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8日 星期三

[轉載]康熙的底足選貼

鑒定瓷器的真贗,最要緊的是第一感覺。見到東西的0.1秒之內就有感覺,東西是真還是假,開門還是不開門。然后仔細看形、紋飾、釉、胎、底足等細節來驗証自己的感覺,做不到這一點就算不上高手。
對東西的真偽有強烈的感覺,這絕不是憑空得來的。是靠長時間刻苦研究標本慢慢培養出來的。有句老話叫只有了解了什麼是正常,才會發現不正常,因此學鑒定,盡可能地多研究真標本,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對于學習康熙瓷,研究它的底足极為重要,首先,康熙的底足種類就非常多,什麼圈足、平底、二層台底、雙圈足、玉壁底等等。圈足有大有小,足端有平切、泥鰍背、尖狀等。筆筒有玉壁底的,碗也有玉壁底的,這兩種玉壁底又有很大的不同。
都說康熙的胎是整個清代煉治最精細的,糯米感最強,油性最大,側視露胎處微微閃光。但完整器只有底足才露胎,所以想研究胎得先研究底足。
康熙瓷外底的釉往往比器身上的釉要白,在康早期最明顯。在整個康熙時期,瓷器外底的釉都有硬、亮、潤、活四個特點。記得前几年有位高手教了我一招,把康熙瓷翻過身拿著來回晃動,觀察外底釉的活光,再看光緒彷康,外底釉面要麼僵、軟,缺乏硬度,要麼賊亮沒有潤度。
1.青花盤的底足,足底平切,胎釉結合處有火石紅線。
[轉載]康熙的底足選貼1
2.順治或康早立件的底足。
有明顯的旋痕和放射性跳刀痕,胎土也沒有康中的精細。
[轉載]康熙的底足選貼1
3.碗的殘件。青花山石用披麻皴法,山石上有郁郁蔥蔥的樹林,祥云纏繞在近山山腰。
大圈足,足墻高且窄,足端平切。款為康熙時最流行的雙圈款。
從紋飾風格看有康早特征。胎釉畫工都很精細,屬民窯精品。
[轉載]康熙的底足選貼1
 4.花觚的底足,平底,能看見外底上修足時的刮削痕,胎質細膩,糯米感強。有一種開門的熟舊感。
[轉載]康熙的底足選貼1
 5.青花鳳尾尊的外底
典型的二層台底。外底釉面上有許多棕眼,康熙的棕眼往都小而深,能看見胎,被稱作針鼻眼,而光緒彷康的棕眼往往大而淺,看不到胎。當然,這只是一般情況,凡事不能絕對,我在很多康瓷上也發現棕眼見不到胎的情況。
[轉載]康熙的底足選貼1
6.和圖2是同一件器物
釉為亮青釉(從明代到康早最常見的釉),青花發色灰藍。胎釉結合處有火石紅。胎質雖不如康中細膩,但也有糯米感。
足底有明顯的磨損痕,很自然。
修足有順治特色,即刮釉比較高,足墻外端有很高一截露胎。
[轉載]康熙的底足選貼1
7.花觚。也是二層台底。
[轉載]康熙的底足選貼1
 8.青花小罐。平底。
[轉載]康熙的底足選貼1
 9.花觚。平足,也有台階。康早。
10.這種碗的底足很少見,外面是圈足,外心又有個內凹的玉壁底。
碗的口沿上了一圈醬釉,這在明早和清早都很常見,叫檀香口。
[轉載]康熙的底足選貼1
11.束腰形筆筒。二層台底,外底有釉無款。
[轉載]康熙的底足選貼1
12.五彩盤底,雙圈足,外圈足高于內圈足,
雙圈兩行六字大清康熙年制款,書寫規整應是官窯。
[轉載]康熙的底足選貼1
 13.礬紅地清花五彩花觚的外底,
[轉載]康熙的底足選貼1

 
14.筆筒的外底,康熙的大多數筆筒都是這種玉壁底。釉裏足,凹入的小圈也施釉,中間的一圈刮釉支燒。 
[轉載]康熙底足選貼2
 
15.鳳尾尊的外底。雙圈樹葉款。
[轉載]康熙底足選貼2
 
16.青花盤的雙圈足底。
能明顯看出外底的釉比盤身的釉白,釉硬亮潤活。雙圈香爐款,民窯精品。
[轉載]康熙底足選貼2
 
17.如果對康熙瓷的胎糯米感強油性大,還有釉硬亮潤活的特質沒感覺的話,應好好看看這個標本。
[轉載]康熙底足選貼2
 
18.少見的尖底器
[轉載]康熙底足選貼2
 
19.又是筆筒的玉壁底,和圖14那個玉壁底一樣,能明顯的看出支燒痕。
[轉載]康熙底足選貼2
 
20.缽式香爐的底。[轉載]康熙底足選貼2
 
21.冰梅紋人頭罐的外底
[轉載]康熙底足選貼2
 
22.順治或康早青花高足杯的外底
[轉載]康熙底足選貼2
 
23.再欣賞粉白釉和糯米胎
[轉載]康熙底足選貼2
 
24.康旱期青花五彩花觚的外底
[轉載]康熙底足選貼2
 
25.臥足
[轉載]康熙底足選貼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