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故事” 一個“天價” —— 文物“天價“在於背後的“美麗”故事
每當一件“天價”文物或書畫藝術品的出現,不少人會為之歡聲雀躍,欣喜若狂,因為他們看到自己擁有類似藏品的價格,或者他們認為了解這類藏品的歷史地位及全部,其實他們根本不了解決定藏品價格和地位的故事,以及故事後面的故事!
鬼谷下山圖罐
在這些年的幾次大拍上,除了書畫。單看藝術品收藏,青花瓷一直都是那個極為亮眼的存在,除了時間的沉澱,歷史使得它愈加“沉甸甸”,而其所在的時代一定程度上更為影響其日後的“價格”。其中,元明清時期的青花瓷往往能拍出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天價。
元明清時期的青花瓷除了其處於繁榮經濟下的產物之外,文房四寶、書畫瓷器,更是深得藏家歡迎。
(鬼谷下山圖罐高29.8,口徑21.4,底徑20厘米)
幕後故事:
這是一個元代青花鬼谷下山圖罐,“鬼谷下山”的故事發生在戰國齊燕交戰那會,齊國軍師孫臏被擒成了人質,使節(也就是現在認為的談判專家)蘇代前來求孫臏的老師鬼穀子下山搭救徒弟。鬼穀子乘坐於車上,車由一虎一豹所拉,馬作的盧飛快,蘇代則騎馬尾隨其後。整個畫面人物神情自然流暢,罐頸部繪一道波浪紋,肩上繪纏枝牡丹紋,罐最底層繪蓮瓣紋,紋飾多樣卻相得益彰。元青花的裝飾以人物故事為題材的極少,現在全世界範圍內所知的僅有7件,這只“鬼谷下山”圖青花罐是第8件。
《奴隸與獅》
徐悲鴻1924年創作的油畫《奴隸與獅》在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以5388萬港元成交,曾創下中國油畫世界拍賣新紀錄,打破了《愚公移山》曾以3300萬元人民幣創下的徐悲鴻個人作品拍賣紀錄。
(《奴隸與獅》,高1.23米,寬1.53米)
幕後故事:
《奴隸與獅》畫面描述的內容最早是由普林尼在其《自然史》中記錄的一個虛構的故事:不堪虐待而逃跑的非洲奴隸安得羅克勒,被主人捉住後押送到羅馬,準備餵給馬戲團的獅子,就在他被扔進獅籠,眼看就要喪生的時候,卻不期然地被獅子認了出來——原來在幾年前的非洲,安得羅克勒曾為它取出過爪子上紮的一根刺。獅子知恩圖報,沒有傷害他。這個前所未見的場面甚至感動了殘暴的奴隸主,安得羅克勒的死刑得以赦免,並獲得了自由。
而在故事背後,中國有句古話“物以稀為貴”。法國留學時期,徐悲鴻以解決造型能力為目標,主要精力用在素描、速寫。和現在一樣,油畫素材昂貴又難買。而且29歲的他又很年輕,生活不安定,畫油畫更不如畫國畫方便,所以,在條件如此艱難之下,巨幅的油畫《奴隸與獅》的出現,足以給收藏界帶來驚喜。
據聞,《奴隸與獅》創作於1924年,當時徐悲鴻29歲,已在西歐留學五載,正值徐悲鴻油畫創作成熟時期,《奴隸與獅》也是目前所見徐悲鴻最早的主題性油畫創作。
陸儼少杜甫詩意百開冊
畫家陸儼少的《杜甫詩意百開冊頁》以6930萬元的高價成交,創下了中國書畫拍賣的歷史最高紀錄,震驚了藝術界和收藏界。其實中國的書畫作品因其固有的歷史和高超的筆法一直都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在國外各類畫作日益高漲的今天,中國的古代書畫則日益走高,這也不失為一種“進步”。
(《陸儼少杜甫詩意百開冊》,1087.5px×687.5px(約107.66平方尺)
幕後故事:
《杜甫詩意百開冊》由一百幅冊頁組成,每幅,是陸儼少傾畢生心血、三十載功力,以杜甫詩作為題創作的山水畫。文革期間,《杜甫詩意百開冊》上繳上海畫院,其間被人竊去35幅,僅退還65幅。1989年,80高齡的陸儼少於北京寬溝奮力補畫,復成完璧。其價值,在特殊的時期特殊的故事間,越發濃香。
(圖文源自網站 版權是原作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