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世與出土瓷器的鑒定方法作者:大名愚石
一,傳世瓷器的鑒定方法。
(釉面光澤鑒定法)
觀察傳世的瓷器時,常常有人竊竊私語:“看上去這麼新,都是新東西吧?”甚至認為“東西不怎麼樣,可能是贗品”。這些說法、看法是帶有普遍性的,這里涉及到一個如何鑒別真偽的問題。其實,只要認真比較就會發現:新瓷的釉面干燥(注意觀察時要把眼光聚集到某個平面某個點上),呆板、表面光線刺眼(注意這是側面的強烈反光);而古瓷的釉面油厚、水靈、滋潤,由里向外透出來的光線亮且柔(可以擋住強烈的側面反光仔細體會)。總起來說就是“珠光寶氣”,看上去當然比新瓷還“新”!
(新舊釉面光澤鑒別)
一件新出窯的瓷器隨著年代的延長,釉中的各種礦物質在接受自然界當中物理、化學的作用下,逐年的氧化老化,其活力、能量、強度也逐年的減弱,釉層開始老化變舊,釉面開始逐漸的熟舊溫潤。除了特殊情況下遭受非自然超強物理、化學作用出現失光現象以外,其年代多少與變化程度成正比關系!藏界先人對古瓷釉光鑒定“祕不示人”的主要原因一是出于保守壟斷,自己掌握了這方面的祕密以后,在收藏和經商方面具備了高人一籌的絕招和先机。
(此法對鑒定傳世古瓷很有效,這需要多觀察新舊瓷器的釉面光澤,最好用老瓷片作對照,再加上對器形、胎釉、紋飾、款識、修足、工藝等總體分析,即宏觀把握)
二,關于出土瓷器的鑒別。 (總結前人經驗,把眼學鑒定變科學鑒定)
瓷器鑒定方法不能局限于宏觀方面的研究,還必須從微觀方面入手,分析哪些微觀物理狀態是器物內在的變化原因引起的,哪些是外在原因引起的。
(宏觀把握是眼學、是經驗、是傳統鑒定法,它是無數古瓷專家和玩家經驗的總結;微觀把握是借助儀器即高倍放大鏡,對古瓷器和古瓷片胎釉的物理和化學變化的觀察,如把眼學鑒定和胎釉的自然老化鑒定結合起來,判斷瓷器真假要比只靠眼學准确度更大,也更有說服力)。
真品瓷器的釉質和胎骨的化學元素,在自然環境中,經過漫長時間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的、具有曆史變化層次感的物理狀態、特征,以及胎釉同步老化后,自然表現出來的那種濃厚的古朴氣息,是高仿大師無法仿制的。目前的鑒定模式和方法只是根据鑒定者個人的經驗,對器物的形制、飾紋、彩料、胎土、釉層、工藝、款識的表面現象進行綜合鑒別,缺乏對瓷器本質變化的研究。
(這個觀點提出了傳統鑒定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這猶如當今醫學大師如不有效利用儀器,他們將無法對症下葯或做手朮)
出土瓷器的釉層上和釉層里,必然會生長出各種化學元素化合而成的水土沁斑和呈晶瑩半透狀的銀白色、灰白色或者白中泛黃的土銹花結晶。這些土銹花結晶呈不規則細小斑點或者斑塊。有些釉面上會產生半透明微細晶粒組成的煙霧狀、流云狀、圓圈狀等多種形態、多種顏色的結晶斑,釉層內部也生成有乳白色或黃白色的絮花狀粉化斑,或者是透明的聚生水晶狀、雪花狀、玻璃碴狀等各種形態的結晶體。有些結晶體表現為极細极短的“毫毛”狀或短縴維狀,類似于磁鐵吸附的細毫狀鐵末。
(這需要用40倍以上放大鏡,仔細觀察出土,古瓷器或古瓷片的釉面,明早期以前的古瓷,大部分具有這些現象。可當今所謂的國家級專家大都還以自己感覺斷真假,還常常擺出自己是什麼級、什麼宮、什麼tv的鑒定專家,電視台內的編導又有几個真正懂得古瓷器的鑒定)
這些有著獨立表現形態的結晶體,就是化學成份在漫長的結构調整過程中按照“物以類聚”的自然法則進行有序排列的結果。這種瓷器本質變化自然表現出來的胎釉老化特征,與人為的偽造結晶有著明顯的差別。偽造的結晶形態單一,几乎都是如同霜狀的銀白色結晶,而且几乎都在釉體的淺表層或者在開片紋處,有些在釉面微有磨損處形成灰白色條塊狀,類似于自然土堿,但都有明顯的人為痕跡。偽造的老化狀態有一個規律:釉面受損失去光澤,人工痕跡明顯;自然老化的釉面光澤瑩潤,毫無人工痕跡。
(希望瓷器收藏愛好者,對古瓷器或古瓷片用放大鏡認真觀察和總結,自己從中找出規律,這是鑒定古瓷真偽的關鍵)
三,目前,許多同行朋友的鑒定方式方法。
他們更看重古瓷的文飾、器型、青花的發色等等,甚至跟書上講過的,圖示上登載過的器物比對,以求吻合。我認為古瓷的紋飾、工藝、器型、質地等等因素,作為鑒定內容是很重要。問題是上述內容,它只是一個靜態的概念,是對古瓷器外在共性的表述,是非本質的。古瓷經曆了几百年、上千年的時間,是一路帶著變化在不同環境走過來的。所以,我們必須還要動態地觀察思考,並運用到實踐中去。如果我們只會按書上講的標准答案,去比對紋飾、器型、發色等等之類的內容,以現在的科技發展和造假水平的不斷提高,恐怕理論專家也會搞昏頭,搞收藏的人更不知要吃多大的虧呢!
(這就是為什麼專家常常走眼,專家對一件器物有的說真有的說假,就毫不為奇)
四,在“玩”中鑒別瓷器。
古瓷和其它老東西一樣,經過漫長的歲月,受到周圍環境和物質的影響,特別是它的表面層,或多或少起了各種各樣的變化,留下了自然造化的痕跡。古瓷表面受其他物質影響,起變化了,一時看不到本來面貌。這種不開門只是真相被暫時掩蓋了。
“古玩”中的“玩”字可大有文章。比如一件青花瓷,起初是不“開門”的,玩著玩著就“開門”了。道理其實很簡單,在不斷的擦洗,浸泡過程中,漸漸揭去了舊氣的包裹,釉面的老化質變現象—油潤的釉層就可以清楚展現了,而且,青花料的層次感非常明顯。當然,這是指這件東西本身确實是一件古瓷。如果是一件仿古的新的瓷器,那你不管怎麼玩,也是玩不出來的。
(這就是說真東西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最終器物本身會說話)
(原文為閑逸村夫作)
(原文為閑逸村夫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