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鑒定証書 難成尚方寶劍 —— 鑒定証書背后的貓膩
想必大家對“金縷玉衣”事件還記憶猶新吧!故宮副院長等五位專家給兩件自制的“玉衣”開具了24億元的天价評估。“金縷玉衣”的主人——某集團公司据此向銀行前后騙取貸款近10億元。而在整個事件中,專家的鑒定過程只是“隔著玻璃看了看。”“簽完字,吃了頓飯就走了”。
這個事情不僅可笑,而且對于那些迷信專家鑒定証書的人可謂是一記響亮的耳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五位專家最起碼還是“真專家”,有職稱,有閱曆,在業內也算是一方泰斗,只可惜一時被金錢和人情蒙蔽了雙眼。正如此次參與評估的專家之一、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所說:“我沒把它當成鑒定活動,而是當成一種友誼活動,是客串性的。他們請你來,給你一點鑒定費,你同意他們的意見就完了。”据記者了解,楊伯達在業內還屬真材實料,此次“濕鞋”業內更多的聲音是惋惜他“晚節不保,被做局者坑了。”更有甚者是一些見錢眼開的專家。只要給錢,什麼証書都敢開,年代、質地“隨君挑選,包君滿意”。鑒定費几百至几千不等,如果需要証書則再需几萬或十几萬。如此,假文物便順利轉正。
“鑒定專家一般可分為研究型學者和實戰型專家兩類,也就是常說的學朮派和市場派。學朮派的專家多在博物館里工作,雖然擁有丰厚的資源但缺乏市場交流,對市面上的作偽手段不甚了解,証偽往往不是研究人員的主業。而市場派的專家,其鑒定經驗几乎是靠自己真金白銀砸出來的,所以他們有更加丰富的實踐經驗,但缺點也很明顯,學朮權威不夠。”藺道軍說。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理事、藝朮品委員會副主任劉幼錚曾在兩會上表示:“鑒定評估的運作規則是目前文物藝朮品市場混亂現象的‘死穴’,該類規則的運作,直接與賣方、買方、中介方、質押、信貸、相關金融產品等市場要素相關聯,問題全出在這”。
“一些鑒定机构、所謂的專家等,為了有利可圖,都鼓勵收藏愛好者開鑒定証書。有個在業內很知名的專家,3000元一張鑒定証書,明碼標价,童叟無欺。”一位古玩商對記者說,“其實,行里的人從不看鑒定証書,只看貨。剛剛那個專家已經上了拍賣公司的黑名單,由他(她)開出的証書,反而証明十有八九都是贗品,拍賣公司更不樂意收”。
你說,這樣的藏品“鑒定証書”能頂用嗎?
收藏是件快樂雅事!
讓我們一起來收藏我們的昨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