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8日 星期三

[轉載]黑暗期的人物(一)

[轉載]黑暗期的人物(一)

瓷器發展史上的“黑暗期”,也稱空白期,指的是明代正統、景泰、天順(1436-1464年)三朝燒制的瓷器。

以下青花八仙慶壽大罐,景泰年制,北京故宮藏——
[轉載]092篇 黑暗期的人物(一)
這三朝,曆時不足三十年,政治背景十分特殊:正統帝(明英宗朱祁鎮),即明宣宗朱瞻基的長子,宣宗死后繼位,他兩次登基,在位共22年。英宗在年方二十三歲時听信讒言,御駕親征,無任何作戰經驗的他,最終被瓦剌部俘虜,曆時一年的北狩生活,這就是明史上著名的“土木之變”。隨后,明代宗朱祁鈺(宣宗朱瞻基次子、英宗之弟),在英宗被瓦剌兵俘去之后繼位,是為“景泰”,在位八年,病中因英宗復辟被廢黜軟禁而氣死,終年三十歲。嗣后英宗再次登基,為“天順”,在位八年,(1464年)正月崩。
這段時期是外患內亂的多事之秋,景德鎮制瓷業十分蕭條,此時的官窯基本停燒,但民窯尚在燒制。從目前所看到的數据和相關器物可以了解到,正統時期的一部分作品還是保持著宣德晚期的制作風格以及畫風面貌,延續了宣德一朝的制瓷風貌,而天順時期的瓷器更相似于成化一朝。在青花原料上,一部分器物依然使用了濃艷的進口料(甦麻離青),而大部分則為國產青料。
空白期的作品中有一類尤為矚目,為收藏者所喜好,即人物紋大罐。這類人物紋頗有特點:角色多為文人、仕女、吏員以及與其相對應的仆從、童子、丫鬟、隨從等,主題紋飾多為琴棋書畫、樓台庭閣、攜琴訪友、漁樵探路等圖。其畫面特征通常是樓台庭閣往往在云霧幻境中,所畫云層常迷漫天際,或從地上涌起,繚繞于亭閣之間,造成一種亦仙亦幻的氣氛。
這一時期的人物面部鼻尖突出,在人物的衣飾上,飄帶及發帶多作飄逸狀,似逆風或順風而行,柳條如斷續的雨點,再配上呈靈芝或如意云頭狀的云氣紋,构成這一時期的獨特而完美的圖案。從勾勒人物的線條來看,使用的是一筆點染的技法,人物的神態各异,神情歡暢,笑容可掬,云霧繞撩,一副逍遙自在、不食人間煙火的景象,其樂陶陶,其情悠悠,與永宣時期所見的器物紋飾完全不同,注重寫意,無前朝官窯瓷器所呈現的那份拘謹,與后朝相比,青花發色,以及繪畫風格也有獨特的風格面貌。

以下棋琴書畫青花大罐為上海博物館藏品,館方所標注的年代為“宣德——正德”,其實也就是黑暗期的作品,不過是該曆史階段的早期,還帶有宣德的遺風——
[轉載]092篇 黑暗期的人物(一)

[轉載]092篇 黑暗期的人物(一)
[轉載]092篇 黑暗期的人物(一)

以下為天順時期的人物紋大罐,主題紋飾為春日訪友、問路樵夫,首都博物館藏。
該罐紋飾描繪的是一文人乘馬出游,馬前人物為樵夫,馬后仆從相隨,以山水、樹石作為襯景。筆意粗獷飄逸,場景疏密得當,大朵云霧如同神仙幻境,表現的是封建士大夫的閑情逸趣。
[轉載]092篇 黑暗期的人物(一)

和首博這件大罐紋飾相類似的空白期大罐尚為多見,這類大罐的腹部常以通景的樣式展示訪友的主題——
[轉載]092篇 黑暗期的人物(一)

[轉載]092篇 黑暗期的人物(一)

[轉載]092篇 黑暗期的人物(一)

以上這件大罐為藏友藏品,主題紋飾十分典型:

樹木、云霧掩映中高樓矗立,樓上有主人、侍童推窗遠望;造訪的客人則為兩名騎馬的官員,兩個童子擔著酒食步行緊隨。十分有意思的是,一童子挑的是四層食盒,另一童子挑的是繩索捆扎好的帶蓋梅瓶,這說明梅瓶在明代仍是主要的貯酒器具,也反映了明代官員出游時以梅瓶為攜酒器具的場景,頗為傳神。盛世收藏網 www.sssc.cn
此罐另有一處頗值得一提:樓上倚窗遠望者為三人,一主人,兩童子,其中一童子手捧一玉壺春瓶。
玉壺春這種瓶式最早見于隋唐時期,山西晉祠宋代侍女泥塑捧持有玉壺春瓶,明代景德鎮青花瓷繪畫上有一群兒童持玉壺春瓶澆水洗澡的場景,可知玉壺春瓶在宋、元、明時期除了用作酒具,也被用作盥洗水具。此青花大罐描繪有侍童捧瓶等待訪客,說明至遲到明中期玉壺春瓶仍主要用作斟酒器具。

以下此罐為正統至景泰年間的作品,紋飾和上述大罐几乎一樣,頗值得玩味。
這是廣東中山藏友的藏品。
[轉載]092篇 黑暗期的人物(一)

[轉載]092篇 黑暗期的人物(一)

[轉載]092篇 黑暗期的人物(一)

[轉載]092篇 黑暗期的人物(一)

以下這件大罐的紋飾和前兩件相仿,可喜的是其蓋尚存,這是很不容易的,由于曆經數百年,這類罐壇之類的器物往往都會失去蓋子,保存至今,十難見一。
這樣一件空白期的大罐,最起碼也應該是國家二級文物,然而据物主講,這件東西已經在早年以很低的价賣了……
[轉載]092篇 黑暗期的人物(一)

以下為日本東京松岡美朮館的藏品。
此件空白期大罐的主題紋飾頗有特點,它將騎者畫成了將官,一名軍校跪地向主將稟報,顯然他是去探路的,這意思和“漁樵指路”暗合,只是將場景換成了征戰途中,大片云霧連接處可見槍矛林立,這委實是神來之筆,雖不見疾步行進的兵卒,但部隊急赴前線而隱隱可聞的馬蹄聲聲、硝煙漫漫頓現耳際、躍然紙上。
尚需提及的是:此圖上的云紋輪廓線很寬,沿著粗線內側再用細筆畫數層連接的弧狀云紋或渦狀云,這種大片流云紋的畫法,至景泰以后則演化為彈簧狀,而且,筆法也更加潑辣恣肆,層數也更多,這種畫法被日本陶瓷界稱之為“云堂手”,為三朝所獨有。
[轉載]092篇 黑暗期的人物(一)

[轉載]092篇 黑暗期的人物(一)

[轉載]092篇 黑暗期的人物(一)

[轉載]092篇 黑暗期的人物(一)

以下為網友的藏品
[轉載]092篇 黑暗期的人物(一)

[轉載]092篇 黑暗期的人物(一)

[轉載]092篇 黑暗期的人物(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