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2014年4月22日消息,由於四川氣候潮濕,古籍脆化嚴重,傳統修複方法主要是用紙張和糨糊手工修補,一名熟手一月能修複一本古籍就算快的了。全省古籍修複師不到50人,這麼多的古籍文獻,按照現有修複進度,四川的破損古籍一千年也修複不完。攝影:譚曦 張磊 【 1 】 2014年4月22日消息,由於四川氣候潮濕,古籍脆化嚴重,傳統修複方法主要是用紙張和糨糊手工修補,一名熟手一月能修複一本古籍就算快的了。全省古籍修複師不到50人,這麼多的古籍文獻,按照現有修複進度,四川的破損古籍一千年也修複不完。圖為泛黃的書頁千瘡百孔,對著窗外的陽光斑斑點點,殘破的頁麵好像一碰就會碎掉。
【 2 】 古籍最常見的損壞有蟲蛀、鼠齧、黴蝕、粘連、酸化、老化等,傳統修複方法主要是用紙張和糨糊手工修補。修複通常要經過揭、脫、補、托、裱、襯等工序。
【 3 】 從小就熱愛傳統文化的蔡鑫修書已經有3年多,一踏進修複中心,“紛繁嘈雜的世界一下就變安靜了,仿佛時間也走得慢了。”他很享受修書的過程。
【 4 】 “要靜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在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過程中,蔡鑫才真正體會到師傅當年領他進門時講這句話的深意。圖為來自瀘州市合江縣法王寺的1000多冊殘破《龍藏經》等待修複。
【 5 】 來自瀘州市合江縣法王寺的《龍藏經》破損嚴重,修補前,修複師小心翼翼地翻動書頁。仔細審查該書的年代、裝幀形式、破損情況和紙張等,根據具體破損情況而製定修複方案。
【 6 】 3年來,蔡鑫修複的古籍還不到1百冊,遇到已經碳化,殘破度達到一級的古籍,全部補齊一頁都需要10多天。蔡鑫耗時最長的一次2個月才修複完一冊。圖為泛黃的書頁千瘡百孔,對著窗外的陽光斑斑點點,殘破的頁麵好像一碰就會碎掉。
【 7 】 古籍修複全靠一雙巧手,棕刷、噴壺、錘子、尺子、鑷子、毛筆等工具讓人眼花繚亂,每一樣工具古籍修複師都能夠熟練運用。
【 8 】 修複過程不能使用含有任何工業元素的膠水和紙張等,必需要使用全手工製作的仿古紙,最貴紙張一刀高達數千元。
【 9 】 蔡鑫所在的四川西部文獻修複中心裏長備了幾十種仿古紙,最貴紙張一刀高達數千元,為的就是“修舊如舊”。
【 10 】 來自瀘州市合江縣法王寺的《龍藏經》破損嚴重,修複師用起子翻動書頁。
【 11 】 修複師們埋頭安靜修複古籍,整個修複中心顯得很靜謐,偶爾隻有翻動紙張的聲音。
【 12 】 當修補完一冊殘破古籍後,修複師用小水壺噴出細霧狀的水珠在每頁上,然後一頁頁平整舒展地放在幹淨紙中。
【 13 】 修複師小心翼翼地用毛筆蘸上特製的糨糊刷在破損的位置上,將專門的補紙貼在上麵,撫平後再將多餘的紙小心撕去。
【 14 】 補紙如果比書頁長的,修複師需要用剪刀將多出的部分剪掉,這也需要很好的剪功。
【 15 】 修複師裁下一片小小的補片,細致地用毛筆筆尖貼在書頁蟲蛀小洞上。
【 16 】 修複的補口必須在2mm以內,常年這樣精雕細琢的工作,不少修複師的視力下降嚴重。
【 17 】 修補完的殘破古籍,一頁頁平整舒展地放在幹淨紙中,疊放整齊,上麵壓上書板,然後在書板上用石等重物壓實。24小時後,按順序倒頁在另外幹淨紙中,一般經過四次倒頁後,書頁就能幹挺平整。
【 18 】 蔡鑫表示,每修補一頁古書就如同完成一次與古人的對話,這是讓他最享受的地方。圖為經過幾十道工序,殘破古籍修複完畢,每一頁基本渾然天成
2015年4月23日 星期四
探訪古籍修複師 全部補完需千年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