鎮市人民政府成立了浮東瓷石礦,下轄3個礦區,第一礦區即高岭。為方便開采,從高岭礦區至東埠碼頭修筑了一條簡易登山公路。高岭土礦重新開采后,規模小,產量低,直至1968年,因品位不高再度停產,高岭山也就只剩下一些供人觀賞和考察的采掘遺跡了。
高岭土是一種主要由高岭石(或埃洛石)組成並風化的粘土,它的礦物組成除高岭石外,還含有多量的石英和云母,是中國首先發現應用的制瓷原料,因為最先用于制瓷的這類粘土是產于江西景德鎮市浮梁縣的高岭山,故而得名。以后國際上都稱這種特殊的粘土為“高岭(Kaolin)”。高岭土多呈致密細粒狀、疏松鱗片和土狀集合體。晶質碎塊常呈蚯蚓狀,彎曲柱狀和呈六片鱗片狀或料狀。用指甲可以划開,以舌舐則粘舌並有土味,在外觀上純者呈白色或灰白色,含雜質時呈淺褐、黃、淺紅、淺綠等色。莫氏硬度近于1,比重2.58—2.60。有滑膩感,用手易捏成粉,具親水性,滲水透易崩散,可塑性弱。煆燒后呈白色,耐火度可達1700't2以上,燒成溫度在1400~C左右,燒后呈白色,可塑性和粘結力較瓷石差,不能單獨成瓷。其礦物實驗式為Ah03·Si02·2H20,由于高岭土含氧化鋁量較高,故具有較高的耐火度;摻和瓷石制瓷使瓷胎中的玻璃相相應降低,擴大了瓷器的燒成范圍,變形率大為減少;燒后具有良好的机械強度和化學穩定性,尤其是大件瓷器,高岭土在瓷胎中起骨架作用。
高岭村礦區礦床屬風化殘積型,主要產在酸性侵人岩,如白云母花崗岩、細晶岩、石英斑岩的風化殼中。該礦區有兩種類型產品:
脈狀高岭土:充填在裂隙中,顏色洁白,高岭土質純,手摸之有滑感,具有蜡狀光澤,當地亦稱為“豬油泥”。其礦物相比較單一,晶體顆粒細小,是一種多水高岭石為主的瓷土,儲量很少。
砂狀高岭土:白色或灰色,未松散時具有與原岩相似的外觀特征及結构。由于其含有較多的石英顆粒,手摸之有砂感;因砂狀高岭土中殘留之白云母閃閃發光、當地亦稱為“明砂”。其礦物相較復雜,有高岭石、伊利石、鈉長石、白云母和石英等。這種高岭儲量較多。 高岭山礦體形態极為復雜,經地質工作者多次調查,有層狀、脈狀、透鏡狀、串珠狀、囊狀、棗核狀。因成礦的母岩和風化程度不同,礦石的含礦率也不相同,晚期采掘的高岭土以土狀為主,淘洗率10%-30%不等。
地質 高岭村境外圍地質為前震旦系變質岩(AUZ),分布在鵝湖花崗岩的四周,主要是石英、絹云母、千枚岩、變質砂岩;次為角岩、云母片岩、板岩等變質岩。廣布北西及南東等部位,地層走向北東,北西部傾向北西,南東部傾向南東,傾角曾在40°以上。礦區則主要是千枚岩和片岩。
李黃(坊)高岭 產于景德鎮市東北浮梁縣天寶公社李黃大隊(今里黃)。是繼明砂高岭開采后,于清乾隆后期被發現與開采的高岭土礦,以補充明砂高岭之缺乏。但因鄉民牟利爭相開采,訟端繁興,貽累不休,以致釀成命案,故被官方勒令封禁。現僅存古碑記事佐証。
大洲高岭 位于景德鎮市西北45公里的浮梁縣黃潭鄉龍潭,史稱西港高岭或大洲李家田高岭,是景市開采的主要高岭土礦之一。始開采于清嘉慶時期,清蘭浦《景德鎮陶錄》卷四《高岭》條謂“高岭,本邑東山名,其處取土作不……近邑西李家田、大洲上亦出土可用,不大于東土,但造佳瓷者,必求東埠出者耳。”因明砂、李黃高岭土封禁之際,18世紀末,景德鎮開始使用大洲高岭土。但因地表土層較厚,礦體較深,開采困難,產量很低,淘洗出土率較低(13%左右),不久便大量采用星子高岭。清朝末年,便無人問津。1940年,星子縣為日軍侵占,星子高岭供應困難,遂由私人組織開采大洲高岭土,1945年后又告中斷。
1958年,景德鎮市陶瓷原料管理局組建大洲瓷土礦,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1959年正式投產,以后因建大洲水電站等原因也曾二次關閉。至1972年后,大洲高岭土的生產才得到穩定發展。平均年產精選高岭土8 000噸,采用水力沖漿采礦和水旋分離過篩選礦新工藝,使高岭土細度達到99.5%。
全礦區除江西省陶瓷工業公司所屬大洲瓷土礦外,還有區、鄉、集體經營開采者,1985年有龍潭、小岭、茅山、板坑、幸福等五個礦區,大多是露天開采,最多時職工達到1 000余人,目前仍繼續開采。
地質概況 礦區位于香里店背斜南翼,西側為西北走向,近南北的大洲斷層穿過礦區花崗岩,后期硅質充填形成硅化帶。斷層產狀一般向東,局部傾向西,傾角25*以上,寬14米—32米。區內有些小斷層與大洲斷裂帶相近、解理十分發育,以傾向西北和南東兩組最為密切,規模小,沿解理常見高岭土充填。
物理性能 大洲高岭土工藝性能一般,不及明砂高岭和星子高岭,且Fe203含量較高,需精選加工。
星子高岭 產于江西省北部星子縣境內,地處廬山東麓海會腳下,距景德鎮市200余公里。礦體分布在海會橋以南,趙家、七井以西,耀頂山以北,伍家岭東。礦坑有大排岭、板橋山、余家斜、流星山、扈家嘴等處。礦脈延亙數十里。20世紀70年代,在華林發現優質高岭,色白,俗稱“墨魚骨頭”,主產于黃龍山脈,組建成溫泉礦區。
1.大排岭礦區:位于礦床的北部花崗岩株上部,為頂盤岩不連續覆蓋的面狀風化殼礦床,礦體的頂底板為結晶片岩,呈不規則的犬牙狀出露。地表為紅土化帶,呈殼狀覆蓋。
礦區主要礦脈有四條,呈脈狀產出,個別地段以帶狀和囊狀產出。礦體上部极大多數被第四系紅土所覆蓋,少數隱伏于片岩之中。礦體一般與礦區地層傾向一致,主要走向為NNE—SSW,傾向一般在SEl00~—135‘,傾角由20‘-45‘。礦體變化較大,長200米—1100米,厚5米—15米。其余尚有小礦脈的分布。
2.溫泉礦區:礦區的高岭土主要是花崗岩及偉晶岩風化而成的產物。由白云母花崗岩風化而成的高岭土,礦體較規則,長600米,寬50米—300米(平均160米),厚度50米—60米,礦體受成礦前斷層和節理控制,呈脈狀產出。傾角60~—70’,礦體與成礦原岩為漸變過渡關系。
偉晶岩主要以寬脈和細脈狀沿片理裂隙和節理侵入,為后期氣成作用而形成的,產出狀態復雜零亂。
星子高岭土的原礦,主要由高岭土、石英、白云母(夾少量黑云母片)及半風化的長石斑晶組成,似砂土狀產出。高岭土呈乳白、灰白、淺黃和淡紅等色。疏松、土塊狀、粉砂粒結构風干時手捻可粉碎。石英呈細粒狀,白色和無色透明,但偉晶風化的高岭土中的石英呈粗晶塊狀,不均勻的分布在高岭土原礦中。白云母呈細小鱗片狀,散布于高岭土之中閃礫如星。長石絕大部分已風化成高岭土,尚有少量呈半風化的長石斑晶,俗稱“墨魚骨頭”,夾產于高岭土中。所以星子高岭土是未經任何搬運與分選的原生高岭土。經加工淘洗后才能獲得較純的粉狀高岭土。
星子高岭于清嘉慶年間(1796—1820)就已開采,當時年產量在300噸—700噸左右,最早開采的礦點有漢林、五雪崗、石流嘴、官山、五福港、豬頭山和余家斜等地,后來發現大排岭高岭土質好,逐向大排岭方向擴展。自景德鎮明砂高岭礦源日漸枯竭以后,星子高岭用量大增。
清·同治《南康府志》卷四《物產·附白土案》條錄:道光十九年(1839)文書謂:“景德鎮各窯制造瓷器所謂高岭,即廬山所出白土。無論粗細瓷器必須以之配合,即御窯制造上用瓷器亦須配用。”此時,廬山白土(星子高岭)已取代了高岭山的高岭土。“据舉人汪自清……等供稱:廬山白土曆來無人開挖。自夏家壟夏姓(錫忠)在景德鎮燒窯,始取白土運赴景鎮售賣,獲利數倍。以后即有星(子)、都(昌)兩縣民人徐坤牡等陸續在大排岭、七溪壟、五福港、余家斜等處開設數十廠。”可見乾隆后期至道光間,景德鎮制瓷所用之高岭多來自星子縣。由于洗土淘沙沖塞山澗,以致堰水不通,農田受害;加之農村封建意識,認為穿山鑿岭傷殘龍脈及祖墳風水等因,遂于道光廿年全面封禁停采。
1840年后,因景德鎮制瓷大量需要高岭土而恢復開采。其中有些牌號較好,著名的有老寶興堂、赤金堂、如玉堂、和玉堂、天寶堂、金玉堂、大美麗、亭子下、禎記寶興堂等。1940年因日本軍侵占星子縣,星子高岭土被迫停產。民國36年(1947)只有27個廠,生產蕭條。1952年由9家白土廠聯合成立星廬瓷土礦。以后成立了國營星廬瓷土礦,從事星子高岭土的開采加工和經營,組建了亭子腳、風車口、溫泉三個礦區,並由國家撥款和自籌資金對礦山進行技朮改造,推廣水旋過篩新工藝,瓷土細度為97.3%,質量達到國家標准。
該礦先后隸屬九江地區和江西省陶瓷工業公司領導。近年來,還興辦了一批鄉鎮和個體礦山企業,提高了星子高岭土的開采加工能力。1986年生產高岭土16 000噸,成為景德鎮主要的高岭土原料生產基地。
星子高岭土儲量丰富,据1960年江西省地質局916大隊提交的《江西省星子海會廬山瓷土礦普查報告》的資料,總儲量達260萬噸。
撫州砂子岭高岭 產于江西撫州市西北32公里的臨川縣云山鄉和進賢縣李家渡鄉交界處的砂子岭,礦體分布在五里墩、圳上一帶,臨近公路,距撫河僅4公里,交通運輸十分便利。該礦屬中粒白云母花崗岩風化殘積型高岭土礦床。走向北東50*,長1 280米,寬約260米,平均厚度3米—8米,最厚處達18米。礦床埋藏深度一般3米—3.5米,平均剝采比只有1T,故適合于露天開采。中粒花崗岩呈脈狀侵入于石英絹云母千枚岩,並呈互層產出的前震旦系千枚岩中。中粒花崗岩的礦物成份鏡鑒為石英30%,正長石30%-35%,斜長石20%—25%,白云母4%—15%,含有少量的黃鐵礦、假象褐鐵礦、次生絹云母和綠泥石。岩體上部的千枚岩盡遭剝蝕,中粒花崗岩則受地下水循環、風化,构造等作用而逐步分解。一部分經氧化或碳酸鹽化和分解作用,形成了高岭土礦床。礦體在平面上與岩體大致吻合。大部分被第四系殘積、坡層、沖積層所覆蓋。因洼溝沖刷作用的破坏,將整個礦體分成三個不規則的塊段,礦床C:級儲量271噸,折合精礦46萬噸。礦石呈土狀,一般為白至灰白色,受鐵質渲染者為黃色或黃白色,結构松散,微具粘性,並保留中粒花崗岩結构。礦石的礦物成份据觀察:粘土礦物一般為25%,最高達45%,長石15%—35%,石英25%—30%,白云母小于10%,褐鐵礦約1%。粘土礦物經差熱分析和X光晶體分析為高岭石及含水高岭石。原礦淘洗率在14%-24%之間,最高達33.65%,最低6.09%,平均17%。對其粗精礦X衍射分析,礦物組成為高岭石占60%,埃洛石占5%,白絹云母占20%、石英占5%、鈉長石占5%,鉀長石占3%,還有少量蒙脫石、水黑云母、綠泥石、伊利石、褐鐵礦、赤鐵礦、針鐵礦、銳鐵礦等。經光譜半定量全分析証明,礦石中有Be、Pb、Bi、Mo、As、n等23種元素。精礦的有益、有害組份在平面方向上變化不大,但在垂直方向上有一定變化,以其中鋁、鐵、鈣為例,FE203一般上部較高,向底部逐漸下降,Fe203上下部較高,中部較低,CaO則上部較低,向底部卻逐漸增高。該高岭土物理性能測定,相對可塑性指標0.89,可塑含水率31.73%,干燥抗折強度11.80公斤/平方厘米,干燥收縮6.61%,水選精礦白度87。按制瓷配方進行制成瓷試驗,成型性能良好,干燥過程無開裂變形現象。燒成制品無針孔等缺陷,可達到高級日用瓷標准。
砂子岭高岭据傳在清乾隆年間(1736-1795)就已開采。清光緒32年(1906)由李家渡私人開采加工經營,礦名為“華營公司”。1920年增開義堂公司。1940年增開同興公司,各公司年產量為400噸—500噸,1948年相繼關閉。民國時期撫州高岭淘洗加工技朮簡陋,質量不穩定,含鐵量較高,多用于冬青、蘭邊等青釉瓷的坯胎原料。20世紀50年代,有臨川陶瓷廠自采自用。1955年,景德鎮陶瓷研究所派人實地觀察並取樣作進一步選礦,在細瓷坯胎中應用,效果良好。1965年,根据陶瓷生產對高岭土的需求,在砂子岭建立撫州瓷土礦。1968年10月,由江西省陶瓷工業公司組建經營,中間几度停緩建。直至1974年被列入重點技改項目,先后由國家撥款300余萬元,采取机械化采礦,輕軌U型礦車運輸,多次水旋過篩選礦淘洗加工等先進工藝設備,並從撫河鋪設管道引水淘洗沖漿,徹底解決礦山水源問題,並架設從李家渡輸入的高壓線、确保供電以及尾砂治理環保設施。1984年已建成年產1萬噸精選高岭土的規模,瓷土純度在97%以上,質量達到國家標准,已成為景德鎮陶瓷原料的主要基地之一。
砂子岭一帶高岭土儲量丰富,根据贛東北地質隊勘探報告,由江西省儲委1968年批准的地質儲量達223.5萬噸。
楓源高岭 礦體位于景德鎮市南面87公里的樂平縣白塔鄉楓源村境內,周圍5公里都是瓷土區。
楓源瓷土曆史悠久,在毛孔上地區發現大小不一的老礦坑30余處,附近有古窯址及古瓷片和匣缽等。初步調查開采于唐代,全盛時期為明朝,几經興廢。當地農民曾流傳有這樣的歌謠’:“梅藍鎮,浮梁管,一口氣畫24個蓮花碗。”1958年3月恢復生產,由樂平縣諂口區組建辦起十里崗瓷土礦,后更名為楓源瓷土礦。1983年有職工254人,年產瓷土為4 840噸,全部銷往景德鎮。1984年經建材部江西地質勘探公司504地質大隊勘探,楓源瓷土地質儲量為180萬噸,礦藏深度為70米。
楓源高岭礦體呈墻狀或透鏡狀淺浸于震旦紀前古老的變質岩中,經礦物鑒定觀察,原礦中存有絹云母類物質和細散的石英顆粒,惟因其風化程度較深;有一部分絹云母已過渡到了高岭石。礦床上層松軟,下層堅硬。楓源高岭色白而稍呈淺綠色,土狀松散,內含石英粗粒及未風化的長石和少量云母。燒后色白,耐火度稍低于星子高岭,但可塑性和另外一種白度較星子高岭強,可配上等瓷坯,如果單獨與瓷石配成坯料,其加入量應在50%以上。其色為微黃土類,是一種由高岭石和埃洛石組成的粘土礦床,礦床愈往下掘愈堅硬,從化學組成看,其中K20含量為4.4%,較其他高岭含量多。
臨川高岭 是一種質地极純的優質高岭土礦,因其表面潤滑,故當地稱為“滑石子”,並非是礦物中的滑石,產于距景德鎮市195公里的江西撫州市東北面山口鄉,礦區位于北緯28~8,—28*12,,東經116034,—116~41,,主要分布在岩下、后龍山、平山、枚崗、周皇廟、埂下土、蘿卞山、蔡家山、李家山、獅子山、坪頭山、新喻山。呈北西方向延伸的第一級夷平面的小山包上。礦床為許多窩狀或層狀的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小透鏡體,圍岩為紅壤或砂礫,與礦體無明顯分界線。原礦呈紫紅色、粉紅色、白色、粘板狀塊體或球狀塊體,質地組織細膩、有滑感,硬度低、性脆,具貝殼狀斷口,最佳者為粉紅色,顆粒細分散,可塑性和干燥強度很高。燒后呈白色,耐火度較高,其Ah03達到36.39%。該礦床完全是風化淋積型的充填礦床。高岭石脈就是呈細脈和網脈狀穿插在紫灰色、深灰色的粗粒厚層狀的流紋岩中,還有部分高岭土產在厚層風化帶中,呈小雞窩狀的白色團塊,其直徑在1厘米—30厘米之間。該白色團狀的高岭土,當地人稱之為“墨魚骨頭”,脈狀高岭石脈,其脈寬在0.5厘米-5厘米之間,其大小形狀和延伸方向完全受節理裂隙控制,充填在下部的高岭土經地質風化、分解、淋濾脫水等作用,形成質硬具滑感的高岭土(滑石子),1955年由當地農民開采,供應景德鎮制造高級細瓷和禮品瓷,1964年調查估算,儲量在1 000噸左右,由于儲量過少,礦體分布零亂而不規則,給采礦帶來困難,一直由當地農民在農閑時小型掘采,供應量逐年減少。在20世紀50年代,一直是景德鎮制造薄胎瓷和高白釉瓷的主要原料。在薄胎瓷坯料中用量一般為35%—50%,釉料中用量一般為5%-14%。
石頭口高岭 礦體位于江西余干縣城西北·25公里石頭口和里溪,距景德鎮110公里。礦體成透鏡狀,上面有黃土殘積和石英礫岩覆蓋,很似長英岩淺浸人震旦紀前古老的變質岩中,經內化崩解而成。原礦呈土狀,帶紅黃色,雜質為石英及少量紅砂岩類物質。石頭口高岭礦物組成為石英、高岭石、云母。高岭石多于楓源高岭為37%,其化學組成與楓源高岭相近,惟Fe203含量較高,為2%左右,白度和耐火度不高,但其可塑性和粘性強,干燥強度好。因其价格低,民國時期多為景市生產灰可器的原料。20世紀50年代后,景瓷產品結构調整,灰可器停產,不再采用石頭口高岭。
余江高岭 產于江西省余江縣馬荃鄉境內。該礦區位于低坡紅壤丘陵地帶,屬半風化殘積型高岭土,表層覆蓋的紅壤土厚0.3米—1.5米,適于露天開采。含赳AL2O3 26%以上,fe0203 0.86%,近代用于制日用粗瓷,后廢棄以改進工藝、提高質量、小規模開采。經測定能滿足普通瓷器和釉面磚的質量要求,年產能力25 000噸。
貴溪高岭 產于江西省貴溪縣上清鄉龍虎山撮頭窩、牛仔壟、皇封源、余家岭等處。礦體系由花崗岩和偉晶花崗岩風化而成。礦脈時斷時續,呈土狀、松散,色白而夾黃點,雜質有石英及未風化的長石和少量云母。淘洗后的高岭,燒后极白,其性能與配方用量與星子高岭一樣。
1938年,由李鈿芳發現,經試燒可作制瓷原料,小量開采供應景市。1958年由江西省輕工業廳囑貴溪縣工交局建廠開采,有工人100余人,年產量2 400噸。
貴溪余家高岭 位于江西貴溪縣西南余家丰泉岭。礦區地層主要由下侏羅紀所組成,高岭土系由下侏羅紀底部的長石砂岩受風化作用形成的原生高岭土礦床。上層高岭土呈白色,夾淡黃綠色、土狀、松散,夾有細粒的石英和极微小的白云母片及黃褐色條帶,經SKl0號火錐已燒結,色白有細小分布均勻的紅色斑點。下層高岭土比上層呈色更白,雜質較少。主要的礦物成份為高岭石,其次為石英和少量的云母、長石組成。該礦的高岭土中鐵、鈦等有害雜質含量都很少,可塑性較高,強度較大,工藝性能好,是一種質優的高岭土。初步估算地質儲量為628 908噸。該礦1949年前有小量開采,1958年由余家公社組織了180余人進行露天開采,並建立余家瓷土礦,年產量達1 000余噸,主要供應景德鎮。
上饒五府山高岭 位于江西上饒西南64公里的五府山墾殖場的西詳排。1964年,景德鎮陶瓷廠采用它作為釉面磚的主要原料,並經地質勘探單位探明儲量可供大規模生產使用。1965年6月經江西省計委批准同意將該礦划歸景德鎮陶瓷廠經營管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