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郊壇下南宋官窯支釘窯具形態初步考察
早在上世紀初,杭州城里出土南宋官窯瓷片還很少之時,窯具顯得尤其稀少與珍貴。發現窯具的主要价值是能夠提供尋找另一官窯窯址的線索。
由于沒有上釉,純粹泥土燒制,沒有官窯瓷片那麼漂亮,窯具總是被廢棄在荒煙蔓草間。特別是隨著杭州鳳凰山老虎洞修內司窯址的發現以及几次較大規模的瓷片標本發現,窯具似乎被大家忽略了。
但是,窯具作為官窯瓷器的工藝載體與實物見証,對于研究南宋官窯之燒制,有著重要的研究价值。在收集研究南宋官窯瓷器標本的同時,學者也格外重視官窯窯具這一塊內容。
近20年來,學者從考古與民間渠道所見之支釘窯具,各式各樣。尤其是近年,更是看到了一些考古發掘報告與博物館未曾披露的窯具標本。眼界減開之后,領悟出一個道理:還有很多埋在地下我們未知的窯具。其外在形態如何並不重要,只要是有助于官窯瓷器燒制,什麼形狀的窯具都有可能。至于窯具上的款識與符號,更有可能超出我們今人的想像。
這里主要以郊壇下官窯支釘窯具為例,展開討論。經過對大量支釘窯具的觀察與研究,學者認為:經過長時間的實踐,南宋官窯最后優選出五支釘作為主流支釘窯具。主要還是與支撐力度有關。
支釘窯具基本形狀是圓餅形底座上,一般是在邊緣,等距,伸出几顆小圓錐狀支釘。但是也有例外的造型。請見下圖
有沒有1顆支釘的窯具?有。在郊壇下窯址中見到兩類。一類是一顆支釘配以圓餅形底座。另一類純粹就是一顆支釘。這種1顆支釘的窯具干什麼用?我們的估計是視情況需要,靈活使用此支釘。請見下面圖
那有沒有兩顆支釘的窯具?沒有。正所謂三足才能鼎立。因此,三顆支釘的窯具有很多,均為三支釘配以圓餅形底座。請見下圖
我們再來看五支釘。五支釘都配合以圓餅形底座。郊壇下所見之五支釘窯具,其中很多,支釘與底座分別采用不同泥土制作。先分別捏塑好支釘與圓餅形底座,然后將五顆支釘逐一粘到底座上去,最后入窯素燒而成。
我們認為,郊壇下支釘窯具,每一顆支釘獨立制作,是有原因的。估計主要是從成本與靈活性方面考慮。假如一件支釘窯具,支釘與底座同土一體制作而成,一旦其中1、2顆支釘在使用中損坏了,這件支釘窯具也就報廢了。而現在每一顆支釘獨立制作,一旦個別支釘破損,也可用新支釘填補上去,入窯燒一下后,這件窯具就可繼續使用了。我們可以參考以下几幅圖片。
至于郊壇下的六顆支釘以上包含六顆支釘的完整窯具,學者沒有見到過。
已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著名考古學家牟永抗先生在《南宋官窯的發現和研究》一文中指出:“本人曾對郊壇下南宋官窯兩次發掘所得一千一百多件個體保存完整的餅形支釘具,以及個體保存基本完整的環形支釘具,逐一清點檢視。全部支釘中沒有一件是外緣單列布置六枚支釘的窯具。由此証明郊壇下南宋官窯沒有單列外緣為六枚支釘的支燒窯具”。 “我們還檢視了發掘及采集品中,留有支釘痕並保存大體完整的器底上的支釘數,同樣也沒有發現一件單列外緣為六支釘的實例。但是,不少傳世品的器底卻清晰地保留著六枚支釘痕,這就使得郊壇下南宋官窯的發掘品和傳世宋官窯器之間出現了十分尖銳的矛盾。看來這些傳世器至少不會是郊壇下官窯的產品”。
我們從老虎洞修內司窯址圖錄與台北故宮宋官窯特展圖錄等書中,可見某些南宋官窯器物底部有多達10顆以上的支釘痕跡。不排除有如此大的支釘窯具,也不排除由多件支釘窯具組合燒制的可能。
至于支釘窯具上的符號,我們將另做專文探討。
以上僅就郊壇下南宋官窯支釘窯具作了最初淺的考察,南宋官窯窯具課題,有太多內容可做深入研究。限于精力與時間,只能留待以后抽空整理研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