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8日 星期三

[轉載]昂貴的青花小罐

[轉載]昂貴的青花小罐

    成化朝有一種青花小罐,十分珍罕。
    明朝第九帝朱見深,于1465年登基,改年號成化。其人寬仁雅逸,擅長丹青,喜青花與斗彩瓷器,尤愛玲瓏小品。《明史·食貨志》記載:“成化時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鎮,燒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費不貲。”其制瓷之精益可見一斑。由于天子愛好,因此成化青花造作尤為精細,加之胎薄體輕、釉質瑩潤、青花淡雅、畫面清澹,故古人贊曰:“唯恐風吹去,還怕日炙消”。

    在我的小說《古玩街祕藏》中有這樣一個情節:葛天壽為了籌集買柴窯瓶子的錢款,不得不去找久已疏遠了的師兄段大猷,師兄弟間的恩怨得以冰釋。為了助師弟籌款,段大猷從銀行拿出了自己珍藏數十年的舊藏,其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在 鐘先生灼灼的目光之下,葛天壽打開了桌上的一個錦盒——
那是一只很小的青花罐,高約十公分,款識是“大明成化年制”,如果是懂明清瓷器的人,看到這罐子,是會連心都窒息的:此罐雖小,卻是小器大樣,直口,圓肩,鼓腹,圈足,通體以青花描繪秋天生長的九種植物,象征丰收,寓“九秋同慶”之意,所以這罐叫“九秋罐”。罐上飾以菊花、秋草紋,筆触舒展,呈現一派秋意盎然的景致;兩只蜜蜂翩翩飛翔于花瓣之上,為畫面平添了勃勃生机。成化朝的瓷器,一直被收藏家視為陶瓷工藝的典范,件件都是极為難得的杰作,明朝學者沈德符曾在他的著作中指出:“窯器初貴成化,次則宣德。”香港佳士得2006年春拍時拍過這樣一件東西,成交价是1793萬人民幣……

這里說的青花小罐,是這樣的——
大英博物館藏
[轉載]097篇 昂貴的青花小罐
類似的還有其他的。
這件青花蕉石紋蓋罐是北京故宮的藏品看,平蓋,和大英博物館的鈕蓋不同——
    [轉載]097篇 昂貴的青花小罐

[轉載]097篇 昂貴的青花小罐

[轉載]097篇 昂貴的青花小罐

[轉載]097篇 昂貴的青花小罐

[轉載]097篇 昂貴的青花小罐

    瀚海拍賣行2010年秋拍有一件成化青花河塘小罐,此小罐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之“明成化青花山石花卉紋罐”別無二致,罐身丰肩斂腹,線條張弛有度,外壁滿繪青花花卉,枝葉柔美,造型俊逸,別有一番恬淡之趣隱逸其間。
    此罐一條穿線從罐口一致延伸至底,800——1200萬起拍,最終以1700萬人民幣成交——
    [轉載]097篇 昂貴的青花小罐

[轉載]097篇 昂貴的青花小罐
    藏友的成化青花九秋圖罐殘器——
    [轉載]097篇 昂貴的青花小罐

[轉載]097篇 昂貴的青花小罐

[轉載]097篇 昂貴的青花小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