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8日 星期三

[轉載]成化雞缸杯

[轉載]成化雞缸杯

終于說到成化了。
說成化,總要說斗彩;說斗彩,不能不先說雞缸杯——

大英博物館藏
[轉載]094篇 成化雞缸杯

北京故宮文華殿藏
[轉載]094篇 成化雞缸杯
我在我的小說《古玩街祕藏》中有一段文字,寫了在網友會上出現的一只雞缸杯——


兩人隨意走進了一個房間,見床上放著几只錦匣,簇擁著很多人,大伙兒都在觀賞。葛天壽走上前去,見一只錦匣里放的是一個窯址里出來的小杯子,一打量,那竟然是赫赫有名的成化斗彩雞缸杯。這路貨自然是景德鎮出來的,明代御窯燒制官窯的制度十分嚴格,燒出來的東西只要稍有瑕疵,便就地砸碎、掩埋,近二十多年里,景德鎮搞城市建設,建筑工地不少,時不時會有這類東西出土,奇貨可居,于是就形成了一個市場。也有人鋌而走險,預先窺探好了路徑,在附近租一個鋪面,白天開店做買賣,晚上就關上店門,偷偷盜挖,這樣的“地道”居然挖到了“御窯廠”的下面,雖然警方頻頻出手打擊,但屢禁不止。
葛天壽過手的好物件不少,成化斗彩雞缸杯以前也上手過几次,當然,都是瓷片拼合起來的窯址貨,少則七八片,多則十多片,眼前這只非同一般,僅有四塊瓷片拼合,而且這四塊全是同一只雞缸杯上,行內稱為“原裝”,很難想象五百多年前的窯工出于何種原因僅砸成四片,是無意為之,還是故意這樣?或者是那窯工身心倦怠、出手乏力,抑或是存心作弊,試圖乘人不便之机偷偷帶出窯場、私下藏匿而最終由于某種原因未能如愿?
這麼一件稀罕之物,雖然是拼湊起來的殘件,但它的珍罕,依然是一件清三代的一級完整官窯器無法與之媲美的。葛天壽捧著那只雞缸杯,一邊端詳,一邊隨意問道:“這樣一件玩意,現在行情大概多少?”
旁邊一個網友是這雞缸杯的主人,他說:“難說,看個人喜歡的程度,不過,有人出過50萬,我沒賣。”
“不貴。”葛天壽輕輕說了一句。他知道,1949年,香港古玩收藏家仇焱之以千元港幣購得一只成化斗彩雞缸杯,1950年,仇焱之去世后,香港甦富比舉辦的拍賣會上這只雞缸杯拍出了528萬港幣。19年后,成化斗彩雞缸杯達到了2917萬元港幣的天价,那麼,今天它值多少呢?一只僅僅碎成四片的雞缸杯,50萬元貴嗎?
……

從這一段文字中,讀者其實是可以感受到我的心情的,這是一種收藏者共有的心理:由于無法得到某一愛物,不得不通過其他方式予以彌補,這多少帶有一點“阿Q”式的滿足,有人會去借來玩几天,有人會去博物館久久地站在櫥窗前如痴如醉地看,飽飽眼福;而我則是借助文字過過心癮。
其實,《古玩街祕藏》中描寫的這段文字在生活中确實是完全經曆過的,那是200710月在江甦江陰的網友會上,我在一個藏友的房間里上手了這麼一只雞缸杯——

[轉載]094篇 成化雞缸杯
關于成化斗彩雞缸杯,很多人都說過了,我也在《流失海外的國寶之四——成化斗彩》中說到過,其中一段文字如下——
明代成化斗彩雞缸杯海內外博物館共有多少只?
据統計,英國大維德基金會有2只,倫敦維多利亞博物館1只,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與瑞士日內瓦寶爾博物館也有收藏,台灣故宮6只,北京故宮未作記錄,据說有2只,但也傳言為清仿,私人手中有3只。一次網上統計,据說有22只——

我今天不說館藏的,只說私人手上的雞缸杯。据說,“私人手中有3只”,到底有几只呢?
我覺得這永遠會是一個謎,因為無法确認。人口普查之所以不可能獲得一個實時的确切數字,因為全國平均不到2秒鐘就會出生1個人;而雞缸杯之所以無法統計,則是因為它的隱祕性,誰會說他家藏著雞缸杯呢?
所以,我們只能做一些粗略的推測,比方說,民間雞缸杯的殘件會是不少的,其中有一小部分殘缺程度較小,甚至很小,就像我在江陰網友會上看到的那只,其實僅由四五塊拼成,這樣的一件東西,一旦高科技的修復技朮進入國內,必定會達到十分理想的修復狀態,其价值無可限量。

一好友的雞缸杯殘件_
[轉載]094篇 成化雞缸杯

[轉載]094篇 成化雞缸杯

[轉載]094篇 成化雞缸杯

[轉載]094篇 成化雞缸杯

[轉載]094篇 成化雞缸杯

[轉載]094篇 成化雞缸杯

[轉載]094篇 成化雞缸杯
“民間雞缸杯的殘件會是不少的……”
[轉載]094篇 成化雞缸杯

[轉載]094篇 成化雞缸杯

[轉載]094篇 成化雞缸杯

[轉載]094篇 成化雞缸杯

[轉載]094篇 成化雞缸杯

[轉載]094篇 成化雞缸杯
這類雞缸杯,一看就是新仿的,你不妨可以從形、彩、畫、胎以及整體的韻味上揣摩一番——
[轉載]094篇 成化雞缸杯
這是乾隆仿成化斗彩雞缸杯,完全是兩種風格(天津博物館藏)——
[轉載]094篇 成化雞缸杯

[轉載]094篇 成化雞缸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