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8日 星期三

[轉載]瓷器是這樣做成的

[轉載]瓷器是這樣做成的

花了119篇的篇幅,大致上講了明代之前的瓷器情況,接下去,該說清朝了。
就明清兩代而言,真正玩瓷器的人,喜歡明代要比愛好清代更甚些,因為明代的瓷器有玩頭,這就像是吃肉,啃一個豬蹄,顯然要比吃五花肉有嚼頭。洪武朝立國之初國本未固、官窯初創時反映在瓷器制作上的五彩斑斕、絢麗多姿,永宣大氣磅礡、國力昌盛時代瓷器的雍容華貴、极度精美,三代黑暗時期瓷器發展史上的種種疑情令萬千瓷迷心馳神往、心結依依,成化的病態美造就了雞缸杯、三秋杯、天字罐這樣的令后代永遠難以望其項背的一代名品,嘉靖、萬曆雖不及前朝卻也可圈可點,即使像崇禎這樣的末世,依然在瓷器發展史上留下了空谷回響、一代絕唱……
然而,清代則簡單多了,清代瓷器的成就其實較多地體現在工藝制作上,即使是琺琅彩這樣的惊世之作,主要也是在工藝的成就。所以,現在的市場把清代的瓷器看得重于明代,這恰恰說明主宰、參與中國收藏市場的人,曆史沉淀少了,文化知識少了,藝朮鑒賞少了,對整個藝朮品市場的戰略性把握了。當然,這種情況,近年有逐漸改變的趨勢,這是令人可喜的。
自然,清代還是要好好說說的。
在說清代之前,我想先說一些其他的內容,比如瓷器的制作、鑒定、修復等,因為這部分內容太多,放在講完清代后一起說,則顯得過于繁冗,現在先說一些,插在明、清兩部分之間,使其舒緩、輕松些。
今天先說瓷器的制作工藝——

練泥:從礦區采取瓷石,經水碓舂細,淘洗,除去雜質,沉淀后制成磚狀的泥塊。然后再用水調和泥塊,去掉渣質,用手搓揉,或用腳踩踏,把泥團中的空氣擠壓出來,並使泥中的水分均勻。
[轉載]120篇 瓷器是這樣做成的
拉坯 :將泥團摔擲在轆轤車的轉盤中心,隨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體的大致模樣。
[轉載]120篇 瓷器是這樣做成的
印坯 :印模的外型是按坯體內弧線旋削,將晾至半干的坯覆放在模種上,均勻按拍坯體外壁,然后脫模。
[轉載]120篇 瓷器是這樣做成的
利坯:將坯覆放于轆轤車的利桶上,轉動車盤,用刀旋削,在使坯體厚度適當,表里光洁,這是一道技朮要求很高的工序。
[轉載]120篇 瓷器是這樣做成的
晒坯:將加工成型的坯擺放在木架上晾晒。
[轉載]120篇 瓷器是這樣做成的
刻花:用竹、骨或鐵制的刀具在已干或半干的坯體上刻畫出花紋。
[轉載]120篇 瓷器是這樣做成的

施釉:普通圓口采用蘸釉(將坯浸入釉盆里,當口沿與釉面平齊時立即提出。)或蕩釉(將釉漿注入坯內晃動,使上下左右均勻上釉,然后迅速倒掉過剩的釉漿。),琢器(相對\"圓器\"而言,\"圓器\"指通過拉坯方法成型的圓形器皿,如碗、盤、碟等。而成型工藝較為復雜的器皿,如瓶、尊、壺、罐等,則稱\"琢器\"。)或大型圓器用吹釉(方法是將竹筒蒙上細紗,蘸釉后用嘴吹噴,如此反復多次,坯面可得厚度均勻的釉層)。
[轉載]120篇 瓷器是這樣做成的
燒窯:時間過程約一晝夜,溫度在 1300左右。先砌窯門,點火燒窯,燃料是松柴,把樁工技朮指導,測看火侯,掌握窯溫變化,決定停火時間。
[轉載]120篇 瓷器是這樣做成的
彩釉:釉上彩如五彩、粉彩等,是在已燒成瓷的釉面上描繪紋樣、填彩,再入紅爐以低溫燒烘,溫度約700--800。此外,燒窯前即在坯體素胎上繪畫,如青花、釉里紅等,則稱為釉里紅,其特點是彩在高溫釉下,永不褪色。
[轉載]120篇 瓷器是這樣做成的
至于官窯,工藝上大體和上述是一致的,只是更為精細而已——
[轉載]120篇 瓷器是這樣做成的

[轉載]120篇 瓷器是這樣做成的

[轉載]120篇 瓷器是這樣做成的

[轉載]120篇 瓷器是這樣做成的

[轉載]120篇 瓷器是這樣做成的

[轉載]120篇 瓷器是這樣做成的

[轉載]120篇 瓷器是這樣做成的

[轉載]120篇 瓷器是這樣做成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