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8日 星期三

[轉載]從甦富比1.4億天价成花青花贗品談談成化官窯青花的時代特征

[轉載]從甦富比1.4億天价成花青花贗品談談成化官窯青花的時代特征

  從甦富比1.4億天价成花青花贗品淺談成化官窯青花的時代特征


自從本人對甦富比今年秋拍1.4億的成化青花宮碗提出贗品質疑,特別是本人的觀點經《廣州日報》10月20日收藏專版刊登后,引起很多收藏愛好者的關注。也有一些藏友來信希望能了解更多成化青花的信息。于是,我從家藏品成化青花的資料庫中,提取了几件較有代表性的器物,與藏友們交流一下成化青花的一些典型特征。希望本人的一些初步的研究能對大家的收藏有所幫助吧!
瓷器收藏界從晚清民國那個收藏高峰時起(當然隨之而來的也是仿制高峰),就一直流傳著這樣的名言——明看成化,清看雍正。這個說法當然是說明代瓷器要數成化最好,清代要數雍正最好,這是不言而喻的!不過,順便提一下,极少有人知道的是,這個說法只是前半句,后半句不知什麼原因完全沒有人提起過!我自10歲開始從祖母那里接受家族制瓷藏瓷史教育的時候,就知道還有這樣半句——成化第一,雍正第二!這是成化與雍正朝官窯瓷器之間的比較而言得出的曆史性的結論,只是极少有人知道而已!后來通過對家藏品的鑒賞研究,我也确實覺得“成化第一,雍正第二”是有根据的。而且在我看來,雍正朝的瓷器精品中,其工藝和燒造水准也只有高白釉薄胎的琺琅彩和一些极品斗彩能與成化朝的青花和斗彩精品相媲美!
言歸正傳,要說成化朝的官窯瓷器,收藏界最為推崇的兩大品種,無非就是青花和斗彩了。雖然有不少在最近十來年如火如荼的收藏大潮中涌現出來的“新型藏家”都宣稱藏有成化器物尤其是成化斗彩,更有甚者,說自己是一坑一坑地收來的!几年前,我也确實應邀去藏友家里,親眼見過很多這類藏品,雖然不敢直接說是新仿的(因為自己沒調查),但其時代特征确實與家藏品之間的距離太大了!而且令我非常吃惊的是,有的畫片居然與家藏品一樣!如不經過拍照后細致地比較,真的是很難發現問題。盡管我深知瓷器自古都是贗品的江湖,真品寥寥,但面對如此精美的器物,尤其其畫工風格與我十分熟悉的晚清民國的拙劣粗糙(比如甦富比的天价成化碗、大威德的展品、佳士德以前的拍品、故宮拍回來的蓋罐等等)相比還是有較大差別的,多少都會令我心動!所以,我一直對這類畫工還算精細但又很難通得過與正品成化家藏“對比鑒定”的器物報有較高的興趣,它們究竟是老仿還是新仿呢?我真的希望它們是后朝官仿!作為職業研究者,希望以后能有找到答案!
大概是受家訓的熏陶所致吧,我一直都覺得明代“永宣成”三代瓷器的鑒定,要數成化最難!自古以來多少高手都栽在它面前!直到現在,中國最著名的、不知有多少人盲目迷信和崇拜的、故宮那位鑒定家(20年前花了國家130多萬港元買了個一眼假的成化蓋罐)和香港那位著名的經紀人(甦富比最近1.4億成化碗的經紀人)不都是如此嗎?由此可以聯想,其他根本就沒見過更沒机會上手研究過的人,想玩或者想鑒定成化瓷器,結局就可想而知會有多麼悲慘了!而且更為恐怖的是,前兩天,北京的一份報紙居然還說,國內業界專家藏家都對甦富比那只天价贗品碗一致看好呢!想想就感到一種莫名的悲哀從心頭襲來!同時使我又想起了一句家訓老話——跟人談什麼,都別听人談成化,給人看什麼,都別去看琺琅彩!這句家訓有令層意思,一是這兩類東西在民間珍品太難得一見了;二是由于成化朝之后曆代仿制品層出不窮,導致贗品充斥,給人看東西如稍有不慎就會打眼!所以盡量不要招惹這兩類!它們真的會讓不慎購買者千金散盡,斗膽掌眼者身敗名裂!看來家訓此言非虛也!碰到了就“繞道兒走,躲著點兒”方是萬全之策!話說回來,如果沒有家藏成化官窯正品作對比,我是絕對不敢瞎咧咧的,更不敢照本宣科地拾人牙慧!
由于成化瓷器的美名以及存世量珍稀,使得它成為曆代仿家爭相仿造的重點!因此我對成化官窯瓷器的鑒定,一直都是充滿敬畏之心!每每看到一件器物,一開始覺得很有可能是正品,但拍照后回到家里與家藏進行對比后發現了問題,這時我往往都會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那個時候我非常自責,因為我怎麼說都是從小耳濡目染地世家弟子,真品比任何人都見得多,按說是有眼力的人了,怎麼就不能在第一眼就發現問題呢!所以,以后再碰到成化的器物,我都是先拍照,對比之前決不表態!我在自責的同時也深切地、由衷地感激列祖列宗,是他們前赴后繼、曆盡千辛萬苦,曆經篩選和淘汰才為我傳承了比較丰富的家族珍藏。用我最欽佩的好友、兄長、在我心目中乃中國屈指可數的有真知灼見的著名鑒定藝朮家裴光輝先生的評語來說,家藏在真行家的眼里屬于“不容置疑、無須鑒定”的珍寶!正是這些确定無疑的到代正品珍藏,使得我能有比較方便和快捷的條件,來進行“對比鑒賞”並以此為有緣的藏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在此,我也再一次苦口婆心地呼吁——不管是新興藏家(有錢但不懂行得暴發戶)還是有一定眼力的老藏家,對待市場上尤其是拍場上出現的所謂成化青花和斗彩器物,務必要萬分小心!因為這兩類在當年就已經成為名品並成為收藏家競相追逐之寶物,后來又是曆代仿家极力仿造的重要品種,在清三代,真品就已經是非常難得一見的了!盡管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后以及八國聯軍攻陷紫禁城后,有一些成化器物流出,但很快就被國內外的大藏家所珍藏了!到了晚清民國時期,大量的新舊仿品充斥國內外市場,這類仿制品后來要麼被境內外的公家机构館藏,要麼被國內外的私人藏家所祕藏,其中真品可謂鳳毛麟角!所以,怎麼可能會在几百年的追逐珍藏、加上瘋狂的仿造之后,還會有什麼成化青花或斗彩到代正品出現在市場上呢?上面列舉的四大贗品足以証明這一點!這是個极其簡單的道理,同時也是一個极難被人接受的道理!不接受的人會說出一大堆似是而非的理由來反駁的!但道理終歸是道理,謬誤一定是謬誤!無情的現實就擺在那兒呢,就看你是否有那個智慧去看破罷了!
話說回來,藏界自古都說成化斗彩好,其實青花也一樣!從家訓中還得知在過去還有另外一個老說法,就是——成化青花少,半件都是寶!半件當然不是指瓷片或者殘器,過去這類東西是沒有收藏价值的!而是特指缺了蓋子的蓋罐或者只有少許磕碰的碗盤花瓶。成化青花少,是相對其斗彩而言的,這個不難理解。斗彩在成化朝,相對而言仍然屬于創新品種,在皇帝的大力支持下,燒造量自然就會多些。但是青花作為傳統品種,其地位肯定也是很難動搖得了的。雖然數量上可能會少于斗彩,但工藝和品質肯定是不會遜于斗彩的。正是因為其燒造量較斗彩少些,而品質又不低于斗彩,所以才有了上述的那個說法吧!這個說法今天看來,仍然是對的!無論是國內外的館藏還是私人收藏,成化青花的藏有量遠遠少于斗彩。就本人的家藏成化器物來說,也是如此。這就是為什麼只要拍場上出現了成化青花器物,姑且先不論其是否真正屬于到代的正品,都會被拍出天价!也正是這個原因,才會導致20年前故宮那位最為著名的老專家在拍場了走眼的情況發生!當然,除了成化青花的稀有性外,我覺得還有就是對那兩大拍賣巨頭的盲目迷信甚至崇拜的心理在作怪!這其實也是一種崇洋媚外的心理,這種极其要不得的心理,至今仍然很有市場,這能在一些新型藏家的言談中得到佐証,譬如《廣州日報》所報道的那位收藏家鄭先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我可以极其肯定地說,報有這種心理的藏家,最終都不會是贏家!因為,除了自己,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真正有那個能力(包括拍賣行和經紀人在內)為你的收藏負責,因為极少有人能真正負得起這個責任!1.4億的成化碗也好,2個多億的佛像也好,都莫不如此!
至于成化朝的青花器物的典型時代特征,根据我這些年來對家藏實物的仔細鑒賞研究,覺得有如下几個方面值得與藏友們分享。
1、胎質和釉色  成化的青花一如其斗彩,胎質也不是單一的。首先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說法——肉紅色的胎質(這里暫不論其形成的原因)。這種肉紅色不是隨意就能看到的,由于這類器物的胎都比較薄,所以在迎光的情況下是能看到肉紅色的,也只有在迎光的條件下才顯出胎色來。如果一件器物擺在眼前就能看出肉紅色,就一定很可疑了!請欣賞家藏品圖片——

[轉載]從甦富比1.4億天价成花青花贗品談談成化官窯青花的時代特征
這里必須指出的是,這是在強光照射下所拍攝的高清圖片,如果是在普通光線下,肉紅色會更為淺淡和柔和。所以,對那些強光下顏色很紅的器物,也要報有足夠多的警惕性,才能避免打眼!這種胎質在非迎光條件下的觀感是白中帶淺灰色調的,也可以說是淺淡的灰白色。與此相適應,這種胎質所挂的釉水也是灰白色的,而且釉質觀感不是太透明的玻璃釉,而是有粘稠感的灰白釉。在百倍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小氣泡,很難看到較大的氣泡。這可以說是肉紅胎器物釉水上的重要要時代特征,無論青花還是斗彩都是如此!請看圖片——

[轉載]從甦富比1.4億天价成花青花贗品談談成化官窯青花的時代特征

這是一件家藏成化青花大件极品——內外雙匯青花薄胎器物的局部圖片,盡管是強光拍攝,但由于不是迎光,所以根本就看不出肉紅的胎質,但淡雅的灰白釉質還是能看清楚的。當然,這種淡雅的灰白觀感,歸根結底,也是因為其肉紅色的胎色所決定的,因此我們仍然可以從這種淡雅的灰白釉色中看出肉紅的色調來。
第二種胎色當然就是真正的白色,其釉色就是充分顯露洁白胎質的透明玻璃釉了。不過,釉質仍然具有粘稠感。表現在釉面上就是與灰白釉質一樣,都极少看到明顯的“砂眼”或者“棕眼”現象。
上述兩類,不管是哪種胎質和釉質的成化青花精品器物,整個釉面都顯得极為油亮瑩潤光洁,凝脂感較強,觀感和手感极佳!這種觀感的釉質即使是在清雍正時代也是极為少見的,根据對家藏品的研究,只在雍正數量极為稀少的高白釉薄胎琺琅彩极品中才會出現沒有或者极少大氣泡的釉面!因此可以說,單憑這一點,明成化的瓷器稱老大排第一,真是一丁點也不過分的!


[轉載]從甦富比1.4億天价成花青花贗品談談成化官窯青花的時代特征
以上就是祖傳不知道多少年多少代的家族成化青花藏品中兩類器物的胎質和釉質的高清照片。我不知道,市面上包括有些人著書立說中所說的“牙白色”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觀感,可能是我孤陋寡聞吧,反正我家藏中沒有什麼“牙白色”。
 2、青料及發色  現在有一種似乎是很流行的說法是,成化朝的青花也好斗彩也罷,首先是使用進口料,發色較深沉藍艷;后來這種進口料用完了,或者原料枯竭了,才改用國產料,發色淡雅。其實這種說法是相當然的一種邏輯推理,似乎富有邏輯性,其實完全是一廂情愿。因為家藏品中,恰恰就有發色淡雅、符合國產青料發色特征的器物,觀感上跟第一張第二張圖片一樣。按說就應該是后期的產品了。然而,讓后人始料不及的是,款識除了”大明成化年制“外,底部卻還追加了“大明成化二年”的款識!我和兒子漢斯每每看到這件器物,都會相視一笑,然后就是一聲深深的嘆息!——收藏界想當然的說法,何其多也!不過家藏這件器物卻完全否定了上述說法!這里我非常有理由地說:成化青花的發色,其時代特征一如其胎質釉質,有兩種發色,一種淡雅,一種深沉。而且兩種不同的發色是同時存在的,根本就沒有什麼前后之分!上面第三件觀音瓶就是這種比較深沉的發色。但不能說這種發色深沉些的青料就是進口料,因為它根本就沒有芒刺狀的暈散和鐵銹斑!相反我卻還在另外的同樣發色的器物上,找到漂浮在釉面的“錳銹斑”,這就可以說明,即便是發色深沉些,也還是國產青料!從美學常識上來說,作為一個朝代的官窯瓷器,青花的發色如果只有一種顏色,未免顯得太單調了吧!
 3、紋飾繪畫  總的說來,成化朝的青花和斗彩,其紋飾繪畫都是畢盡功力,至精至細的!但是,這種精細卻與清三代的那種近乎剪紙般的繪畫風格完全不同,更與現代的審美觀不同。用一句做人的話說,就是既有規矩,但同時還留有方圓!即在精致細膩這個規矩或者說是原則的大前提下,仍然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和余地!這就是成化青花和斗彩繪畫的時代風格和特征!這個時代特征與中華文明關于做人的要求是一致的。正是這個一致性,造就了一代具濃厚的儒雅高貴之人文氣息和古典柔美之藝朮氣質的超一流名品的出現!其所能達到的藝朮高度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后世即便是藝朮品位极高的雍正皇帝,也難以逾越!如果沒有真正品鑒過成化御窯精品者,是很難想象並理解這種高度的!
不過,即便是“精細”之作,也有風格上的區分。有的是精細大大多余自由發揮,或者准确地說是,根本就只能看到精細而看不到別的,自由發揮已經完全融入到了精細的繪畫功底之中了!有的卻能在畫片中明顯看到自由發揮之處,如上面那間觀音瓶即屬此類,其中十字云的填色就比較自由。
下面請欣賞一件家藏白胎青花玉壺春小瓶,圖案是著名的“庭院芭蕉竹石圖”,蕉葉畫工精細,但竹子的畫法仍有自由發揮之處。其畫片是皇家傳統圖案。目前來看,這個圖案應該是成化朝的首創,尤其是,該圖案總是與玉壺春這樣飽滿又不失秀美的器型相配,清雍正皇帝尤為喜愛並在御窯廠仿制過,請首先欣賞成化精品——


[轉載]從甦富比1.4億天价成花青花贗品談談成化官窯青花的時代特征

[轉載]從甦富比1.4億天价成花青花贗品談談成化官窯青花的時代特征

那麼,清三代尤其是清雍正的精細風格是什麼樣的呢?在欣賞了下面的家藏名品——清雍正同樣畫片的玉壺春瓶之后,兩相對比,答案自然就一目了然!清雍正的風格就只剩下精細了,成化青花風格上那濃厚的人文氣息和典雅柔美的藝朮氣質完全看不到了,全被雍正的刻板威嚴和霸氣所取代了!极其柔美的風格被极其強硬的風格所取代了!大概這就是雍正瓷器只能排在成化之后的文化藝朮上的時代差別所造成的吧!當然啦,這麼說只能說是不同的時代造就不同的風格,並不是說雍正朝所有的瓷器都比不過成化。如前所述,雍正朝的极品琺琅彩和刻意仿成窯灰白釉色的斗彩,藝朮風格上也是可以媲美成化並确實有所超越的!而且雍正的瓷器無論是造型還是繪畫風格在清三代還算是比較柔和雅致的,但與成化一比,就顯得強硬有余了。這一點無論是從觀感還是手感上看,都非常明顯。這里我要再次強調指出,成化青花包括一部分斗彩在內,尤其是肉紅胎器物,其胎質和釉質觀感和手感都是非常柔和,我甚至覺得“柔軟”一詞更為恰當,也就是說完全沒有“硬”的感覺,這也可以說是這類器物的時代特征吧!而清三代中只有雍正的极少量极品琺琅彩有這種“柔軟”的觀感和手感!

[轉載]從甦富比1.4億天价成花青花贗品談談成化官窯青花的時代特征

[轉載]從甦富比1.4億天价成花青花贗品談談成化官窯青花的時代特征
 下面再請朋友們欣賞一件真正屬于繪畫精細,自由融入精細之中的极品重器——家藏明成化青花孔雀紋花瓶——

[轉載]從甦富比1.4億天价成花青花贗品談談成化官窯青花的時代特征

[轉載]從甦富比1.4億天价成花青花贗品談談成化官窯青花的時代特征

 4、款識及寫法 成化朝的青花款識目前來看,有三類——“大明成化年制”楷書、“天”字款,以及极為少見的“御賜昭德宮珍藏”款。“天”字款和“御賜昭德宮珍藏”款的來曆以后再單篇另述。“天”款以及“御賜昭德宮珍藏”款寫法比較固定和程式化,但“大明成化年制”款識卻有好几種不同的寫法。通過研究發現,凡是肉紅胎灰白釉質的器物,無論是紋飾畫功還是六字款識的寫法都非常一致。都與纏枝秋葵宮碗和孔雀瓶的底款是一樣的,不同的是有的是雙圈,有的是雙框,有的是橫寫。這可以說是成化官窯最頂級珍品的款識寫法了。其時代特征藏友們可以從照片中去自己總結吧!第二種就是白胎器物,與肉紅胎不同。即白胎器物上完全看不到肉紅胎器物底款的寫法。
下面請看玉壺春小瓶的底款寫法——

[轉載]從甦富比1.4億天价成花青花贗品談談成化官窯青花的時代特征

必須指出的是,白釉器物還有斗彩器物上,也不止一種寫法,因為篇幅所限,這里就不一一例舉了。最后,給大家展示的是上面那件觀音瓶的底款,這可以說是一種比較令人意想不到的六字底款寫法,在清三代是不可能出現的!不過,盡管很看似像小學生的手筆,比較拙,但細看還是頗見功底的,不見一絲一毫的仿描痕跡,用筆上與上面的小玉壺春是一致的,只是顯得更為隨意罷了!請看圖片——

[轉載]從甦富比1.4億天价成花青花贗品談談成化官窯青花的時代特征


由此寫法可見,成化青花器物六字款識的寫法除了肉紅胎灰白釉這一類精細之作的款識非常一致外,白胎器物的款識就比較多樣化了!經過初步研究,我目前所得出的結論是,款識的精細與否與紋飾的精細度成正比!

好了,羅羅嗦嗦地,比較隨意地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全當是給朋友們拋磚引玉了!希望朋友們看后覺得沒有白來就好哦!下次再和朋友們聊聊成化斗彩器物的一些典型時代特征吧!謝謝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